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六幼儿园 刘 南
在今日,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思考的核心是把握幼儿教育不变的精神与实践,尊重幼儿的能动性,认识到幼儿是通过采取行动、积极地探索周遭环境、透过实际经验去学习的。无论在哪一种理论中,游戏都被认定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因为游戏是最能够让幼儿展现能动性的一种活动。
幼儿的生长与生活都离不开游戏。创立“自我表现游戏学说”的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密西尔氏认为:“游戏是人类求生的训练方式,是个体表现人格或个性的运用手段。”游戏是幼儿特有的、形成幼儿生活资料的活动,幼儿对待游戏就如同成人对待自己的职业一样。思想家卢梭提出的“游戏是学生的工作”理论,以及教育家杜威的“游戏学说”,都指向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近年来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广泛开展,许多教师都对戏剧活动游戏化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如何在戏剧活动中发挥游戏的教育功效,这也是不少教师所关注并持续探索的问题之一,实际上这与教师自身对游戏的理解、对戏剧游戏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相关。本文从“创造性戏剧游戏”方面对幼儿游戏价值主题进行讨论,促进教师加深对幼儿戏剧游戏教育功效的认识。
戏剧游戏的分类有几种:从游戏的主体分类,有教师引导式和幼儿自发式;从戏剧游戏内容分类,有以绘本为媒介的绘本游戏,选取绘本题材或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及情节再现的创意游戏,也有从生活中取材展现幼儿日常遇到的场景及事件的游戏。
本文偏重阐述的是创造性幼儿戏剧扮演方式的游戏。这一游戏的内涵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戏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戏剧的手段激发幼儿的潜能,建立幼儿的自我表达,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创造性的戏剧游戏是幼儿学习社会生活经验的一个重要的活动形式,在创造性戏剧游戏中运用克伯屈的“同时学习原则”促使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利用教育戏剧的方式推进幼儿学习的成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幼儿戏剧游戏是如何成就幼儿发展的。
幼儿游戏是自动自发的活动,也是自我满足的活动。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说:“游戏的发生是源于儿童内心纯真的精神产物。游戏中儿童的心情是自由平和、欢愉满足的。游戏让儿童表现出了乐于合作、忍耐与牺牲的精神。”创造性的戏剧游戏贴合幼儿的学习方式,满足幼儿角色模拟、直观生动的探究式学习体验。
平时幼儿跑动时,总是会有磕磕碰碰的情况发生,教师老生常谈式的枯燥讲解及提示都收效不好,但带入游戏情景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结合班内出现“跑步停止指令下达后,几个小脑袋出现连环碰”的事件,老师集中全体幼儿召开“安全会议”,在“会议”的情境中,以“教育戏剧模式”作为媒介,以“教师入戏”“情境再现”的方式展开幼儿讨论。
由老师扮演“贴身跟跑追尾”的幼儿并与其他幼儿合作表演,采取“画面定格”的策略,引导台下的“小观众”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用“思路追踪”的范式,请在表演“跑步中没有发生碰撞”的幼儿说出“内心独白”,如“我和他(前方的同伴)保持距离”等。台下的幼儿也喊道:“不要(贴得)太近!”“保持距离。”不少幼儿用上了教师在日常安全教育中渗透及反复强调的“距离”一词,而且在启发下,幼儿还明白了游戏中“保持安全间隔”“耳眼都要‘听指令’”。
随后“角色情境”模式的尝试,让此次“安全会议”升级为“安全故事排演活动”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游戏情节设定为“两人迎面跑来不碰撞”,故事地点与角色设置由幼儿自定。在幼儿提议下,幼儿最爱的“小兔”“小熊”等角色产生了,幼儿自愿轮番扮演角色入戏体验。台上“小兔”认真表演着如何躲闪迎面跑来的同伴,台下的幼儿专注地看着……他们懂得了“原来自己可以避让、灵活躲闪、减少碰撞”。
“会议”结束后,老师听到了洗手间传来的幼儿之间自发性的“活动体验评价”:“‘小兔’跑步的游戏真好玩。”“嗯,对呀!我好喜欢玩。”
当天下午,老师在组织的“追赶四散小球”体育游戏中就看到了上午实施创意戏剧游戏的成效,同班的保育员老师也明显感受到了幼儿的状态——“先前的安全教育真是必要!孩子们在追逐中,明显会有意识地避让了!”创造性幼儿戏剧游戏作为一种功能性的教育手段,所呈现出的不正是“寓教育于游戏中”吗?安全教育活动中采用创造性幼儿戏剧游戏是优化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有效策略。
创造性幼儿戏剧游戏借助戏剧情境为幼儿提供以角色身份进行语言表达的虚拟场合和有意义的语言环境,通过幼儿戏剧活动这一符合幼儿语言发展需求的教学媒介,促使幼儿在童话剧扮演、角色互动和合作交流中得到发展,激励幼儿想说、敢说、会说并能得到同伴的积极回应,在积极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情感的同时,让幼儿获得自身语言能力的发展,树立语言运用的自信心。
中班有个叫桐桐的孩子平时不怎么说话,也很少主动与同伴说话。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桐桐和几个幼儿每人拿一个自制的且不同颜色的纸筒娃娃,站在木偶台后面。然然拿着黑色的人偶,桐桐拿着黄色的人偶,轻声地说着并开始了游戏。他们时而把套在手掌的人偶纷纷举起,一个比一个高,时而又把人偶贴近,让它们头碰头。然然说:“为什么我的皮肤这么黑?”说完他便假装哭了,桐桐说:“外国人的皮肤都有些不一样!黑色的娃娃像是巧克力做的。”然然说:“白白的才漂亮!”桐桐说:“不管是什么肤色的人都是漂亮的!”即兴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情绪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愉悦主动地进行,自我表达的欲望也更强烈!
游戏中幼儿的互动是频繁的。在自发性的创造性戏剧游戏中,幼儿入戏扮演角色,在游戏情境中利用角色间的交往,满足自己游戏的欲望,宣泄自己的情感。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困难并独立解决问题,促进了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一次正在参与偶台讲故事的衡衡小朋友特意邀请老师去看展演。衡衡开始报幕:“请看小动物的故事。”但十秒后偶台后面的小朋友还没有开演的迹象。或许是之前沟通不足,又或是没有对表演的内容形成共识吧,但是当遇到了同伴的不合作,自己的表演游戏提议没有得到其余小演员的响应时,衡衡现场给出了及时的反应与后续行动。面对台上(下)片刻的“冷场”,衡衡“临场上阵”,拿起了“狐狸”偶袋,熟练地套在了手臂上转而“上台”出场了,他说:“小狐狸来了!小狐狸来了!”这时,偶台后方扮演“小猪”“小兔”“小乌龟”的幼儿,即刻有了或是躲闪或是观望的反应,还是没有角色合作。于是衡衡转而用响亮的声音说:“我今天不吃你们,我吃饱了!”“小动物们”逐渐消除了顾忌,“小兔”凑到跟前,“小猪”也靠前了几步!他又喊道:“小猪你别怕,我们来玩吧!”还迎向了“小乌龟”,微笑地招手召唤!衡衡在戏剧游戏中遇事的“镇定”、对偶台活动的“导入”的策略,促使同伴们加入了表演。
创造性的戏剧游戏中,幼儿无时无刻不在创意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语言或是肢体语言自主,借助戏剧手段,幼儿积极呈现着对周边事物的观察、思考以及独特见解。
在一次园内小剧场戏剧游戏中,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自愿上台了,男孩表演一棵“树”,可是女孩觉得身后的这颗“树”不够大,于是扮演“剧场经理”的老师向“小演员”席中走去,问道:“舞台上需要出现一棵巨大的树,可是台上只有一个扮演树的小演员,谁愿意来帮忙变出大树?”老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位“小演员”一起上台了,大家簇拥在一起,舞台上就出现了一个更粗壮的“大树”。这时,站在大树人群中间的泓泓伸出了一只小手,手中撑着一个绿色的帽子,帽子随着手腕的转动在“大树”的上空晃动着,是那么的醒目!原来那绿色的帽子就是泓泓随手从自己头上脱下的“小恐龙”帽子。
游戏后,面对有疑问的老师,泓泓再次把已经重新戴到头上的绿色恐龙帽子脱下,拿在手中,慢慢地说道:“因为我是树叶!”原来那天泓泓是来剧场扮演“恐龙”的,在登台助演后,“小恐龙”迅速投入自己的新角色,还在很短时间内把身上的道具进行了二次利用,当成了“绿叶”。这就是幼儿在游戏中创新思维的体现。
创造性幼儿戏剧游戏有利于幼儿在虚拟的情境中学习真实的人际交往,在游戏中学习社会生活的经验,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在大班绘本戏剧活动“南瓜汤”中,教师讲述了三个动物朋友同住一起并且每天各司其职、同做一锅美味南瓜汤的故事。随后这位教师邀请两名助教老师入戏,演绎出了“鸭子和松鼠争抢搅拌勺”的戏剧冲突情节——“鸭子想更换自己原本每日负责给汤放盐的工作,拿起松鼠每天使用的搅拌勺,想转而去尝试搅拌南瓜汤;松鼠眼看鸭子抢了自己每日最爱的搅拌环节工作,它不乐意了并抢回了勺子;鸭子的愿望没有实现,伤心地哭了。”表演到此处定格。
教师问:“如果你是松鼠或是在旁的小猫,你会怎样做?”自愿入戏扮演松鼠(猫)的幼儿就逐一上台进入情境表达自己的想法。“松鼠们”纷纷表达说:“鸭子,我们轮流搅拌南瓜汤吧!”“鸭子,我来教你搅拌吧。”“猫们”也在说着:“松鼠,你就让鸭子搅拌一下汤吧!”“鸭子,你要问问松鼠,看它给不给你,同意以后,你才可以拿勺子。”随后,在幼儿小组游戏“做南瓜汤”中,有的小组入戏的幼儿采用轮流搅拌的方式“和平”地解决矛盾,有的小组是采用了协商制定时间表的方式来调换分工,如周一是猫切南瓜、鸭子搅拌、松鼠放盐;周二是鸭子切南瓜、松鼠搅拌、猫放盐,好朋友轮换体验对方的工作。
教师借助戏剧游戏的手段,不是教给幼儿如何超越别人,而是教会幼儿学习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建立自我认知和培养安慰自己的能力。戏剧游戏凸显创造性,让幼儿在注重自我存在的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存在,是平衡自我发展和群众利益、走自己路的能力和与选择不同于别人的勇气。创造性戏剧游戏的教育功效是卓越的,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立足于对幼儿戏剧游戏教育功效再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借助戏剧游戏的手段开展创造性戏剧活动,促使幼儿在愉悦的学习中获得多元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