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起秀
一、前赴后继上河工
明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黄河在开封黄沙岗决口,但河患并未使会通河断航,明孝宗派出白昂治河,白昂治河取得成效,水患稍宁。然而好景不长,明弘治五年(1492年)七月,又传来黄河决口消息,数道洪流俱入会通河,使张秋(在今山东阳谷县)上下情势十分危急。
明孝宗闻讯大惊,急派陈政去治河。原来陈政一直在北京主持修宫殿、建皇陵、筑河堤、造粮仓,不仅工程技术精湛,清正廉洁更是赫赫有名。
陈政属于当时的“北京帮”,与吏部尚书王恕为首的“南京帮”矛盾颇深,也想通过治河展示自己的工程才华。
明弘治五年(1492年)八月,陈政走马上任。明孝宗叮嘱道:“治河是国家大计,你一定要昼夜筹划、勉图成功,凡事可便宜而行。”陈政热泪盈眶,说道:“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政先把黄河决口原因“甩锅”给了白昂:一是白昂领导疏浚的两条“南分”河道都已淤塞;二是白昂在黄河北岸領导新修的堤防不坚固;三是白昂不重视会通河泄水设施建设,造成张秋减水闸不能正常泄洪。接着,陈政开始征集丁夫,筹集物料,准备兴工。
陈政就在要大显身手之际不幸病逝。
明孝宗闻讯顾不得忧伤,心想:“来年春季漕运说到就到,还得派人快去治河!”他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再派大臣事宜,王恕等反复商量推举出6位大臣,但明孝宗还是不满意,问:“今日治河非同小可,必得通古今、识地势、有巧思的能臣。6位大臣中有这样的能臣吗?”
朝堂之中一片静寂。“有!”忽听有人高喊,众人循声望去,喊者并非旁人,正是王恕。只见王恕朗声奏道:“这几人都是人中俊杰,但刘大夏才识最优,可当此大任!”刘大夏是何许人,王恕竟敢拍胸脯保荐他?
刘大夏自小聪慧,明天顺八年(1464年)考中进士,与陈政有同年之谊。他在兵部多年,颇有胆识。成化年间,大太监汪直到兵部调取永乐年间对安南(今越南)用兵档案,准备向安南用兵,时任兵部职方司主事(相当于档案处长)的刘大夏竟将档案藏匿起来。事后,兵部尚书问他:“汪直要你的命易如反掌,你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刘大夏说:“兵衅一开,来之不易的西南地区和平环境就将不复存在!”
王恕对这件事印象深刻。因为他们两人都怀有国富民强的理想,都认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是创造和平环境,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这就是王恕赏识刘大夏的原因。
当时,明孝宗对刘大夏并不熟悉,只升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接替陈政负责治河工作。在明弘治六年(1493年)二月颁给刘大夏的敕书中,明孝宗明确指出:“古人治河只是除民之害,今日治河乃是恐妨运道,致误国计。”同时,明孝宗还对陈政的“甩锅”行为做了检讨:“闻陈政所行多有非宜,你到任后先须案查陈政所行事务酌量其当否,当者绪续之,否则改正之。”也就是说,通过对治河的深入了解,明孝宗已经认识到白昂实行的“北堤南分”是在当时工程技术条件下最有效的治河方略。
二、大河横流显英雄
刘大夏来到山东济宁的时候,冰消雪化,万物复苏,繁忙的春季漕运已经开始。看着运河里帆樯如林的漕船、码头上堆积如山的漕粮,刘大夏知道不把这些漕粮送到北京,王公大臣就要饿肚子。他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完成春运任务。
刘大夏松了口气,会同地方大员开始踏勘河道,寻求治河长久之计。一路上,他相度地势,询访人言,刚刚放松的神经顿时又绷得紧紧的,心想:“这治河太难啦!”
这天大雨滂沱,刘大夏一行被困在开封城。他请来河南巡抚徐恪、巡按御史涂升等商量何处应疏浚分水河道、何处应修筑加固堤防。刘大夏指着地图说:“从地势上看,黄河下游西南高阜,东北低下,因此黄河大势日渐东注……”话刚开头,忽听有人来报:“禀都御史,黄河决口啦!”刘大夏大吃一惊,急忙带人冒雨赶赴黄河岸边。
还未到黄河边,一匹匹报汛的塘马就像走马灯一样飞驰而来。“报,黄河决荆隆口,溃张秋堤,夺汶水入海。”“报,黄河决黄陵冈,溃张秋堤,夺汶水入海。”……刘大夏改变了主意,命人准备船只,要亲自冒险过黄河查看张秋运河情况。
永乐年间,明朝迁都北京后,岁漕东南以给京师,张秋镇成为会通河的咽喉要地。刘大夏赶到张秋,只见张秋上下浊浪滔天,运河决口口门已扩大到90余丈(1丈约为3.33米),黄河溃水挟带着汶河来水一泻千里奔入大海,从聊城到临清约100里的运河河道内几近绝流。
刘大夏与同来的河南、山东官员一起商议堵口事宜。徐恪根据商议情况立即上疏明孝宗:“今河决而北直趋张秋,又决而东,长奔入海,将使运道中绝,东南财赋恐难遽达京师。”
这是明孝宗登基以来遇到的最棘手问题,他召集大臣每天开会研究处置措施。如此严重的河患吓破了一些大臣的胆,有人认为河不可治,治河是白费工夫;有人认为应用陆挽代替水运,这样虽增加了百姓负担,但可保无虞;有人认为应恢复元朝的海运路线,文渊阁大学士丘浚即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其理由有二:一是1艘海船可运粮1000石,可当河船3艘;二是河运运费比陆运省30%,而海运运费比陆运省70%,海运虽有漂溺之患,然省牵卒之劳、驳浅之费、挨次之守,利害亦相当。
明弘治六年(1493年)十月,刘大夏根据大量实地调研资料向朝廷提出自己的治河方案:“黄河下游地势西南高阜、东北低下,这是黄河在下游频繁决口冲决运河的主要原因。从道理上讲,应该在上游分杀水势,但是黄河水量与运河比较要大数十倍,因此就目前而言‘分流难以施行。黄河在河南所决的口门,溃水势若建瓴,立即‘堵口也难以施行。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在黄陵冈(在今山东曹县)附近还保存有以前修的南北堤防,可利用率在70%左右,而贾鲁故道尚未泄水。因此,我的治河方案:一是修整这些堤防,同时堵塞运河东注决口,将运河与贾鲁故道连通使下徐州,由淮入海。二是在张秋南北各修1道滚水石坝,俱长三四十丈,中间砌1道石堤,拟长十四五里。如果运河水大,坝可以泄河流之涨,堤可以御河流之冲;如果夏秋水涨,船只可以绕开运河,而从贾鲁故道径达张秋北上。也就是说,暂时利用黄河溃水以济漕运,但从长远看仍然需要汶水接济运河。”
三、忍辱负重苦支撑
刘大夏避开了实施“北堤南分”,仅提出了保证漕运的临时方案,原因有三:一是明孝宗命他治河以漕运为先;二是黄河大水尚未全退,不便施工;三是河南、山东连年灾荒,仅山东已发放赈济粮200多万石、银50多万两,即便如此,仍然遍地是饥民。
时人称赞刘大夏“忧民如有病,对客若无官”,可见其为人品格。他在提出临时方案的同时,指出:“如果按照此方案治河,未免劳民伤财。今山东等处荒歉之余,公私匮乏,人夫尚可以工代赈,但财用无从取办,只能由中央统筹解决。”
明孝宗接到刘大夏的奏疏,多次与大臣商议仍然难下决心,一方面他知道如果不采取措施治河,以后京师的粮食供应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他也清楚举全国之力治河,若胜则皆大欢喜,若败则后患无穷。就在他犹豫不决的当口,巡按河南御史涂升又来了奏疏。涂升再次提出“北堤南分”、大修河工的思想,说出了刘大夏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涂升指出:“今京师专藉会通河岁漕粟数百万石,河决而北,则大为漕忧。因此,当今治河大计:一是大力疏浚以前黄河由涡入淮故道,如此则黄河下游无奔溃之害,北岸无冲决之患;二是必须在黄河北岸修筑堤防,应以黄陵冈上下旧堤为基础,考虑黄河下游河道形势,补筑无遗,导黄入淮,由淮入海,如此则张秋无患,漕河可保。”并建议:“皇上要给予刘大夏充分信任,在归德(今河南商丘)或东昌(今山东聊城)建立办公场所,让他居中裁决。”
从涂升的奏疏不难看出刘大夏的窘况:大兴河工,缺少财力,小修小补,又无济于事;漕船过不了会通河,被漕运衙门告上朝廷;摊派多了,又被地方衙门告上朝廷……他受着上下左右的夹板气,还要没日没夜地为治河东奔西走。
这天,刘大夏把河南按察司佥事张鼐找来说:“如今已经入夏,但咱们送到北京的漕船寥寥可数,怨谤腾起,而迟迟不见朝廷对咱们治河计划的批复。黄陵冈为张秋来水之源,治河必须堵塞黄陵冈决口,但要塞黄陵冈,必须先在北岸疏浚孙家渡(在今河南郑州)。因此,我派你带兵七千赶赴孙家渡,务必疏通分水河道,为堵塞黄陵冈决口创造条件。”张鼐看着刘大夏冷峻而消瘦的面容只好应承下来。
张鼐等还未出发,忽报刚堵塞不久的张秋口门复决。刘大夏来到口门处,只见水浪滔天,有人悄声说:“这水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刘大夏怒道:“黄陵冈!张鼐,你先随我去黄陵冈查勘水情。”刘大夏一路查勘,夜宿黄陵冈工棚。
次日,刘大夏正与张鼐商议治水事宜,有人来报:“皇上已命御马监太监李兴、平江伯陈锐来张秋,与都御史一起莅事治河!”刘大夏闻此大喜。
四、借东风乘势而上
原来李兴和陈锐都非平常人。按照当时的政治体制分“内廷”和“外廷”两个官僚体系,御马监就是“内廷”的兵部,其太监在内是皇家保镖,在外则是皇帝监军。明孝宗命李兴来张秋还带着宫廷画师,随时将河势变化、重要工程等以图画形式上报,不啻皇帝亲自驾临。陈锐是明朝漕运制度开创者陈瑄的后人,担任漕运总兵官14年,是个懂水利技术的高官。
明弘治七年(1494年)五月,李兴、陈锐来工地后,辛苦了1年多的刘大夏被降为“三把手”,别人都为他鸣不平,他却暗自庆幸,这是为何呢?原来这两人手中的权力給他治河带来了转机。以前河南老百姓拿着刀叉棍棒守候在黄河边,一见山东这边修筑贾鲁故道堤防,就像疯了一样扑上前玩命打闹,以至于增筑贾鲁堤有名无实,李兴派锦衣卫到河南,老百姓不敢再阻挡筑堤;以前刘大夏调动地方官银、官粮费尽口舌,但没人听,李兴一到,河南、山东等地一下子就送来官银3万多两,拖欠多时的役夫口粮也按每夫每月4斗5升(约合135斤)计,由附近州县预备仓粮予以解决。
刘大夏亲自陪两位大员巡视河道,往西走到今天河南郑州的广武山(俗称邙山),往北走到今天山东临清的卫河。一路上,他不厌其烦地讲解张秋运河溃决、南岸分流不畅、北岸必须筑堤的原因,将自己早已谋划成熟的治河计划倾囊相告,使两位大员很快熟悉了河道地形、治河重点。
刘大夏等回到张秋正当盛夏,雨水毕至,水势大涨,被堵在决口以南的漕船如一条望不见尾的长龙,从决口奔涌而出的狂涛又如下山的猛虎。陈锐问刘大夏:“东山(刘大夏号东山),治河之道,通漕为急,怎么才能打死猛虎,让漕船通过决口呢?”
刘大夏说:“我有一计,供平江伯参考。根据我的观察,决口处涌出的巨浪往下游3里许则水势消减殆尽,如果我们在决口处抛巨石还可消减水势,这样,我们在距决口处3里开挖一条月河,连接运河两岸,即可避开决口之险,把漕船送到北京。”他的方案受到一致称赞。陈锐当即拍板:“依计而行!”挖通月河以后,舳舻相衔,顺流毕发,欢声载道。明孝宗闻讯大喜,派出专人到张秋奖励有功人员。
送走漕船,陈锐又主持会议商议堵复黄陵冈。陈锐说:“要堵黄陵冈决口,必须先疏浚黄河上游,分流入淮。”刘大夏站起身来说:“平江伯,刘某不才,愿带人去疏浚黄河,导黄入淮。请李爷守张秋、平江伯治黄陵冈。”这是一个让李兴、陈锐都满意的人事安排,因为堵复黄陵冈、张秋的先决条件是南岸的疏浚,他们只需静候刘大夏的消息,无异于守株待兔。
刘大夏当夜即分兵派将,自己亲赴孙家渡主持开挖了一条70多里的新河,疏导黄河水南行入于淮河,又主持疏浚四府营(在今河南中牟)淤河20余里,疏导黄河水分为二道,一由江苏宿迁小河口,一由安徽亳州涡河,以达淮河。上述入淮通道都是在白昂治河基础上修建的,而此时距白昂治河仅仅几年时间,由此可见黄河泥沙淤积非常迅速,也更加坚定了刘大夏修筑黄河北岸堤防的决心。
与此同时,刘大夏派人在黄陵冈以南疏浚贾鲁故道40里,将黄河决口在鲁西南地区形成的滔滔积水排入贾鲁故道,既方便了漕运又为堵塞黄陵冈决口创造了条件。就在准备堵口筑堤的时候,不料又因山东按察司副使杨茂元的一封奏疏再起波澜。
五、杨茂元状告李兴
杨茂元不媚权贵,遇事敢言。他见刘大夏降为“三把手”,不怒反喜,干得更加起劲,赶往工地问大夏:“东山,皇帝将你降级使用,为何一点不恼?”刘大夏正忙着疏浚河道,哪有工夫做详细解释?笑道:“我恼是我,不恼也是我,何如全力治河?”
杨茂元回到济南,一心要为刘大夏打抱不平。他听说李兴带来的人除了领薪俸之外,每人每天吃喝玩乐要费银7两之多,就乔装来到临清守候在李兴院门外。当时张秋经济远不比临清,随着漕运兴盛,临清已发展成“繁华压两京”的大城市。李兴在临清选定豪门大院挂起河道总督的牌匾,天天杀牛宰羊,日日笙歌,尽情享受起生活来了,在张秋工地反而很少看见这个河道总督的影子。杨茂元目睹此景气更不打一处来。一天,他见东昌府同知王珣来拜李兴,拦轿问道:“王同知,你来干啥?”王珣急忙下轿指着身后的银车说:“来给李爷送银子,这是2000两,还不足10日之费!”杨茂元气得直跺脚,说:“这是来治河,还是祸害老百姓?”
杨茂元根据自己亲自调查的结果,上疏明孝宗:“治河之役,官多而责不专。治河既委刘大夏,又以总督之柄付诸李兴,则事权分而财力匮。请仍由刘大夏主持治河,并责其成功。”
明孝宗见了奏疏气得直拍桌子说:“古来成大事者何惜小费?”李兴等更是气得咬牙切齿,与山东大员沆瀣一气竟说:杨茂元所奏皆妄语。明孝宗派锦衣卫捉拿杨茂元,山东父老闻讯纷纷遮道请求:“杨副使是好人,请不要抓他!”杨茂元见了明孝宗长跪不起,大叫:“臣不服!”这更加重了明孝宗的疑心,心想:“背后一定有人主使!”命将杨茂元押入大狱,又让李兴暗查主使者。
刘大夏听到这件事惊出了一身冷汗,后悔因为事多繁巨,没有及时向杨茂元讲明自己的想法,暗暗叫苦:“茂元啊,你这是好心不办好事!李兴等不来张秋,我要钱没钱、要人无人,只能苦撑危局,现在治河形势一派大好,你却上演这一出状告李兴大戏,让我怎么与李兴、陈锐相处?”但静下心来又想:“我刘大夏一切为了治河,不管风吹浪打,只要治好河,就问心无愧!”
刘大夏策马扬鞭直奔张秋,要与李兴、陈锐商议堵口复堤。
六、智提堵口
李兴与陈锐、刘大夏来到张秋决口。李兴看都不看刘大夏一眼,刘大夏也不在意,向他拱手道:“李爷,你看南分工程起到了效果,大水向东流,水落且归槽,正是堵复张秋决口的好时机。”李兴鼻子一哼,说:“那是你刘东山的功劳!”刘大夏笑道:“李爷,你是总河,若论功劳,你是头等,我岂敢掠此功名?”
陈锐深知这堵口时机一刻不能错过,说:“如今不是谈功论过的时候,若治河成功,那是彪炳千秋的大功,若治河失败,那是洗刷不尽的耻辱!”此话一出,李兴的脸色顿时由阴转晴,一来通过潜伏在刘大夏身边的人没有发现任何证据,二来也怕堵口失败自己无法向明孝宗交差。三人重归于好,开始商议堵口方案。
张秋决口宽达90余丈,虽说黄河南岸分流、霜降以后水落归槽为张秋堵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黄河在黄陵冈的决口尚未堵复,黄河之水仍然滔滔不绝涌向口门。因为起初分工:李兴管张秋、陈锐管黄陵冈、刘大夏管南岸分流,李兴就想推卸责任,说:“先堵了黄陵冈再说。”陈锐却说:“黄河决口就数黄陵冈最为难堵,已经屡合屡决,照此下去非耽误明年漕运不可!”两人各说理由,都在为自己推脱。
刘大夏本不想插言,但怕误事。他说:“皇上命我来治河,反复交代陈政所行多有非宜。陈政與我有同年之谊,都是天顺八年进士,因此我处处留心陈政之所行非宜在何处,以免重蹈覆辙。我求之而不得,听了两位大人的争论恍然大悟!”陈锐和李兴异口同声问:“非宜是何?”
刘大夏笑道:“一是陈政专挑白昂的毛病,耽误了时机;二是把重点放在了黄河堵口,等办齐了料物,已到隆冬季节。”
陈锐问:“东山,你的意思是暂不堵黄河决口?”李兴说:“那万万不行,不堵黄陵冈,张秋无法堵!”刘大夏又笑道:“按常理来讲事有缓急,应先堵黄陵冈,但现在是非常时期,明年春运说话就到了,到那时张秋不堵,仅靠现在这条月河,一是淤积严重,二是到时水量无法预估,若漕船不能过决口,漕粮不能按期抵京,就标志着我们治河失败,皇上就要震怒。”
陈锐问:“东山,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先堵张秋!”李兴急了,跳起脚来连说:“不行,不行!”刘大夏又笑道:“你们都没听明白我的意思,一起堵!”李兴、陈锐二人先是一愣,陈锐立刻醒悟过来,说:“东山,你快说说你的方案!”
刘大夏让随从铺开河道图,说:“现在黄河北岸有7个口门,我们事先已经派人堵口,虽说没有成功,但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今南岸疏浚工程已经完成,加之水落归槽,同时堵口是有条件的。关键问题是人和料从哪里来?我建议自黄陵冈以上7个黄河口门地皆属河南,都用河南兵民夫匠,由河南统筹征调人料;再选派有经验、负责任的河南官员分统之,而我们三人往来巡视,帮助解决关键问题。”
李兴着急地问:“张秋怎么办?”刘大夏将手指向决口斩钉截铁地说:“堵!”李兴又问:“怎么堵?黄河来水这样猛,愿听东山赐教。”刘大夏胸有成竹笑道:“只有一个办法。”陈锐打断他的话说:“我也盘算多日,不知方法是否相同?快拿纸笔来!”随从赶快递上纸笔。两人写毕递给李兴,李兴大笑:“都是两字:沉船!”
七、“北堤南分”大功成
“沉船法”是由我国元代著名治河专家贾鲁在黄陵冈堵口时创造的堵口技术,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大无畏精神。这也难怪刘大夏和陈锐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沉船法”。
为确保张秋堵口成功,刘大夏等调集了4万多军民,筹集了堆积如山的料物,制订了周密的堵口计划。首先在决口两岸各筑1座埽台,其次在两岸打木桩,用大绳联结成网,然后卷埽进占。随着口门逐渐缩窄,水流愈急,在口门将合之时,将一只大船凿洞再用土牛堵塞洞口,顺流而下,浮至决口处去土打开洞口,放在船上的铁块、石块等使船迅速下沉,紧接着压以大埽。眼看口门就要堵合,忽然一股激流又冲开了口门。这时,岸上鼓声如雷,只见成千上万的军民形成的滚滚人流,有的抛石,有的挥锨,畚锸如云,与激流展开殊死搏斗。经过3昼夜连续激战,终于使决口断流闭气。又在运河土堤外抛石固堤,加打木桩,从远处望去,运河大堤宛若长虹,堤坡上的木桩森然如星。
这时,来水自月河以北流入正河,又在其上游修筑减水石坝,在坝上游再筑重堤,疏浚南旺湖以及汶河河道,整修运河堤防300多里,终使会通河恢复了旧貌。
明弘治七年(1494年)十二月,明孝宗听到张秋堵口成功的消息大喜,命将张秋镇改名为安平镇。但是,此时他再不敢盲目乐观,因为知道黄陵冈等黄河决口还未堵复,如果开春水涨很可能再次冲决运河,于是命工部对这种风险展开评估。
工部召开专家咨询会认为:一是张秋决口虽已堵塞,但现在天寒地冻,恐来春冻土融化或雨水泛溢,复有后患;二是黄陵冈在张秋上游也应该堵塞,但水势汹涌,随筑随决,恐非一时所能成功。因此建议对黄陵冈等黄河决口是疏是堵应相机而行。
这时,李兴、陈锐与工部官员一样也对堵塞黄河决口缺乏信心,将责任推给了刘大夏。他们回奏说:“已命刘大夏仍会同各巡抚等官用心修理,对黄河南岸分流各处宜再加疏浚,使运道疏通,以为经久之计。”
刘大夏则与他们截然相反。他知道如果不争抢有利时机,一举堵复黄河决口,來年大水必然将使治河成绩荡然无存。他一方面紧急与地方官员一起组织力量对黄河南岸分流河道再疏浚,另一方面给明孝宗上疏说:“现在安平镇决口已塞,但是,一定要抓住机会堵塞黄陵冈等决口,使黄河南下入淮,这才是久安大计。”明孝宗召集群臣反复商议,该建议终于得以批准。
刘大夏调集军民、物料,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正月十日下达开工令,同时筑塞黄河北岸的7处决口。只用15日全部成功。其中黄陵冈、荆隆口最大,黄陵冈在安平镇的上游,口门宽90余丈,屡合屡决,工程最难。刘大夏守在堵口工地博采群议、昼夜指挥,废寝忘食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员,大家齐心协力终使堵口获得成功。荆隆口又在黄陵冈的上游,口门宽430余丈,堵塞较易。诸口既塞,于是黄河复归兰阳、考城(均在今河南兰考县)分流,直下徐州会淮水东注于海。
黄河在荆隆口至黄陵冈河段河道宽阔、河势不定,是确保会通河安全的咽喉要地,因此,刘大夏在堵口的同时,在原有堤防基础上制定了北岸筑堤的施工方案。
堵塞黄陵冈之后,特筑三重大堤予以防护,标准均为高7丈、宽3.5丈,又在东西各筑300余里的长堤。其中,新修堤防基本沿金元时期黄河南岸堤线,西起胙城(在今河南延津县),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州、曹县,直抵虞城,共360里,后名太行堤。堵塞荆隆口之后,又在东西各筑200余里的沿河长堤,其中,新修堤防西起于家店(在今河南封丘县),与白昂治河所修阳武长堤相接,向东经陈桥(在今河南封丘县)、铜瓦厢(在今河南兰考县),抵小宋集(在今河南兰考县),共160里。之后,刘大夏又带领军民对挑流石坝做了培筑加厚。由于刘大夏的设计非常巧妙,充分利用了原有堤防,取得了费省效宏的结果。
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凝聚着治河先辈智慧和汗水的“北堤南分”治河方略终于由刘大夏画上了圆满句号,会通河从此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