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阶段,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校园网贷并不陌生,校园网贷平台的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基于此,文章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这种做法进行了探究,分析了高职生校园网贷的成因和用途,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网贷;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6.067
[中图分类号]F832.4;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6-0-02
0 引 言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校园网贷的警惕性不高,参与校园网贷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只注意到其中的便利,而忽视了网贷背后的风险。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高职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校园网贷成因和用途。
1 校园网贷概况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可通过网络借贷平台获得贷款,这种P2P平台就是校园网贷的主要载体。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参与校园网贷的过程中会选择使用蚂蚁花呗、借呗等平台,也会选择各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形式,如唯品会旗下的“唯品花”,甚至一些学生为图方便或为获得高额贷款选择不正规平台。这些基于互联网的网贷平台为许多学生提供了资金,帮助他们暂时解决了经济困境,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因此深陷高利陷阱,导致人身财产安全受损。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选择校园网贷时,会优先考虑其放款数额和速度,给许多不良平台提供了可乘之机。根据调查发现,校园网贷的参与者中,男性参与者多于女性参与者,消费金额也更加庞大,几乎是女性群体的3倍,不过女性借贷人数急剧攀升。从分布地区上看,经济发达区域的校园网贷人数少于经济欠发达地区,70%的校园网贷发生在西部或北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借贷数量比普通高
校学生多。
2 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网贷成因
互联网时代,产品种类不断增多,销售模式日新月异,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消费理念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使他们维持生活所需的资金数额上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校园网贷发展。而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园网贷,这不仅是源于各大网贷平台的大力宣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自身的消费态度发生了转变,消费需求有所提升。
2.1 具有从众心理
群体性和社会性是人的发展特征,所以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一定会受周边人群和环境的影響。尤其是在环境相对闭塞的校园中,从众心理十分常见,使一些原本仅会对个别人造成影响的行为或理念的辐射范围迅速扩大。如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为网贷消费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前提,而高职院校学生消费心理的转变则进一步助推了该模式的发展,所以校园网贷在高职院校中十分常见。2015年,仅有20%的学生使用或了解校园网贷,到了2016年,56%的学生使用过分期消费,而后这一数据更是逐年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行为具有从众性。
2.2 进行非理性消费
在经济方面,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有许多人会因缴纳学费或应急费用进行贷款。但现阶段,多数的校园网贷是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心理产生的。比如,高职院校学生对苹果手机或电脑的盲目追求使他们为了购买价格高昂的产品而贷款。许多学生为购买与自身经济水平不相符的商品使用电商平台分期付款或向网贷平台借款,所以他们的网贷消费大多为冲动消费或非必要性消费。
2.3 攀比虚荣心理
互联网的普及极大程度地丰富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也为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眼界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成型,所以网络上的一些不良导向和行为会对他们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现阶段,许多高职院生的攀比和虚荣心极重,他们会为了让自己优于其他同学,或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不断进行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这样一来,就十分容易被不良信贷平台乘虚而入,陷入高利网贷的陷阱。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甚至为了攀比进行超前消费,同时在多个平台借款,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还贷,这看似抵消了还债压力,但他们已经负债累累、越陷越深的本质丝毫未变。
2.4 缺乏正确的认知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身陷校园网贷陷阱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对自身的还款能力过于自信,同时也缺乏对网贷危险性的正确认知。他们在借贷时,大多只考虑了借贷金额、还款时间以及每期还款额度,却忘记了对自身的还款能力进行正确评估。参与校园网贷的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没有兼职或勤工俭学的习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仅为家长给予的资金,所以偿债能力极为有限。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网贷的暴力催债或高利翻倍陷阱的危险性,由于缺乏警惕,又贪图享乐,往往会越陷越深。
2.5 法律意识不强
法律意识薄弱同样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网贷成因之一,导致他们无法正确评估借贷平台的合理性、合法性,以至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高利贷。许多学生不知道借贷高利贷是违法行为,为了高额的还款绞尽脑汁,甚至为了还款铤而走险,触犯法律。同时,“裸贷”的盛行,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佐证。借贷的女学生只看到了借款的便利性,却不知道裸照不具备合法抵押资质,且自身的传播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规定。此外,还有许多学生无力偿还不断翻倍的贷款时,并不知道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来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引发了更严重的后果。
3 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网贷用途
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他们对生活便捷性、舒适性和品质性的追求不断提升,仅依靠父母所给的生活费或兼职收入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所以他们主动了解和使用校园网贷的概率越来越高,甚至误入高利陷阱。基于此,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校园网贷行为进行有效研究,笔者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网贷用途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述。
3.1 生存型消费
所谓生存型消费,就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消费,目的是保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在此环节,高职院校学生会将校园网贷用于购买服装、饰品、食物、交通以及通信等。对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生存型消费是他们消费行为的主流。虽然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能力以及经济水平并不相同,但是他们在生存型消费中的选择基本保持一致,其中,占比最高的部分是餐饮、服饰和日用品。日用品属于消耗品,需要定期更换,所以这部分资金是必须储备的,而服饰和通讯也属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出。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家境困难或对生活物资需求过重,不得不选择通过校园网贷的形式获得资金,以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还有许多学生有囤货的习惯,他们会在电商的节庆活动中通过分期方式购买大量生活物资,忽视了自身的消耗速率,不仅造成极大浪费,还让自己背负债务。
3.2 享受型消费
相比于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是高职院校学生为了同时满足物质或精神层面的追求进行的消费。这不仅包含基础的衣食住行,还包括他们在娱乐、健身、旅游、参观等方面的支出。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外出旅游的频率越来越高,他们的旅游费用来源通常包含3个方面:其一是家庭支持;其二是兼职收入;其三则是校园网贷。通过校园网贷获得旅游基金的高职学生往往更追求高品质、高消费的旅行模式,这些会导致他们的资金缺口不断扩大。在日常生活中,高职院校学生对娱乐活动的参与性极高。骑马、射箭、蹦床、桌游、唱歌、跳舞、看电影和泡吧等是极为常见的娱乐模式。这些模式的单次消费金额不菲,部分大学生过度享乐,无力负担,所以选择通过参与校园网贷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此外,在娱乐性消费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可以拓展自身的交际圈,又增加了娱乐消费支出。此外,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对“吃”的要求极高,他们喜好尝试高价菜肴和餐厅,但现有经济水平无法满足其需求,所以参与了校园网贷。
3.3 交际型消费
虽然高职院校学生还属于学生群体,但他们大多已经成年,所以人际交往的社会化程度较高。在交际型消费中,消费方式主要包括实体交际消费和虚拟交际消费。在实体交际方面,恋爱消费和人情消费是最主要的。比如,高职院校学生大多会选择在年节互送礼物或红包,生日时也会互送礼物,还有寝室、社团、班级聚会等也属于人情消费。这种人情消费大多不可避免,是参与社交打造友好关系的基础。在恋爱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学生为求“浪漫”不惜斥巨资打造惊喜,而消费的金钱需要通过校园网贷补充。在虚拟交际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主要表现在通信設备购置和上网套餐办理方面。
3.4 发展型消费
发展型消费往往是高职院校学生为提高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支出的培训费用或创业经费。许多高职院校学生为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学习和考证,每一次都会花费几百元至几千元的培训费用。同时,许多大学生为了提高学历含金量,会选择辅修双学位,而第二学位的学费往往来自校园网贷。此外,还有许多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选择创业,若他们未寻求家庭援助则会选择校园网贷等获取创业基金。
4 结 语
从众心理、非理性消费心理、法律意识薄弱、攀比心理以及对还款能力的过度自信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身陷校园网贷的主要原因。而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在参与校园网贷后,大多将其用于改善自身生活,消费类型主要分为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交际型消费以及发展型消费等方面。
主要参考文献
[1]付小亮,诸敏,高飞.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贷款调查与风险防范研究——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4):176-177.
[2]刘宝磊.扶贫小额贷款运行模式创新思考[J].农业经济,2019
(4):104-105.
[3]曾成程.浅谈大学生校园网贷行为及防范措施[J].法制博览,2019(11):217.
[4]韩英.高校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7):25-26.
[5]刘宝磊.普惠金融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居民遭受金融排斥的程度、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纳税,2018(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