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的抽象性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但绘本可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核心素养视角下,笔者以“XYZ”三维实践模式初步开展低段数学绘本教学探索,旨在提升低段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丰富数学课程文化内涵、推进教育资源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绘本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随着绘本阅读在小学教育领域的兴起,国内外有较多的数学绘本出现,它们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为大家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拓宽了思路。若把绘本融入低段数学教学中,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因此,笔者从“XYZ”三维度,即知识维度、思维维度和推广维度对低年级数学绘本的教学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X轴——由点到面展广度
从横向的知识维度思考,繪本融入数学教学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拓展学习方法和知识广度。我们可以由点到面,设计以下三种类型的教学模式。
(一)绘本片段融入式
大多数绘本涉及的数学知识点不是单一的,甚至是跨年段的。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内容,选用相应知识片段使用即可。小学阶段,图形的学习对孩子的抽象思维力和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低段数学课本教授平面图形时,侧重点往往在于几条边、几个角这类一般意义的描述,后期接触组合图形时,我们也习惯于将图案拆分成学过的基本图形。教师若想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图形之间的整体联系感,可以在新授内容结束后,引用绘本《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的片段帮助解决。
(二)绘本全本教学式
绣湖小学的何老师曾选用绘本《让谁先吃好呢》设计过一堂一年级的阅读课,对应的知识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比较”这一单元内容。她以阅读故事、思考方法为主旨,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在愉快的阅读体验中自然生成。看似简单的绘本,渗透了很多数学思维。动物们的每一次争论,都是在不断更换事物的抽象属性和比较方式:高度、重量、长短、大小。而毛毛虫的获胜,更是打破了孩子的思维定式,原来,倒过来也是一种排序方式!
(三)绘本学科整合式
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跨学科教学是目前正在提倡的新理念之一,而绘本内容的多元性正好可以满足教育过程中学科整合的需要。特级教师王鸿曾说,要充分发挥绘本独特的教育价值。于是,笔者选用《帽子戏法》一书,通过情景模拟、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有趣的“猜帽子颜色”推理,并在此过程中穿插信息课的平板电脑使用法、美术课的卡纸帽制作等内容。教学内容趣味,授课方式新颖,孩子们越学越专注,越学越开心。
二、Y轴——从浅入深拓思维
从纵向的思维维度思考,绘本融入数学教学可以发展思维深度。各个年段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理解能力,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不同需要,对绘本的素材选择、教学目标定位也各不相同。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加深思维难度。
基于外出学习和个人经验所得,笔者认为数学绘本教学的起步阶段,应当以快乐阅读和趣味游戏为主,初步提升直观想象力。例如《十个人快乐大搬家》,就是个适用于起步阶段的绘本故事,涉及的知识点为10的分解。以阅读和操作为主的绘本课,难度不大且趣味性高。学生对镂空设计的绘本极为喜爱,一边开心地玩翻页操作游戏,一边熟悉10的分解。眼、脑、手、口四感在绘本游戏中协调运用,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后,绘本的学习重心可以从阅读和游戏转向掌握知识点。他们需要在数学故事情境中,进行更有思维含量的学习。笔者曾用《买卖国的乘法队长》一书进行实践,绘本涉及知识点为认识乘法、理解乘法意义。单从文字层面理解乘法,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绘本在设计巧妙情境的基础上,用生动详尽的图画将文字意义具象化呈现。
提升阶段的绘本学习,应当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提炼和概括能力,或者达到更高层次的思维水平。例如,绘本《鼓鼓和蛋蛋的梦想》用图画逻辑性地演绎了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理解、提炼与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将对数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有更透彻的认识,并体会数形结合思维的妙处,能为后续学习加减法演算打好基础。
笔者曾选用绘本《时间的故事》,进行了螺旋上升式设计。以多种运用策略,对三个学段的学生开展了各梯度的绘本课,满足了不同年段学生的发展需要。
首先是初级阶段的阅读游戏课,授课对象为一年级上学期学生。教学流程主要有五个环节:教师朗读,指导学生自读——复述故事,找出时间词汇——畅所欲言,分享词汇理解——集体游戏,感知时间长度——交流体会,感悟时间珍贵。
接着是中级阶段的知识学习课。对接一年级下册课本“时分秒”内容,笔者选取绘本中与分和秒相关的片段辅助教学。初步了解时间特性,感知分与秒的长度,建立分与秒的概念是本课重难点。书本结合绘本,课堂氛围活跃,学习事半功倍。
再往上一层的知识整理课,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更高,其目标是通过绘本阅读,理清时间线路并构建时间知识网络;经历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等过程,进一步熟悉知识网络的建构过程;进一步加深孩子对时间概念和特性的感知。
三、Z轴——借助技术跨时空
跨越区域障碍,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一直是国内教育者关注的事项之一。相比传统教学内容,数学绘本教学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灵活性。
数学绘本可以打破传统的地域空间、知识衔接限制,让不同地区的孩子学同一部分知识。众所周知,区域不同,教材版本也有差异,学生们知识对接并不一致。但数学绘本教材不存在这一问题,每个故事都可以被各个地区灵活选用。
(二)云分享,云推广
找到合适的教材后,如何大面积地分享课程也很关键。得利于近些年提倡的“信息化教学”工程,各类软件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比如这两年兴起的“UMU教学平台”、“西沃教学助手”、疫情期间出口世界的“钉钉软件”等。
四、结语
笔者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探索数学绘本教学模式,获得一定成效。但如何准备绘本教材,如何平衡绘本的数学味与故事性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程立敬.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刘超.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学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张艳.开发“数学绘本课程”,让数学学习亲近儿童[J].华夏教师,2018(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