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0-10-30 01:49吴奇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4期
关键词:意识小学生家长

吴奇凤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词传承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他一定懂得尊敬长辈,一定能体谅他人的辛苦,一定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付出和回报,社会才会更和谐美好。那么,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当前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在当今中国社会,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日益丰富,孩子在家庭中的“小太阳”地位越来越高,加上家长对感恩意识不重视,导致孩子们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程度。首先,他们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多数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为其所做的一切看作理所应当的。据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知道父母生日并会对他们表示祝福的学生才占42%,这说明现在小学生知恩、感恩的意识并不强。其次,他们缺乏对教师的感恩之情。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教育无微不至,然而,很多小学生在听见某个学科的老师生病的消息后,第一反应不是关心老师怎么了、严不严重,而是为不用上课了而开心。这是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可见,现在小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是多么淡薄。除此之外,他们还缺乏对国家的感恩之情。现在生活充裕的小学生们虽然承载“祖国花朵”的期盼,但是想自己的太多,想国家、想社会的太少,不能把自己的学习和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这些都和我国小学生感恩意识淡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提高小学生感恩意识迫在眉睫。

二、造成小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1. 家庭教育不重视

很多父母缺乏对教育的正确理解,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父母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分数至上”的观念上,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太重要。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了让孩子能用功读书,取得好成绩,家长可以不惜任何代价,而思想品德教育却被很多家长忽视了。所以,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孩子根本不理解父母的一片爱心,反而认为只要自己学习用功,其他方面的任何行为都是理所当然的。

2. 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

现在许多学生受到社会上追求奢靡、虚荣及进行攀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同学之间盲目攀比,比吃、比穿,认为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是父母的职责,是天经地义的。因而,他们不管家庭情况如何,穿要名牌,吃要时尚,文具要赶潮流,手中要拿名牌手机。如果家长无法满足其要求,他们就会对父母产生怨恨,以“不去上学”“不做作业”要挟父母,有的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做出一些违法的事,给家人、老师造成痛苦和精神的打击。

3. 学校教育虽倡导感恩,但不够重视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而在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上却不够重视,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使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

三、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1.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感恩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

(1)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每周的星期一,我充分利用晨会时间,让学生以“感恩”为主题,进行2至3分钟的讲话,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

(2)组织召开“感恩”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积极探索“主题班会”这一感恩教育活动形式,定期召开“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在班级举办感恩演讲。认真组织“感谢爸妈养育恩”“学会感恩”等感恩演讲比赛,在演讲中升华学生思想,激发学生感恩父母养育之情、感恩老师教育之情。

(3)组织学生出版黑板报、手抄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出版“庆祝节日,感恩父母”为内容的黑板报、手抄报,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谆谆教导之情、同学的无私帮助之恩,以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根植在每一位学生心中。

(4)组织学生制作“感恩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感恩卡,写上感谢和祝福的话语,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及社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表达自己对父母爱和师爱的深深感激之情。感恩卡制作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设计和写作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情。

2. 搭建“两大平台”,让感恩教育走进家庭

(1)“感恩家庭作业”。为了让学生的感恩行為常态化,我不定期地在班级中布置“我为父母洗洗脚”“我的家务劳动日志”等家庭“感恩作业”,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行为,落实感恩行动。孩子们在“感恩家庭作业”中体验到了父母的不易,培养了爱心,懂得了感恩,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实践性,比被动式教育要强许多。有家长反映说:“看着孩子变乖了,自己整理好东西、帮大人盛饭、洗碗,比他考试得一百分还高兴啊。”是的,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家长高兴,我更欣慰,很有成就感,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啊。

(2)“学生家长微信群”平台。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胜过学校老师的万语千言。在研究期间,我建立了班级学生家长微信群,利用这一信息化平台,定期向家长发布友情提醒:敬爱的家长,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离不开你的言传身教!在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时,我还经常提醒家长不要忘记让学生多做些家务活,监督并配合完成老师布置的感恩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践行感恩行动。

3. 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资源”,净化学生心灵

我充分利用“汕头今日视线”新闻网上的“汕头好人——好人在身边”栏目“敬老爱亲”板块中的事例,如“最美儿媳——黄秀英”“独臂英雄——陈榕渠”等,把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汕头好人”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感恩名言及小故事并汇编成册,学唱《感恩的心》并在每周晨会结束后齐唱,营造感恩氛围,以此感染学生。利用这些身边的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4. 利用课堂教学,培养感恩意识

课堂教学是感恩意识培养的主渠道,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学科,挖掘教材中的感恩素材,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意识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唤醒。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的感恩节,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课堂。如小学教材《语文》中朱自清的《背影》演绎了父慈子爱式的天然感情,通过学习,让“父亲拿着橘子,迈着蹒跚的步伐爬上月台”的情景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激起涟漪,心灵的触动揭开了他们内心对父亲的疼爱,唤醒对父亲的感激。“孟母三迁”的故事经过了千年的涤荡传承下来,只因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当今社会,父母陪读的现象十分普遍,“孟母三迁”是给学生感恩意识的最好激发和唤醒。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实际出发,把对父母的爱作为动力,以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5. 利用校园文化培养感恩意识

以往学校的德育教育常常是以一些学生摸不着、看不到的大人物、大事迹为榜样开展教育活动,给学生养成的是虚无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与快慰,而校园文化恰恰能填补这一空白。校园文化是把学生、教师、家长调动起来,让大家参与到特色活动中,使大家都能体验到其中的价值,形成彼此共识的一种文化。例如在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的主题活动,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感悟人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加对父母、老师、祖国、社会、自然深深的热爱之情。

6. 利用家庭氛围培养感恩意识

培养感恩意识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家长要言传身教,要从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开始。首先,大人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父母应成为孩子孝敬长辈的表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的种子。其次,要不断地给孩子创造孝敬父母的机会,让孩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生日,为长辈献上一首歌,说一名祝福的话,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再次,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苦与乐,父母要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

7. 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感恩意识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恩信息,用感恩之心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助人为乐的品质。如在每年的清明节带领小学生祭扫烈士墓,或举行网上祭奠英烈仪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他人的教育,使学生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学会关心照顾别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达,心胸更开阔,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记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恩信息,用感恩之心,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助人为乐的品质;通过活动,让小学生切实体会到集体生活,只有互相关心,才是幸福的,在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8. 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首先,开展亲情观察、体验、回报活动,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父母对自己的爱,体验父母的良苦用心,组织学生进行“今天我当家”“我和父母换角色”等活动,从说一句令父母感动的话、做一件令父母感动的事做起,并在班会上汇报,老师对孩子们的做法予以及时肯定;其次,开展“我为社会出份力”活动,组织学生定期打扫街道卫生、清除小广告,组织学生为灾区小朋友捐款、捐书、写信,学生从中体会到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帮助,不但锻炼自己的能力,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他人的关爱。抓感恩教育一要有针对性,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逐步展开;二要注意持久性,坚持长期抓,并与学校礼仪教育等结合起来,使感恩教育成为学校的常规教育。感恩教育的方法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力争行之有效并有活力。

通过上述分析,我們了解到,加强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感恩教育既是一种情感教育,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小学生首先需要学会感恩,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得到别人更多的关注。老师及父母都需要加强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时刻教导小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猜你喜欢
意识小学生家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家长错了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消防意识
犯错误找家长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