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凯雯,李璐璐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河南 焦作 454000)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化疗是针对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化疗会引发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等,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中医药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医认为正气不足、脾胃受损致瘀毒结于乳腺是乳腺癌的主要病理机制,故治疗应以扶正培本、补气散结、滋养脾胃为主。本研究探讨和胃消核汤辅助CAF(环磷酰胺、多柔吡星、氟尿嘧啶)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35例)和B组(35例)。A组:年龄30~63岁,平均(46.42±8.16)岁;绝经前21例,绝经后14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单纯癌10例。B组:年龄30~65岁,平均(47.36±8.60)岁;绝经前19例,绝经后16例;浸润性导管癌24例,单纯癌11例。两组年龄、绝经情况、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经乳腺X线、彩超、病理学等检查确诊为乳腺癌且处于TNM分期的Ⅲ期或Ⅳ期。(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②认知障碍;③合并严重心、肾等器官功能不全;④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感染。
1.3 治疗方法
1.3.1A组 给予患者CAF化疗。第1天,静脉注射500 mg·m-2氟尿嘧啶(海南卓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27)、500 mg·m-2环磷酰胺(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393)、50 mg·m-2多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360);第2~5天,静脉注射500 mg·m-2氟尿嘧啶。21 d为1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
1.3.2B组 在与A组相同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B组患者和胃消核汤治疗。和胃消核汤:陈皮20 g,厚朴18 g,法半夏15 g,藿香18 g,茯苓25 g,白芍30 g,山慈菇15 g,白芥子10 g,生牡蛎30 g,浙贝母15 g,皂角刺15 g,夏枯草25 g,白花蛇舌草30 g。水煎服取汁,早晚服用,每天1剂,连续用药3个周期。
1.4 观察指标
1.4.1治疗效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近期疗效标准评估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为肿瘤基本全部消失;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为肿瘤体积缩小≥50%;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为肿瘤体积缩小<50%或增大≤25%;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为肿瘤体积增大>25%。疾病控制率为CR率、PR率与SD率之和。
1.4.2骨髓抑制情况 观察治疗前后骨髓抑制情况,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血小板(platelet,PLT)。
1.4.3肿瘤标志物 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冰箱内放置待检,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查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
1.4.4胃肠道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少、腹泻、便秘。
2.1 疾病控制率治疗后,A组患者达到PR 5例,SD 13例,PD 17例;治疗后,B组患者达到CR 1例,PR 16例,SD 12例,PD 6例。B组疾病控制率[82.86%(29/35)]较A组[51.43%(18/35)]高(χ2=7.835,P=0.005)。
2.2 骨髓抑制情况治疗前,两组WBC、N、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WBC、N、PLT水平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WBC、N、PLT水平比较
2.3 肿瘤标志物治疗前,两组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低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比较
2.4 胃肠道不良反应A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食欲减少6例,腹泻便秘4例。B组恶心呕吐2例,食欲减少2例,腹泻便秘1例。B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5/35)]较A组[48.57%(17/35)]低(χ2=9.546,P=0.002)。
CAF化疗是治疗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法之一。CAF化疗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WBC或血红蛋白计数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认为,乳房阳明胃经所司,乳头厥阴肝经所属,脾胃相连,一升一降,脾胃受损,生痰生湿,气血生化乏源,正气不足,邪气客踞,而郁久化热酿毒,阻气血,瘀毒结于乳腺,乳腺癌发生发展与脾胃密切相关,故治疗应以扶正祛邪、补气养血、健脾益气、强化脾胃、消癥散结为主,从整体调节,增强抵抗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3]。和胃消核汤是由陈皮、厚朴、法半夏、藿香、茯苓、白芍、山慈菇、白芥子、生牡蛎、浙贝母、皂角刺、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组成。陈皮理气开胃、燥湿化痰;厚朴归脾经、胃经,下气除满;法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藿香可和中、辟秽、祛湿;茯苓可健脾宁心;白芍可平肝止痛、养血调经;佐以生牡蛎、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起健脾祛湿、和胃止吐、消癥散结、疏肝理气、消核止痛之效。现代药理学证实,陈皮、茯苓具有调整消化系统、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半夏具有镇吐、镇咳、祛痰、抗癌的作用,白芍有解痉镇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4]。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治疗后WBC、N、PLT计数和疾病控制率较A组高,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这提示加用和胃消核汤可有效减轻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体现临床肿瘤的治疗效果。CEA能较好地反映治疗乳腺癌的效果[5]。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会分泌糖蛋白抗原,其中CA153在乳腺癌中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CA153水平较高;CA125与卵巢癌密切相关,在晚期乳腺癌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6-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B组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低于A组,说明和胃消核汤还可降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
在CAF化疗基础上,加用和胃消核汤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骨髓抑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