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巧茹
摘 要:近几年,国家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政策,并启动了国库统一支付动态监控技术。动态监控技术对持续增强国库统一支付标准化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监控管理过程依旧有很多问题,这些继续处理的问题限制着国家财政管理效果。文章基于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的作用,指出了财政国库动态监控常见的问题,并制定出了科学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提升财政国库资金控制质量。
关键词:财政国库 动态监管 问题 策略
在科技的推动下,国家财政机关的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支等内容出现了明显的改革,而国库集中收支体系是财政资金账户形式管理的重要革新。这一革新举措不仅加大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力度,还使资金支出的应用更为公开化。但在动态监管过程依旧有许多继续处理和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着财政国库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为此,对财政国库动态监管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具有显著的现实作用。
一、财政国库动态监管的作用
财政国库动态监管是一项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相关建设,优化国库集中收支监督约束要求,通过财政国库动态监管平台,全面监控财政资金支出环节,由此及时找到各种违规和不标准的操作行为,加大集中支出内控管理和外部监控力度,从而降低财政风险,保证财政稳定的一项工作。财政国库动态监管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国库集中支出时的重要环节,基于国库集中支出产生一套非常完善的支出运营体系,主要包括设立银行账户、经费支出范畴、支出形式确定、支出指令签发和财务账务等。其中,监督的重点由事后变成事前和事中,而且标出在支出阶段的各个环节审核和监督工作中;防范支出风险的要求,通过创新国库集中支出体系,完善经费申请支出流程,转变了以往的资金支出形式,账户设立、经费申请、核算和监督等均出现了改变,尤其是在银行账户制度的制定和支付形式上,均出现了全面的改变。财政国库动态监管属于制度革新的“衍生物”,该种制度和管理模式创新和发展了原来的财政监管方式。在系统运营过程,转变了监管观念,发挥出了威慑性功能,防范与避免违规支付情况的产生。而且还革新了监督制度和监督模式,提高了监管质量,把财政监管关口向前推移,使整个集中支出环节更为完整和标准。
二、财政国库动态监管常见的问题分析
(一)动态监管制度问题
国库动态监管过程,是监督对象、财政经费代理银行和预算机构等合作的运营体系。现如今,在国库动态监管过程,体现了财政监督关键性。财政机关监督预算机构时,其制度比较简单,比较重视监管形式,忽略了实际问题的妥善处理。主体在考评财政经费代理银行时,未进行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在国库动态监管过程,比较重视系统的探究,忽视了对资源和信息的利用。就算是在采取国库动态监控方式以后,仍然产生了财政违规行为,根本原因是国库动态监管制度的不健全或者不到位。
(二)监管功能单调,科学管理质量不高
当前,财政国库动态监管的覆盖范围比较局限。财政经费是国库动态监管的主体,财政国库动态监管只重视财政经费支出的监控,忽略了财政经费收益收缴的监管。财政收益收缴信息仅能通过财政代理方、财政清算方实时传递中的数据。这种简单监管财政经费支出功能忽略收益收缴的现象,在国库动态监管平台中仅能体现简单财政经费支付监管数据。因为财政国库动态监管信息不完整及不详细,使得国库动态监管平台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不高。因为国库动态监管的信息中心缺少预算机构银行账户、各种预算参数、用款防范、支付形式和非税收入科目等信息,因此国库动态监管平台功能的发挥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财政国库动态监管策略
(一)制定动态监管机制
根据国家颁布的《暂行法》与《预算法》等条例,制定国库集中支出内控管理机制和财政监督检查体系等。主要考量各个地区实际状况,强化地区国库动态监控体系构架。针对已经产生的体系,国库动态监管各方应严格落实制度体系,防止制度出现形式。另外,还应基于国库动态监管体系,监督控制资金支出全过程。针对监控过程的盲点来说,应及时核实和分析。针对监控过程产生的违规行为,应立刻通报,而且立即监控整改,制定出事前审核、事中管理和事后跟踪体系。财政机关和财政代理方等要建立动态监管体系,以银行为中间管理的对象,全面调动预算机构的热情,使预算编制与财政经费应用更为科学。
(二)规范动态监控功能,提高监管效果
规范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功能时,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不断拓展国库动态监管范畴,把传统监管财政经费支出过程变成财政专户经费。其中,应横向扩展国库监管范围,既要监督财政支付的经费,也要监督财政收入经费。国库动态监督管理范围用包含全部的财政经费和预算机构;提升国库监控质量,作为一种全新的监控方式,国库动态监控尚处在发展期间。因此,对国库动态监控过程产生的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和改善,提高国库动态监控平台的科学性,并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使之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无疏漏的监管财政经费动态数据,而且及时反馈稳定的数据资料;加强重点监管,在实际操作中应对近些年的行政变革中的关键项目引起重视,例如会议费、科研成本和民生工程等。针对这些核心项目,要极大国库动态监管力度,控制财政经费高风险。另外,还需对主要单位、关键项目与中药领域经费监管,基于此不断提高国库动态监控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动态监管质量和效果。
(三)加大內控管理力度
强化财政国库动态监管,必须加大内控管理力度。在国库统一支出监控方式下,监控对象与被监控主体内控管理有较高要求。首先,各部门间要制定内控机制,牵扯资金的部门涉及财政机关、中国银行国库和预算机构等。各部门应加强合作、彼此监督控制。根据国库统一支付内控机制的各项要求,各部门应保证工作独立性,预防财政支出风险。接着各部门制定自身的内控机制,将与国库动态监控相关的人员及经费支出责任人职责分开。这一过程应遵守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宗旨,科学确定岗位职务和责任,明确各项权限,由此形成科学的制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库动态监控可以预防风险,使集中支出环节更为标准,避免违规情况的产生。在实际操作中,国库动态监控有运营制度不健全和功能单调的现象,为体现国库动态监控于集中支付方面的优势,还应当做好国库动态监控活动。在具体工作中,应不断优化国库动态监控运营体系,以重点监控、拓展监控范畴,规范国库动态监控功能。而且还要加强内控力度,通过对监管者组织培训及教育,提高监管者的整体素养和专业水平,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从业团队,使监管工作更为标准,基于此使得国库动态监控平台的高效运营。
参考文献
[1]苏旭娇.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相关问题思考[J].财经界,2019(12):52.
[2]李瑞红.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若干问题思考[J].现代商业,2019(19):177-178.
[3]章萍.我国财政国库管理的进展、问题与对策[J].市场周刊,2018(1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