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国
[摘 要] 猪人工授精技术逐渐发展完善,在我国养猪场中的应用范围渐广且成效明显,对于提升养殖场经济效益、降低养猪成本有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点,并分析猪人工授精技术普及应用给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效益,以供参考。
[关键词] 猪;人工授精;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6-101-2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如今已逐渐发展成熟,普及推广该项技术对于改良品种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养殖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策略。在养猪业逐渐向大规模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养殖场和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愈发普遍,在减少疾病传播、提高受精率及优质良种利用率、增加产仔数、降低成本方面优势明显,不仅能为养殖场带来极大经济效益,而且在提高养殖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方面也有关键作用。
1 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点
1.1 种公猪挑选及饲养
1.1.1 种公猪挑选。应选择体质量100 kg及以上、6个月以内且四肢健壮、性欲旺盛、皮毛光亮、睾丸匀称的公猪,而且必须对于种猪进行血清学检测,排除猪瘟、呼吸综合征及伪狂犬病公猪。
1.1.2 种公猪饲养。选好种公猪后,要注重饲养过程中营养水平的保持,以提升其健康水平及繁殖能力,营养不足或者营养过度摄入均可能造成公猪身体机能下降和繁殖性能减退。在饲粮配置过程中,应将我国饲养标准作为参照,保证营养均衡,但一般饲养标准仅规定了最低营养需求量,因此工作人员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营养物的增加,按照公猪配种能力、体况等进行个体化喂养量制定[1]。一般成年种公猪每日可进食2~3 kg饲料,配种旺季饲养人员可在饲料中增加1枚鸡蛋。
1.2 采精技术及注意事项
1.2.1 采精技术。事先准备采精杯等。首先,将公猪包皮内积尿排空;然后,对其包皮实施清洗并擦干,清洗溶液选择高锰酸钾溶液(0.01%);再次,人员需佩戴一次性手套,手握阴茎螺旋头时保证力度及方向适宜,保持动作轻柔;最后,采精开始后放弃最先射出的稀薄精液,使用采精杯收集质量较好的精液,再经过精液通道向分装室传递。
1.2.2 注意事项。在采精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意多种事项以保证采精工作成功:①精子受冷或过热均会影响精子质量,因此应将采精杯温度控制在(36±1)℃,保证精子活性;②实施采精和分装时,必须保证设备干燥、清洁,避免因杂质造成精子死亡[2];③人员在实施采精时要佩戴一次性手套,减少细菌对于精子质量的影响;④种公猪在采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暂时射精停止状况,此时技术员应继续握住其阴茎龟头,短暂停止后又会有精液射出;⑤如果公猪在采精过程中出现阴茎伸缩现象,则说明一次射精结束,技术人员可进行二次精液采集,直至采完。
1.3 精液稀释及储存
1.3.1 精液稀释。稀释液的温度应与精液温度相同,温差需控制在1 ℃以内,按照1∶1比例在精液中缓慢加入稀释液,后使用经消毒的玻璃棒予以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如果需要高倍稀释,则再次以1∶1比例实施稀释。稀释工作结束后,需要对样本实施精子活力检查,活力不变则可进行后续分装及保存工作,过程中注意做好精液瓶的标注[3]。
1.3.2 精液储存。高温及低温均会对精子质量造成影响,高温对于精子运动起促进作用,将会对精液保存起不利影响,温度在10 ℃以下会造成精子死亡,因此在稀释和保存过程中对温度实施严格控制极为重要。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 ℃,精液分装工作结束后在室温下静置2 h方可使用。如果有剩余,则需要将精液放置于恒温冷藏箱,温度控制在17 ℃,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翻动,12 h翻动一次[4]。
1.4 输精准备和过程
1.4.1 输精前准备。对发情母猪进行品种检查,同时实施精液准备。对母猪外阴及后驱实施清洗,并对外阴进行消毒,后对母猪外阴表面及阴道壁实施蒸馏水冲洗并擦干。输精开始时,将成年公猪驱赶至母猪旁对母猪进行刺激,帮助母猪产生静立反应。
1.4.2 输精过程。将输精管海绵头使用润滑油润滑,母猪阴道打开后将输精管向上斜45°插入,确定子宫颈口将输精管锁定,取出精液并将品种及耳号确定后将输精袋进行连接。如果轻压输精袋流进无阻时,将其于尾荐部的毛根上实施固定,同时对母猪腹部实施按摩,使母猪产生静立反射,负压产生后将精液吸入,全过程约10 min[5]。母猪吸入精液完毕后,技术人员拿掉输精袋,同时将输精管口堵住,避免出现精液倒流情况。等待约3 min后确定未出现精液倒流现象,即可将输精管拔出,结束输精。
2 猪人工授精技术经济效益
2.1 减少配种成本
实施猪人工授精的最明显优势就是降低配种成本,以养殖场100头母猪为例,实施自然交配至少需6头种公猪,而实施人工授精则只需要1头。如果每年养殖场需要配种250窝,则自然交配配种每窝需80元成本,而每年需2.0万元配种成本;人工授精配种每窝需20元成本,而每年需0.5万元配种成本,经比较,每年在配种费用上可减少1.5万元。
2.2 減少饲料成本
人工授精技术下养殖场需要养殖的种公猪数量极大减少,因此种公猪购买费用及饲料费用成本因此降低[6]。以养殖场100头母猪为例,实施人工授精所需种公猪1头,与自然交配下需要的6头减少了5头。按照1头种公猪1年需要1 000 kg饲料计算,如今饲料市价约为2元/kg,种公猪按照5 000元/头计算,则每年可减少饲料成本1.0万元,减少种公猪购买费用2.5万元。
2.3 减少劳动力成本
实施猪人工授精将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种猪配种时间,传统本交花费时间及人工精力极大,而人工授精后只需要配种员便可完成一系列工作,而且配种员工作效率较高,因此需要的人员数量较少[7]。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时间将减少至之前的1/3,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母猪受伤率会得到降低,因此人力、时间、成本都将得到极大降低,对于提升养殖场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以养殖场100头母猪为例,自然交配需要公猪6头、饲养员1名,而人工授精的实施减少了公猪养殖、引入的成本,劳动力人本也无须投入,养殖场经济效益将得到很大提升。
2.4 减少引种成本
实施人工授精后母猪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有数据表明,实施本交的母猪疾病发生率约为5%,而实施人工授精后的发生率降至2%以内[8]。以养殖场100头母猪为例,发生生殖系统疾病的母猪将减少3头以上,如果每头引进价格为2 000元,则养殖场在引种成本方面可节约6 000元。
3 结语
猪人工授精技术已经逐渐发展完善,但是其中影响授精质量的因素依然存在,仍需要工作人员认真钻研技术,减少因个人原因致使的授精失败,秉承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从细节入手,提升猪人工授精工作质量和效率,使其在养殖场中得到更大范围应用,为养殖场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桂钧,丁勇,梁世彦.种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的现状及提高繁殖力的措施:以河北省怀安县泰昕种猪场为例[J].养殖与饲料,2020(6):35-37.
[2]戴佳格,张紫薇,韩思雨,等.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干扰片段/激动剂浓度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效果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20(3):76-80.
[3]张树山,韩雪峻,姜红菊,等.猪人工授精技术体系:公猪精液的采集、保存与配种[J].猪业科学,2019(12):62-65,4.
[4]吴奇强,李瑞香,王新军,等.应用催产素结合性行为弥补猪人工授精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20):64-65.
[5]邢月超,汪顺伟,孙梦,等.稳定pH值对猪精液液态保存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103-107.
[6]林兆京,吴同平,王明茂,等.种猪高效扩繁及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中国畜禽种业,2017(11):63-67.
[7]严子祎,孙琪,王娜,等.稀释液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猪精液液态保存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7(3):6-10.
[8]曹素英,李瑞岐,张少鹏,等.应用猪冷冻精液进行卵子胞质单精子注射生产胚胎[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7(5):81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