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发展,课堂教学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种模式不但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之间的优势得到互补,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率,更是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分组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逐步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越来越提倡和重视,而分组合作学习正是把这种教学理念化为实践的最好也是最常用的方式。
一、小学语文分组合作学习的有利之处
1.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在小组内部,学生之间既合作又竞争。而小组之间同样也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很大帮助,既能够督促其为了自身和小组的荣誉而努力学习,同时也能让他们在合作的過程中学会互帮互助。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小组内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而增强自信心,使其对成功的渴望得到满足,进而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
3.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即使答案并不完美,也无伤大雅。不仅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到重要作用,更是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方法。
二、小学语文分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精选内容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问题的选择是重中之重。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就会使合作变成一个无关痛痒的工作,既让学生厌倦,又浪费时间。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是要精选讨论的问题。
1.1选择内容可具体分解的问题
例如我教学《少年闰土》,在讲到关于闰土给作者讲述的几个故事时,就让组内分工合作,分别用最简短的语言来给四个故事起小标题。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每个学生都领到了自己的任务,兴趣被大大激发。
1.2选择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问题
如我教学《伯牙鼓琴》时,让学生讨论想象伯牙弹琴时钟子期是如何用心聆听并深刻体会伯牙曲中的含义。这样通过讨论,让学生对二人的真挚友谊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联系到自己生活中的朋友,相信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就更深一层了。
1.3选择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
我在教学《丁香结》时,课文的最后提到“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如何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讨论后并做出结论,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营造氛围
课堂上,只有在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精神负担才能变小,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尊重以及期待,从而使学生的求知欲爆发,进而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探索。
2.1教师的教态要轻松自然
课堂上,学生会明显受到教师的情绪影响。所以教学中的教师要保持一颗热情的心,用合适的笑容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能放心大胆地跟随教师畅游在语文课堂中。这样,学生才能卸下心里的包袱,畅所欲言。
2.2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适当的时候使用适当的多媒体课件,会更快速地把学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可以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讨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分组合作学习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分组不合理
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差异越明显,合作学习的效率就越高。而在大部分的小学语文分组合作教学中,按照前后或者是左右座位来进行自然分组是最常见的形式。这样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却很难得到保障。
为了真正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分组前一定要了解每名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相对能力强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学习小组中,保证每个小组在讨论过程中都有一个“核心”。而能力偏差的学生也要这样平均分配。同时还要注意性别的分配。尽量不让组内出现的都是同性的学生。
2.合作不充分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以后,学生们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其实,这种看似热烈的讨论只是一种假象。除少数学生在讨论问题之外,其他学生只是在浑水摸鱼。这样下来,就使得讨论成了浪费时间。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除了应该在问题的选择上下功夫之外,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教师的参与既对学生的讨论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学生也会因为有了老师的加入而提高讨论的热情。
3.参与不均衡
合作学习中,有很多学生不太愿意参与到讨论的过程里。有可能是自身语文水平较差,羞于开口,又或者是因为合作意识的缺乏。即使把他们硬性地捆绑到小组当中,作用也不大。如果这样,就使得分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给这些参与感差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可以把“核心”学生总结的呼之欲出的答案抛向他们,并引导他们把答案说出来。这样不断地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能力,帮助他们找到讨论时的信心,并通过这样的锻炼,积累语文素养。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能力与意识的共赢,将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盛红庆.刍议“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中),2016(7):92.
[2]肖伟兰.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J].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