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局
吕炳奎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为中医生,为中医死。中医事业贯穿他的一生。战争年代,无论是部队里的官兵,还是部队驻地的老乡,有什么疾病都找吕炳奎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炳奎重返杏林,着力于中医管理事业,人们没有忘记他在战争年代的传奇经历,送给他一个灼热而又亲昵的尊称——“中医司令”。更规范地评价,或说是盖棺定论,吕炳奎当得起历史对他这样的赞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代表作《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作者、旅美爱尔兰作家科伦·麦凯恩这样说道:“有些人认为爱在道路的尽头,如果你有幸找到了,你就在那里待住。也有人说,路的尽头,就是跌落的悬崖,可是大部分有阅历的人都知道,愛是个日日都会变化的东西,你可以得到它,可以维持它,也可以失去它,全看你的投入多少了,不过有的时候,爱根本不在那里。”
而吕炳奎呢?
他的爱,全都铆在中医上了。他的爱,不仅在道路的尽头,在人生道路的起始点,就张扬在那里了。从人生道路的这头至那头,全都铺满了吕炳奎的爱,对中医赤诚的爱,还是从他人生道路的起始点开始说起吧!
吕炳奎作为吕氏家族的长子,幼年时他确实遇到过一次凶险,幸遇一走方郎中,几味至今也叫不出药引的中药,使他起死回生。
吕炳奎打小就受到中医的庇护和养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中医学是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医是华夏民族文化基因最有生命力的因子。作为个体的人的基因,由于代代承袭,只要是中国人,谁的身体内没有中医的因子?古人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换句话说,中医囊括了养生、保健、预防、治疗等生命的诸多环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几千年来中国人患病一直看的都是中医,中医的治疗又是极具个性化的,如此,中国人就成了最契合中医医治的受体。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中医的天然接纳,绵绵不绝,于是,个体的基因里便有了一种天然的物质,这样一种物质,笔者姑且称之为:中医因子。
在常态下,遗传基因里的中医因子都是睡着的,只有极个别人或许被某种机缘激活了。
吕炳奎就是这“极个别人”中的一个。
正是他幼年时代的生命一次又一次被“中医”所医治,所救护,所拯救,他的遗传基因里的中医因子被唤醒了!激活了!吕炳奎幼年被中医郎中救活,让他“从此立志学中医”“遂萌学中医宏愿”。
吕炳奎初中一毕业,就拜温病学派传人汪志仁为师,了却了他幼年的愿望,开始了他的学医生涯。5年的学徒生涯尽洒吕炳奎的刻苦、勤奋与好学。
吕炳奎行医3年,虽然才23岁,但在外冈一带已有些名望。吕炳奎家乡老一辈乡亲中的一位教书先生对吕炳奎评价:“炳奎20岁挂牌行医,一鸣惊人,声誉日隆,医名颇佳,带徒一名,求治者夥。”
踌躇满志的他准备扩大门诊,钱已经准备好了。他是这样规划的,就像前厂后店一样,要有自己的药厂,要有自己的门诊。
但是抗日战争爆发了。
他觉得他的家乡病了,他的国家病了,他可以努力救治那些伤病的乡民,但能拿什么来医治自己的国家呢?如同人的内毒和外邪一同发作,疮疖已经溃烂流脓,郎中能做的便是割腐生肌。
为了救国,如同鲁迅弃医从文,用笔杆子与旧势力战斗,而吕炳奎弃医从军,用枪杆子与敌人战斗。所不同的是,吕炳奎从未真正弃医。
在战争年代,他用医术为战士和群众看病。
在和平年代,他先后出任中国中医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更大规模和更卓有成效地推动中国中医事业的发展。
离休卸任后,他做三件事,依旧是爱在中医。
第一件事是密切关注中国中医事业的官方动态,挺身而出,拨乱反正。
第二件事是在民间大力推进中国中医事业的发展,操持起了“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和民办中医院校的创建工作,创办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亲自担任校长。
第三件事是用自己的医术在家里免费为患者看病。他严格规定自己的作息,6时起床锻炼,8时接待患者,11时午饭休息,下午1时继续接待患者。
吕炳奎将自己的一生爱在中医,以中医大业为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舍生忘死,奋斗不息,其源盖出于某种机缘唤醒了他体内遗传基因里的中医因子,更关键的是他的信仰,他对人民的热爱,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感,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对中医的大爱。
这大爱,是无边的,是广阔的,是深邃的。
这大爱,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壤。
纵览吕炳奎的一生,是情系中医的一生,也是大爱中医的一生。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原主席、全国著名针灸专家王雪苔教授在吕炳奎80大寿及行医60周年之际所作的一首诗中所云——“传奇身世历沧桑,戎马郎中侠义肠,领袖医坛扬国粹,一生心血沃岐黄。”(本文选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大爱中医——吕炳奎的传奇人生》)
内容简介
吕炳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卫生部中医局局长,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操劳一生,奉献一生,并为中医药事业大声呐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医泰斗、中医卫士,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凿井人与奠基者。
吕炳奎为上海市嘉定外冈镇杨甸人,早年行医,后组织外冈游击队参加抗日,与日寇汉奸英勇斗争,并参加新四军开辟浙东根据地,组建海防大队和海防纵队,是我军海军的雏形,屡建战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统战部副部长、卫生厅厅长,中央卫生部首任中医司司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等职,他本人医术高明,一直免费为民治病。吕炳奎一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充满了向上的正气和强烈的事业心。
通过《大爱中医——吕炳奎的传奇人生》一书,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吕炳奎对中医药事业的贡献,更好地传承其中医文化思想,继承发扬其工作敬业、作风朴实和无私奉献精神,尤其珍惜现在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机遇,并努力实现中医药全面走向国际、在世界范围获得更大的发展。
本书通过细腻的笔触、翔实的资料,娓娓道来,真实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事业的奠基人”的传奇一生,令人感动与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