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主体性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2020-10-30 01:49徐结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4期
关键词:品德子女德育

徐结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多年来,德育实效不如人意的原因有很多,传统的德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教育的主体性,把学生看作德育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约束、限制的客体,这是过去德育实效性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无数事实表明,只有使品德修养成为学生内在自觉的要求,使学生成为教育和塑造自己这一过程的主体,德育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充分认识实施主体性德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所谓主体性,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所从事的物质活动或精神活动中所构筑、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德育应以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根本出发点,但现代学校德育却忽视道德的主体性,偏重道德的外在规范及其社会约束性,缺乏对人的关注,把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内在思想放在自己的理论视野之外,沦落为一种完全目中无人的隔离式教育,在这样的德育中,学生完全被当作改造和塑造的客体,听话和服从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情感共鸣、思想活动和创造精神,只有被动地聆听、机械地接受,不厌其烦地因循千篇一律的程序。这种被看管、制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行为表现必定在家和在学校不一样,在老师面前和不在老师面前不一样,是“整”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很难有内心精神世界的真正塑造。社会造假现象与学校德育工作不无关系。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学生本人对德育的认同和参与程度、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强弱程度,对德育的效果有决定性的意义。例如,我班学生罗××的转化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过去是有名的品德后进生,被同学背后称为“自私鬼”,对班集体漠不关心,卫生值日轮到他时,经常借故请假迟来,“合法”地逃避扫地工作,有时还设法占同学的便宜。班主任深入了解的结果,发现他其实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他对班级中一些不良现象也很不满意,也完全知道自己的缺点。他的自私行为是在班中不受重视而放纵自我的表现。我认为,在希望受重视这一点上,他的要求是合理的,于是鼓励他参加班干部竞选。通过“竞选演说”,他当选为生活委员,其后他尽职尽责,组织同学们搞好本班的环境卫生,每天最早到课室,下午最迟离开,平时只要发现环境有一点不清洁,他就自己动手或请值日生及时清理。整整一个学期,校务日志上该班再未出现过“不洁”的记录。

品德教育成功的关键,是使“做个品德优良的人”成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如同罗同学那样,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成为教育自己的主体。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情感变化。知、情、意、行是一个人品德心理发展的完整过程。过去我们重视规章制度教育,这是对的,但仅靠规章制度不能深入情感领域,不能产生自觉地坚持正确行为和抵制不良意识侵袭的意志。罗同学说得好:“我喜欢生活委员工作,因为在工作中我越来越爱我们班,爱我们班的一切,对以前自己的做法感到后悔。”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情感,使其爱国、爱校、爱集体,只有这样,才能使符合规范的行为成为发自内心的要求。

长期单一地实施约束、防范为主的教育,会使学生逐渐失去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主体性德育才能培养自觉的、富于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正如教育家班杜拉所说的:“儿童的道德行为并不是单调乏味、按部就班的‘加强—惩罚学到的,而是通过‘观察—模仿方式学到的。”罗同学在老师没有向他布置任务的情况下,主动组织同学参加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和手工制作比赛,在准备参赛过程中想了不少办法,表现了创造才能,这充分证明“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德育的成功之路。

所以,主体性德育不是采用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来完成的,不是对既有的道德规范的遵从,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个体品德的充分完善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努力实施主体性德育,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深刻地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为了实施主体性德育,我主要是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1. 创设主体性德育实施条件

主要是做到了四个“进一步”:(1)进一步加强学习,明确德育的任务,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有理想和信念,有高尚情操,自觉地、创造性地为崇高目标而勇于实践的人。(2)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主体性德育要求将规范性教育与感召性教育结合起来。教师良好的师德行为对学生来说是做人的榜样、无字的课本。因此,教师的仪表要端庄,品行要高洁,行为要端正,语言要文雅,要为学生所景仰、敬慕和乐于亲近,要成为学生的贴心人,使他们产生模仿和学习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值得自豪的成绩归功于教师,做了错事感到对不起老师,这就有了很强的自律的力量,成为德育的主体。(3)进一步改进德育的方法,改革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工作方法,如革除课堂上罚站、放学留堂、罚做作业、罚搞清洁卫生、强逼学生写检讨和强逼学生当众认错、“一言堂”和“训话式”的班会课、“告状”式家访、动不动向家长电话投诉、任命式的班干部制度等做法,代之以师生平等、话题开放、开放班会课等新的德育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民主和爱护,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管理。(4)帮助家长进一步改进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提高家长的认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做到“三個转变”:①从不尊重子女,靠压制、强迫子女做作业、复习,或者在子女成绩不理想时进行打骂、惩罚,转变为教育子女认识学习的意义,启发子女自觉、勤奋地完成学习任务。②从生活上过分呵护、包办、让子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转变为要求子女参加家务劳动,生活自理,具备生活上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形成独立的人格。③从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其全面发展,转变为引导子女在完成功课之后,自主阅读、交友、游戏、锻炼,自主发展。

2. 广泛开展试验,推进主体性德育的实践

多年来,开展这项工作的经验可以归结为“一个归还”和“三种教育”。

“一个归还”就是把品德发展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我相信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有良好的品德,发展成为高尚的人。必须避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那样,教师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宰者,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教师规定了学生的全部活动,按照教师标准、评价去选定学生干部,把工作分配给学生,无论是表扬和批评,大多数都由教师最终作出;教师永远代表正确,错误总是学生一方;学生期望的是被教师所喜欢、所选拔,害怕的是被教师批评、忽视,有的教师恨不得连学生的每个行为都控制,甚至恨不得代替学生去生活、成长。这些行为看起来是爱护学生,实际是销蚀了学生品德发展中最宝贵的自主向上、探索创新的精神,形成了等待、依赖、盲从的消极的人格。

“三种教育”是指:(1)尊重教育。教育学生要自尊和尊重别人,从而使学生认识和发现自身的价值,懂得自爱,懂得珍惜今天、争取明天。这样,学生就会具有主动向上的动力。例如,我班的小潘是名闻全校的后进生,经常有迟到、旷课、打架等不良行为,还与社会上不正当青年来往,有破坏性倾向。鉴于过去用高压手段和严历批评不能彻底转化他的状况,我从调动其内在积极因素入手,以平等、尊重、爱护的态度与之亲切交谈,启发他认识到自己由于不懂得尊重集体、尊重别人,因而失去了别人的尊重的道理。一个人做错事不要紧,但不懂得自尊自爱是最可悲的,使他渐渐地萌生了改正的念头,与同学的关系开始有所改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后来,学生们选他当了篮球队长,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所在班级获得了年级第一名。小潘终于选择了与错误告别,稳定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正道。

(2)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应达到让学生与教师站在一起来共同教育自己、帮助自己进步的境界。我班有个后进生小叶,其当个体户的父母由于经常奔波赚钱而没时间理他,他深夜才睡,早上很晚才起床,迟到时若无其事地踱进课室,还有过故意砸烂桌椅的记录。我去家访,劝说其父母放弃“棍棒政策”,与小叶一起下跳棋、跳绳,并赞扬他在体育和游戏中的聪明和敏捷,使他感到老师“够朋友”。老师也用“心灵的显微镜”发现了他好胜这一积极心理特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支点让他担任班级的体育卫生委员。他拾金不昧,我让班干部写稿在全校表扬他。而另一次,他假装发烧感冒逃学,我没有当众揭穿,而是启发他要珍惜自己已有的进步,不要前功尽弃。终于,小叶告别了拉拢他一起逃学、捣乱的一个小团伙,思想品行和学业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3)责任教育。学生自律能力的强弱决定于其责任感的强弱。我们要教育学生体会长辈的辛劳,体会国家对年轻一代的爱护和期望,要孝顺父母和热爱祖国,将对家庭、国家的依恋感上升为责任感,并且从身边做起,首先是对班集体负责。我班的口号是“班是我的,我是班的”,这口号已成为学生们的共同语言,人人自我监督,团结合作,为集体争光成为浓厚的风气。

总之,通过主体性德育的实施,學生在全方位参与自我管理的实践中,学会了自理、合作、交往、反思,学会了公平处事、负责任,学会了战胜困难、化解矛盾;教师在学生学会了遵从规范的同时,也尝试着制定、创造新的规范,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

猜你喜欢
品德子女德育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Tomb-sweeping Day
好学者贤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品德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