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舞蹈教学中的针对性培养方式改进与创新

2020-11-02 02:41田阔
戏剧之家 2020年29期
关键词:自主性创新教学

田阔

【摘 要】舞蹈教学在主流教学中地位偏低,不受到社会、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重视。作为从业者,应该努力解决这一问题,探索舞蹈教学的良性发展。高职舞蹈教学尤其重要,本文将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教学;自主性;创新;表达欲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9-0117-02

舞蹈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舞蹈技巧,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下社会发展中,舞蹈逐渐引起了热潮,尤其是近几年来社交网络的发展,更是推动了舞蹈教学的发展。作为一名从业者,要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善于发现行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引领舞蹈专业的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指导性的意义。对教师的教学来说,教学大纲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的,划定了授课范围,对教学的内容有了范围的限制。教学大纲有利于教师正确把握教学难度,避免过于难或过于简单,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才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其学习方法过于低效,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自由散漫、畏难、怠惰等不良学习习惯。教学大纲涵盖了对学生的教学计划,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二、强化师资力量

当下,舞蹈教学的一个重要难点在于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育相关部门应该督促高校进行人才引进,以强化师资力量,完善教学环节。舞蹈教学人才的引进一方面丰富了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等进行综合性的客观评估,要清楚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定位。由于舞蹈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舞蹈动作的难度和学生的身体条件、技能水平是否相符,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在舞蹈教学中,一定要以实践为主,从实际出发。在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中,阐述到了“最近发展区”这个概念,因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努力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特长提供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方式。高职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要预估舞蹈专业的就业市场前景,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市场实际培养学生不同方向的专业技能。

(一)编舞方向

创造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应该引导其向编舞方向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教授给学生编舞技巧,让学生可以创造性地练习编舞。教师还要根据相关经验给出具体性的指导意见,比如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为舞蹈表演注入灵魂。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更加注重实践,注重学生的舞蹈完成度以及舞蹈团队的协作性。

(二)舞台设计方向

对灯光、舞台比较敏感的学生,教师可以向舞台设计方向引导。要多给学生教学示例,让学生多观摩、多思考、多总结,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舞台设计的核心要义。比如舞台是偏短的一字型舞台,预示着表演者与观众的距离较近,很容易带动现场气氛,那么在进行舞台设计时,就要注意根據舞蹈动作、服饰变化来改变舞台背景,以促使舞蹈演出更好地完成。也就是说,要根据舞蹈表演的内容和形式来进行舞台设计。

(三)教学方向

对于有教学爱好的学生,教师应该教导他们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功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舞蹈功底,为今后走上教学岗位服务。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教授教材上的技巧之外,还要系统且全面地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理论,提高学生的现场教学能力。还要注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技能,以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训练科学化

生物体是一个综合着各种功能的有序系统,人体也不例外。舞蹈艺术作为人体动态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由于人体可以摆出不同的造型,因而舞蹈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多彩,舞蹈动作的选择空间也非常广阔。根据学生身体的不同特点,舞蹈教学也要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从舞蹈教学的角度来看,舞蹈教学的实质在于促使人体朝有序协调的方向发展,以求在特定的时间内达到特定的状态。舞蹈教学的核心,我认为在于“训练科学化”。“训练科学化”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成果,以提高舞蹈训练的质量和效率。要想推动观念的变革和更新,就要求人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新的教学价值观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层面中,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水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学生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舞蹈技巧的培养,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意识和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通常来说,舞蹈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更能意识到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性。其他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进行长期的学习的话,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的学习效果,且学习效果的变化也并非由单一的因素决定,所以更加不好判断学习的成效。而舞蹈专业的学生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进行舞蹈基本功的练习,则会明显地感受到舞蹈动作施展不开等问题。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学生进行长期且稳定的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能够稳定且持久地学习。另外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持有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注重把握学生学习的内因所在,比如要明确学生对舞蹈的热爱是出于对职业发展的需求,还是出于对兴趣爱好的需求。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内因,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

(二)创新教学模式

时代快速发展,使得教学知识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所需,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反思,从而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符合实际教学情境

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想一出是一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进行切实可行的革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脚踏实地,万不可脱离现实。在教学中一点点加入新的元素,这样既给了学生接受的时间,也给了教师在课堂中摸索的机会。创新本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具有很大的难度,也会遇到很多阻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防止学生墨守成规,避免学生因消极怠惰而不愿意接受改变。教学创新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想真正达到教学效果,就应该努力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创造一切有利于教学创新的条件,比如良好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超前的教学意识等等。[2]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审美观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向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要促使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虽然个体差异会带来审美方式上的差异性,从而在审美细节上有所偏差,但是对美的感受应该有统一的标准[3]。教师应该对审美方式以及表现形式进行多元化的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新潮的审美元素,让学生能够获得审美上的愉悦感,也就是舞蹈作品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完全进入到舞蹈作品中,在舞蹈中注入感情。

3.重视学生的表现欲

热爱舞蹈的学生都是热爱生活的人,他们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美,并把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无法平衡自己的表现欲,过于激进,一般表现为恶意争抢领舞等。作为教师,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干预,首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之后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又要注意保护学生想表现的欲望,正确引导这种欲望,以促进学生取得进步。

4.注重学生双向思维的发展

在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一般比较重视发散性思维也就是辐射性思维的培养,而常常忽略了聚合性思维也就是辐合性思维的培养。聚合性思维强调学生对事物的变化要具有敏感度以及要善于总结,从自我总结中发现规律,从而提升自己。当这两种思维共同发展时才会引起质变[4]。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训练,不能顾此失彼,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結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创新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在探索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的培养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积极引导学生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前进,成为我们的人才、社会的人才、国家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佳.以学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创新初探[J].黄河之声,2017,(12):19-20.

[2]刘丽.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力培养策略[J].戏剧之家,2018,(10):208-208.

[3]赵志梅,李衡.微课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7,(2):40-42.

[4]何欣芸.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策略[J].文存阅刊,2018,(1):65-65.

猜你喜欢
自主性创新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