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在巴黎,北京或是云南?时间是夜晚、午间还是清晨?身份是网红、大学教师或是新近奶爸?时间、空间、身份,在知乎里没有界限,更没有极限。
今年5月,知乎开始拥抱短视频,从解构行业到创意分享,从指南攻略到感性共鸣,创作者以视频形式,记录分享知识、探索与洞察。
自2020年3月以来,被称作“知乎第一大V”的张佳玮除了拿快递几乎不出门,宅在巴黎家中写作读书打游戏。6月份,他听从朋友建议,开始制作视频。“我粗浅理解的视频,是把写的东西读一遍,音画相配。”张佳玮说。
他在家中摆出一块背景干净的场地,刮刮胡子,架上手机,简单准备后,张佳玮开始录制视频。过程中,家中的猫会跳上他的膝盖静卧,张佳玮渐渐放松舒适,录视频于他而言,“算是难得连绵不断说话的时候”。
擅长用文字聊天的张佳玮终于有机会尝试视觉语言:“文字可用长句与书面语,视频则要多用口语化表述。文字需要描摹许久的场面,视频用画面就可解决。文字需要营造氛围,视频用音乐就可解决。”
视频的反响很好,网友乐于和张公子亲密接触,“比看他的文章更有亲近感”。知乎视频的创作潜移默化改变了张佳玮的创作习惯。“写东西时会意识到‘可能这样写过于书面语,不太方便读者理解。这是我以前不太会顾及的,原来都是自己写爽了算。”张佳玮说,开始做视频后,仿佛多了一面自我观照的镜子,这被他总结为“在知乎做视频的必要性”。
在知乎,不论是KOL,还是普通人,只要有优质内容和创作热情,就能在视频创作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翘囤奶爸”是一名翻译,是一名两岁女孩的爸爸,也是一名知乎用户。女儿出生后,他在知乎用视频记录日常生活,像“发朋友圈”一样。今年,翘囤奶爸将擅长的英语启蒙等视频上传至知乎,用户的留言涌了进来——他感受到工作外的成就感。
知乎用户“羽则”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从事贸易方面的工作,在知乎專注于足球内容。他的第一支视频便打磨了很久,“文案写的时候不需要太多配图,但做成视频去找了很多当年的视频资料,感觉整个故事真的立体起来了。用心程度不亚于一次新的创业。”
“简直就是创作天堂,内容、领域、方式都没有任何限制。”普通用户也能感受到知乎提供的助力,“知乎推出的图文转视频的创作工具非常实用;除了现金、流量、创作工具,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普通人一个公平的平台。”
中科院生物学博士李雷下课后习惯性拿出手机,打开知乎App。李雷在大学教书,从事人类健康生物信息研究。2014年起,他开始在知乎回答关于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问题,六年内积累上百万个赞。
今年5月,李雷看到知乎招募视频创作者的消息,李雷认为这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第一条视频时长3分44秒,他制作耗时近2周。配音初期,不标准的普通话常困扰李雷,几次下来,喜欢“较真”的他变得坦然,开始与自己和解,录制效果反而出奇的好。
8月10日,视频“日本变异新冠病毒是怎么回事”在知乎发布,播放量轻松超过百万。“涨粉快得惊人”,李雷感叹知乎视频的影响力。
视频制作中,李雷越发重视将高深理论,具象呈现,使用直白讲解代替晦涩的专业名词,力求简单易懂。“知乎用户都很纯粹,大家因求知欲聚在一起,分享的同时也希望获得更多认可。”李雷说,“我很喜欢这种被认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