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鑫 刘春雪 李慧璟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痛风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时导致患者关节处产生剧烈痛感,有“红、肿、热、痛”的现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1〕。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突然,难以预防,后续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受损,极难根治,尤其是对于身体虚弱的老年人的治疗,必须十分谨慎〔2,3〕。痛风性关节炎常由高尿酸血症引起,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处容易积累大量尿酸盐结晶,从而导致痛风性关节炎〔4〕。中医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属于“痹病”, 由湿热痰瘀导致患者关节不利,经络不通,因此应疏通经络解除痹症,同时健脾益肾,祛除湿气,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5〕。本研究观察腹针配合刺血疗法治疗老年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61~73岁,患者均符合痛风性关节炎的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6,7〕。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中男32 例,女18例,年龄61~70岁,平均年龄(68.9±4.7)岁,平均病程(3.5±1.1)年,红细胞沉降率(23.45±4.17)mm/h。对照组中男30 例,女20例,年龄62~73岁,平均年龄(69.3±4.9)岁,平均病程(3.7±1.2)年,红细胞沉降率(23.51±4.32)mm/h。两组在年龄、病程、性别、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等资料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刺血疗法。腹针操作为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直刺、呼气进针、行捻转补法针刺中脘、关元、滑肉门(双侧)、外陵(双侧)4个穴位,针的型号为0.30 mm×75 mm;刺血疗法具体操作为找到患者疼痛部位的阿是穴,用0.70 mm×25 mm型号针头刺入约0.3 mm放血约20 ml即停止,或血色由深变浅时停止,或出血自行停止。刺血疗法每2天进行1次。1个月后观察各指标。对照组急性期每日口服秋水仙碱0.5 mg及美洛昔康7.5 mg。缓解期每日予以别嘌醇0.1 g,忌烟酒、辛辣。1个月后观察各指标。
1.3观察指标 ①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协会量表(KSS)评价〔8〕,包括疼痛、活动度及稳定性三方面,满分100分,关节功能越好得分越高。 ②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 量表评定〔9〕,分为50个条目,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 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 Barthel 指数评分标准评价〔10〕,共包括10项内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④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11〕, 0 分代表基本无疼痛感,10 分代表疼痛难以忍受。⑤血尿酸数值〔12〕,采用磷钨酸还原法测定血尿酸水平。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1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KS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治疗前后两组运动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两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VAS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KSS评分、Fugl-Meyer评分比较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评分、VAS比较分)
2.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
2.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痛风性关节炎与现代人生活习惯紧密相关,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喜好都有可能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4〕,是风湿科门诊的高发病种〔15〕。痛风性关节炎有关节不利,肢体疼痛等症状,并且牵连全身多个器官,老年人素体虚弱,痛风性关节炎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健康,因此老年人患上痛风性关节炎以后必须及时治疗。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口服中药、放血疗法及针灸治疗〔16〕,其中刺血疗法的原理为通过放血通畅经络以缓解疼痛,且放血可以将气散布到全身〔17〕,以气血温养四肢。腹部为中焦和下焦之所在,腹针疗法可调节脏腑、经络发挥止痛、消炎的功效〔18〕。
综上,腹针配合刺血疗法治疗老年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更好地改善关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