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分析

2020-11-02 02:29王会李烨
中文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大学生

王会 李烨

摘 要:大学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群体,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推进创新型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导致思维发展受到局限,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高校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不断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为社会不断输送优质人才。本文从自主学习以及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切入,分析了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 教育教学模式 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大学生是社会中较为特殊的学习群体,其思想正处于即将成熟的状态,而且也是大多数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教育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大学时的学习态度以及习惯会影响学生的综合水平和未来的工作状况,因此,各个高校要不断的革新教学模式,促进高校学生向着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在目前的高校教学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对待学习态度散漫,逃课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由于大学生的性格发展特点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教师管理起来也较为麻烦。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一、改善教学手段,培养学习兴趣

在当前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大学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屡屡出现多种恶劣的课堂现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提高学生成绩,应对升学考试为目的,学生的学习行为逐渐出现机械化、形式化的趋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多是以教学大纲中的重点或者考试考点为主,针对知识点展开教学,对课外知识的拓展较少,使得学生的学习被局限于课本中,无法看到教材之外的知识。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的僵化逐渐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失去追求理想的积极心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导师,学生拥有了对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的开始自主学习,对学生的人生观确立、文化素养提升以及知识技能的储备都有重要作用。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大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便捷性与高效性,积极引入多元化的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学习活动。网络中有多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如影视片段、图片资料、音频资源等都可以作为辅助教学资源使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改善课堂氛围,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体系的完善。

二、转变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的使用对大学课堂的教学氛围有很大影响,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听课状态。近年来,我国不断的从国外引进教育方法,吸收西方教学中自由、独立的教学理念,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促进大学课堂的转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合理的使用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并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完成教师的学习任务,在讨论过程中產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断创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完善。创新是人类、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改变世界,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自主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主动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具有不同于常人的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同时具备聚合性以及发散性思维,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能想到各方各面,还能对多种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由此可见,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后自主学习意识也会有所增强,相反自主学习意识也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完善,因此,二者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实践活动则是提升这两种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大学教学仍然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无法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的场地。教师可以联合校部,在学校中组建多种课外活动,如学习社团以及科研社团的开展、假期社会实践作业的布置或者教学实验的引入,都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生的大学期间,学校可以将社会实践以学分的形式记入到学生成绩中,要求学生在大三之前完成四次社会实践。在进行社会实践时,要求学生对实践生活进行自主评价,并根据实践内容以及体会完成一篇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理解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断的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相互促进的,是不可分割的,大学教师要认识到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优质人才。不仅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大学生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创新潜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要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时代的发展潮流,否则只会被时代所淘汰。

参考文献

[1]王弘.高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8,No.207(5):38-41.

[2]王成军,付祥云,刘渐和.基于官产学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研究——以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7(9):138-145.

[3]何静.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梅西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法学习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v.20;No.92(3):74-78.

[4]叶娜.探究中华茶艺技能竞赛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创新茶艺表演“苏轼如茶”为例[J].福建茶叶,2017,39(7):91.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大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