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丽思 荣戈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一个组织要想长久地发展,领导者的作用至关重要。领导者应具备为组织和成员创造应有价值的外部领导力,也应具备良好的自我领导力。一名卓越的领导者在有效的领导他人之前,首先应了解自己,进行自我调节以达到自我领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他人。本文主要通过自我领导力的定义,三大策略以及量表构建等方面对自我领导力进行阐述说明。
关键词:自我领导力 三大策略 量表构建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一、自我领导力的定义
自我领导力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Charles.S.Manz提出来的,他指出自我领导力是“影响个人自我指导和自我激励的建构过程”。Georgianna(2007)认为自我领导力是个体激发内在动力,提高行为活动效能的自我促进策略。自我领导力中的“自我”强调个人内部的“自律性”与通过上司或组织产生的“他律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自我领导力主要特点是在工作中通过自我管理,使其大部分工作能自己负责从而减少了领导者对传统权威的依赖(Lovelace, Manz, & Alves, 2007)。而我国学者赵国祥和梁瀚中(2011)认为,“自我领导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经验积累的基础上, 通过自身需要的驱动, 根据所形成的内部标准的指导, 运用内部奖赏实现自我激励而达成绩效的自我影响过程”。
二、自我领导力的三大策略
1.行为聚焦策略
行为聚焦策略是指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估,自我补偿,自我纠正等个人行为管理策略;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观察可以让我们意识到一个人在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也会导致对特定行为的识别,这些行为应该被改变、加强或消除(Mahoney and Arnkoff, 1978, 1979;Manz and Sims,1980年; Manz and Neck,1999)。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个体可以有效地设定个人目标,从而提高绩效(Manz,1986;Manz and Neck,1999年;曼兹和西姆斯,1980)。大量研究表明,设定具体目标和接受挑战的行为可以对激励个人产生巨大影响(Locke和Latham,1990)。
2.自然奖赏策略
自然奖赏策略即自主赋予动机,对自身的行为自主地进行内在补偿,从而使工作具有内在激励作用。自然奖励策略强调给定任务或活动本身的愉悦方面。当激励机制被植入任务本身中,并且任务本身激励或奖励一个人時,自然地就产生了内在奖励(Manz,1992;Manz and Neck,1999)。自然的奖励活动倾向于培养自主能力、自我控制和目的感(Manz,1986,Manz and Neck,1999)。
自然奖励策略包括努力在给定的任务或活动中加入更令人愉悦的特征,以及努力通过关注任务本身的奖励方面来改变对活动的看法(Manz和Neck,1999)。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尝试通过播放轻音乐、悬挂图片或添加其他个人元素来创造一个更愉快地工作环境。
3.建设性思维策略
建设性思维策略即创造和维持习惯性思维的功能性模式(Manz and Neck,1991,1999;Neck and Manz,1992,1996)。具体的思维导向策略包括对不合理的信念和假设的评估及挑战,对未来成功表现的心理意象以及积极的自我对话(Manz & Sims, 2001)。
功能失调的思维过程是对个人表现的一种常见而严重地阻碍,通常是由潜在的功能失调的信念和假设导致的,这些信念和假设往往是由压力或麻烦的情况引发的(Burns,1980;Ellis,1977)。通过自我分析的过程,个体可能会识别、面对和用更理性的信念和假设来取代功能失调的信念和假设(Burns,1980;Ellis,1977;Manz and Neck,1999;Neck and Manz,1992)。同样,消极和破坏性的自我对话应该被更积极和建设性的自我对话所取代。自我对话被定义为我们偷偷告诉自己的事情(Ellis,1962;Neck and Manz,1992,1996)。自我对话通常发生在不可观察的层面上,因为个人评估、指导和心理上对自己的反应(Ellis,1962,1977;Manz and Neck,1991;Neck and Manz,1992)。通过对自我对话进行分析和评价,个体可以学会抑制消极、悲观的自我对话,同时培养和鼓励乐观的自我对话(Seligman,1991)。通过自我领导力,个人能自主克服工作上的压力,还可以在工作懈怠时进行自我管理以达到工作再投入的状态。
三、自我领导力的量表构建
最早对自我领导力进行量表分析的是Cox在1994年所编制的调查问卷。其问卷由8个分量表共34个问项构成。8个分量表为自我观察、自我奖赏、自我目标设置、自然奖赏、机遇思维、自我效能感、团队合作、独立行动。这8个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介于0.6~0.7之间。
而最近论文中大多使用Houghton和Neck(2002)所编制的自我领导力量表(Rivised Self-Leadership Questionnaire,RSLQ)进行测试。其中行为聚焦策略(14问项)、自然奖赏策略(4问项)、建设性思维策略(10问项)共28个问项构成。行为聚焦策略的问项如:为了能更好地处理工作我会制定具体的目标,自然奖赏策略的问项如:我能在我所从事的工作中找到自己享受其中的工作。建设性思维策略的问项如:我能想象在进行重要的工作时我能很好完成工作的样子。其中Cronbach α系数介于0.85~0.95之间。
结语
尽管目前对自我领导力的研究日益增多,覆盖方面也越来越多,但也存在各种不足。首先对自我领导力进行研究的大部分为欧美国家,因西方与东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在一些影响因素上会出现较大的不同。所以在使用国外的量表时尽量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融合,尽可能不要直接使用,以防造成误差。另外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只考虑个别的影响因素,或其中某一作用机制,并没有全面地对自我领导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的概括并且也没有对其影响效果的本质进行叙述,对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赵国祥,梁瀚中.国外自我领导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4):589-598.
作者简介:巴丽思(1992.03—),女,满族,籍贯:河北邢台,博士在读,韩国全州大学,研究方向:教育行政与终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