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半留相送半迎归

2020-10-30 05:29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杨建华
中学生天地(C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折柳亲友思乡

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 杨建华

学者潘富俊曾做过一个统计,《全唐诗》中有3463 首诗、《全宋词》中有3760 首词、《全明词》中有4105 首词都留下了“柳”的倩影——“柳”稳居上述诗词集植物意象榜的榜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柳”是中国古典诗词史上植物意象中的“头牌明星”,也是古典诗词的“金牌意象”。

“柳”一定是“留”吗

寄寓惜别之情、赠别之意的杨柳和折柳行为,多出现在亲友临行别离的场景中。

这么多文人在如此漫长的诗词历史中频繁地写“柳”,他们主要想借“柳”这一意象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多半会这样回答:“柳”与“留”谐音,杨柳意象在诗词中主要是表达对离人的惜别之情、赠别之意,“折柳”习俗就是这种情感表达的诗意外现。

这样分析对吗?

在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等名篇中,出现在临别送行场景中的杨柳,确实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而在鱼玄机的《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翁绶的《横吹曲辞·折杨柳》“紫陌金堤映绮罗,游人处处动离歌。阴移古戍迷荒草,花带残阳落远波。台上少年吹白雪,楼中思妇敛青蛾。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江山雨雪多”等诗词中,送行离别情境下的折柳行为也确实表达了希望对方在他乡也能好好生活的赠别之意。

图/庞志强

可见,寄寓惜别之情、赠别之意的杨柳和折柳行为,多出现在亲友临行别离的场景中。

然而隋代有一首《咏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唐代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中有以下几句:

月明关山苦,水剧陇头悲。

借问几时还,春风入黄池。

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在这些诗句中,杨柳和折柳行为出现在了亲友已经分隔两地的场景中,细细品读,“柳”的寓意似乎不能用惜别、赠别来归纳。所以,“柳”一定是“留”吗?

情境:“半留相送半迎归”

杨柳、折柳除了有送别,还有盼归(怀远)的含义和情感内涵。

要准确把握“柳”这一意象的内涵,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它的使用场合:主人公与亲友是“别离”,还是已“天各一方”。

对于杨柳和折柳行为的寓意,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有很好的总结: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

这首诗明确指出了杨柳、折柳除了有送别,还有盼归(怀远)的含义和情感内涵。

前面所举的《咏别诗》,末两句“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先写柳条折尽花也飞尽,意味着离别已久,然后直接问远行之人何时归来,是主人公盼归之情的浓烈表达。

而《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中的“借问几时还,春风入黄池。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也有异曲同工的表达效果:主人公看见春风又吹了起来,于是发问友人什么时候回来,自己因为长期想念已经折断了满树的杨柳枝。

因此,要准确把握“柳”这一意象的内涵,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它的使用场合:主人公与亲友是“别离”,还是已“天各一方”。

如果忽视“天各一方”的情境,就容易忽略“柳”这一意象具有盼归的怀远、寄远意义,无法准确解读部分“杨柳”名句,大学者概莫能外。

比如清代学者王琦注解李贺《致酒行》名句“主父(即汉代名臣主父偃)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时说:“攀树而望行人之归,至于断折而犹未得归,以见迟久之意。”面对这样的解说,刻薄的人会反问:“主父偃的家人都是猴子吗,一家子人全都爬到树上盼迎主父偃返家?”对此,钱钟书先生郑重纠正“非言‘攀树远望’”,而是“‘家人’折柳频寄,乃致枝髡树秃”,提醒读者这里的杨柳、折柳行为应该解读为“寄远”的意义。

对象:同心且同折,情思有短长

在双方“天各一方”的情境中,如果是家中亲友折柳送给行人,表达的多半是怀远盼归之情,如果是行人折柳送给家中亲友,表达的多半是思乡思亲之情。

爱思考的同学可能还有这样的疑问:在亲友离乡远行的人眼中,杨柳有盼归、寄远的意义,那有没有离人、行人在外折柳寄送家人的?

提问的同学已经朦朦胧胧感觉到,分析意象的含义或作用除了要特别注意使用情境外,还应关注使用对象,这非常难能可贵。我们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有。

梁元帝在《折杨柳》“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中述及的“同心且同折”,就是指家人思念行人、行人思念家人,双方同时折柳、寄柳以表思念之情。

由此可见,在同一情境中使用同一意象,由于对象或指向不同,该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在双方“天各一方”的情境中,如果是家中亲友折柳送给行人,表达的多半是怀远盼归之情,如果是行人折柳送给家中亲友,表达的多半是思乡思亲之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的“折柳”,表达的正是思乡之情。当然,这里的“折柳”已经由一种行为、一种习俗演变为一首乐曲了。

图/庞志强

“杨柳诗”的源头:《诗经·采薇》

学界一般认为,“杨柳诗”的源头是《诗经·采薇》。仔细探究其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数句,可以发现,“杨柳”已经具备了惜别、怀人、思乡等多种情感因素。并且,因为《诗经·采薇》的诗歌主人公是戍边战士,所以后世诞生了许多借杨柳意象表达对戍边将士之思念的诗词,也诞生了许多借杨柳意象表达戍边将士思乡思亲之情的诗词。

当然,杨柳意象的寓意还远不止以上。比如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白居易“绿杨阴里白沙堤”、僧志南“吹面不寒杨柳风”等诗句中的杨柳,是对美好春天的描述,借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蒲柳之姿,望秋先殒”中的杨柳却是早衰、体弱的代称。这些都是大家熟悉且容易辨析的,这里就不再多举例说明了。

《这些,你一定知道》上期答案

1.C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段话出自《孟子·尽心上》,这三乐分别指的是家庭平安、心地坦然和教书育人。

2.B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文学成就以文章、诗词为甚,代表作有《醉翁亭记》《卖油翁》。

欧阳询:唐代书法家,善书楷体,其字被世人称为“欧体”,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仲尼梦奠帖》等。

欧阳锋: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绰号“西毒”,武功登峰造极。

欧阳生:字和伯,西汉经学家,为《周诰》《殷庚》作了详细注解。

3.B

《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将中有三位女英雄,分别是“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

4.A

一字千金:意思是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用来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当上宰相后,为提高自己的声望,将《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悬挂千金于上,并许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他一千金。

一诺千金: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秦朝末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设法办到,于是有了“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

一饭千金:比喻重重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大将韩信在未得志的时候曾得一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救济,后来他被刘邦封为楚王,想起往日所受恩惠,便命人送酒菜给那位漂母吃,还送了黄金一千两答谢她。

一掷千金: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出自唐代吴象之的《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5.荷叶罗裙一色裁

楼台倒影入池塘

小荷才露尖尖角

猜你喜欢
折柳亲友思乡
昭君思乡
孙钢坪
折柳寄情
非法集资类案件中亲友认定问题探析
捣练子·春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思乡与蛋白酶
一斛珠·灞桥折柳
七绝·岁末染恙恰遇除夕以记之
本期主题: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