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留锐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优势。方法 选入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方式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护理满意度、胰岛素注射正确率。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9%明显高于参照组90%(P<0.05);实验组的胰岛素注射正确率达98%高于参照组89%(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胰岛素的注射正确率,改善其血糖控制水平,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小组;临床效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8(b)-01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dvantages of the diabetes care team in the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200 diabetic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diabetic care group care.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level, nursing satisfaction,correct rate of insulin inje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 at 2 h after the meal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90%(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the correct rate of insulin injection was 9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89%(P<0.05). Conclusion Carrying out the diabetes care group nursing mode for diabet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insulin injection, improve their blood glucose control level, speed up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abetes care group; Clinical effect; Satisfaction
糖尿病是慢性代謝性临床疾病中的一类,其患病人数较多,同时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作息紊乱、饮食结构不当,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糖尿病的发病原理主要在于胰岛素作用缺陷及分泌缺陷而诱发疾病的发生,其患者通常具有高血糖,该病病情多变、复杂,如患者长时间介于高血糖状态则可能造成多种靶器官受损,从而引发各类并发症,甚至还会造成患者发生全身性病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当前还未探究出彻底根治糖尿病的临床方案,因此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重视饮食管理及血糖检测,而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控水平。该文择选了该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所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护理干预对于该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的样本数合计为200例,均为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所有观察对象均与糖尿病确诊标准相符合,并且排除存在精神障碍、严重心血管疾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参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
在实验组中,男性为55例,女性为45例;年龄区间为35~74岁,中位年龄为(56.27±4.54)岁;疾病类型:8例Ⅰ型糖尿病,92例2型糖尿病。在参照组中,男性为53例,女性为47例;年龄区间为34~73岁,中位年龄为(55.63±4.15)岁;疾病类型:7例Ⅰ型糖尿病,93例2型糖尿病。将2组患者的上述基础资料进行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临床比较。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糖尿病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方式护理,内容为:①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严格培训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素养,提升其专业护理水平。此外,充分掌握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具体情况,实施可行性良好的护理计划,并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保证护理计划的可靠性、全面性、有效性[2]。②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学历背景及对疾病有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展开科学有效的健康知识教育。给患者细致讲解糖尿病的发病原理、防治措施、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了解,并监督患者自主监测血糖水平,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积极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认真聆听患者的内心需求,及时发现患者的负性情绪,同时予以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消极心态,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给患者举例临床中成功治疗的病例,促进患者维持乐观的积极心态,使其自主参与到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来[3]。③提高饮食指导力度。对患者介绍饮食控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指导其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告知其减少或不食用高脂高糖、刺激性强的食物,鼓励其经常摄入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促进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果。此外,可以借助仿真饮食模具进行饮食指导,为患者讲解食物的有关知识,帮助其清晰地认识到食物的重量、热度和大小等。同时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等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饮食搭配,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方案,要求每餐搭配不同的主食和副食。④对患者进行药物及运动指导,为患者认真讲解药物的效用、使用方式及不良反应,叮嘱患者严格依照医嘱进行用药,不能随意盲目地停药或加减药物的使用量,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4]。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注射教具为患者指导胰岛素的注射,并进行皮下注射的演示,避免误入肌肉层。同时,鼓励患者适度参加运动,加强患者的机体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并嘱咐患者定期返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在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以及餐后2 h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并根据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特别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对比两组胰岛素注射正确率。
1.4 统计方法
2组患者的研究数据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对比
干预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人们的饮食习惯不断变化,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人体中的胰岛素分泌不良及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异常存在紧密关联[5]。在现阶段,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并且需要施以科学高效的护理服务,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以往的传统护理方式中,护理人员未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因此护理干预措施缺乏良好的针对性,存在较为明显的主观性及随意性,忽略培养患者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同时限制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难以有效控制血糖,从而对治疗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6]。而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以患者为主,通过积极对小组成员实施全面性的专业培训,有利于最大化地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体现了现代化的护理理念,通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临床护理效率和质量[7]。同时通过客观评定患者的病情状况,对其给予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开导、健康教育、用药管理、饮食监督等,可以进一步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改善其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形成积极的生活观念[8]。另一方面,糖尿病专业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将经验性与科学性进行结合,同时能够为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每个成员提供多元途径获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知识,从而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
在该研究结果中,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示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在临床中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胰岛素注射正确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有利于提供患者良好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将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可以提升护理效果,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钰,李黎,鲁细丽.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天地,2019,16(8):284-285.
[2] 陈娟.糖尿病护理小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6(35):222-223.
[3] 陳贝贝.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前后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差异对比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6):97-98.
[4] 钟芳.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5):2460-2462.
[5] 徐矫.糖尿病患者的流程化糖尿病小组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3):106-108.
[6] 李黎,李钰,陈红, 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0):149,151.
[7] 刘晓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74-275.
[8] 王思芹.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2):163-164.
(收稿日期: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