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画,诞生和发展于福建漳州。从清代延续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棉花画,作为我国工艺百花园的一朵新花,由于它吸取了祖国民间传统工艺、彩扎、浮雕、国画的艺术特点和手工抽丝粘、帖、精心塑造,构图新颖、造型生动、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走进郭美瑜大师工作室,一幅《百鸟朝凤》的大幅画作立即映入眼帘:昂首于山岗的凤凰,五色的羽翼迎风而飘,黄鹂、寿带、喜鹊、燕子、白头翁等上百只鸟儿在它周围嬉闹飞翔,绚丽多彩的鲜花争相怒放。这气韵流动的画面,全靠手工抽取棉花,一根一根堆、塑、贴而成。一根羽毛、一片叶子,都是几百、上千根棉花纤维。这就是漳州的棉花画。
郭美瑜是漳州棉花画创始人吴家声的徒弟,工艺画制作高级技师。1971年,郭美瑜19岁,那时的棉花画开始远销40多个国家,我国外交部还把棉花画作为外交馈赠礼品。20世纪80年代初,棉花画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研发生产,兴旺昌隆。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40多家新闻媒体对漳州棉花画作了专题报道。作为一种新颖别致的家饰品,一时风靡全国。在漳州,市民每逢乔迁、新婚,都把新房中挂有一幅棉花画当作得意之事。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几十家工厂一拥而上生产棉花画,质量低劣的产品压低价格,搅乱了市场,加上家饰材质的丰富,消费者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棉花画逐步淡出了人们视野。画厂关门,原来的技术人员也都转行。郭美瑜也到父亲的照相馆跟着父亲照相。
2004年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记者来到法国一户普通人家拍摄节目时,主人指着墙上的棉花画说:“欢迎来自棉花画故乡的朋友。”而那时,棉花画在它的故乡漳州已消失十几年了。人们这才猛然想起那曾经钟爱的棉花画和作者如今何在?于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终于幸运地找到了当年棉花画的创作人郭美瑜女士。央视《夕阳红》栏目告诉她,在国外,发现许多家庭对这种纯手工的艺术很感兴趣,鼓励她重新创作棉花画。凭着对民间艺术的钟情,为了挽救即将失传的棉花画,她毅然关闭了父亲传给她的在漳州知名度极高的老字号“璇宫照相馆”,走上了让棉花画起死回生之路。谈起当时情况,郭美瑜说:“那十多年,我其实挺苦闷的,当时劝我重新制作棉花画,我就很乐意答应了。”时隔十多年,再次做起老本行,郭美瑜充满激情和创新。由于原来棉花画制作的工人都各奔前程,技术和人手严重不足,加上以前留下的彩色棉花不多,而漳州唯一的漂染厂倒闭,棉花染色这一工序已无法进行。郭美瑜顶着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动员过去的好姐妹加入,缺少原料就自己动手试着做,反反复复调整工艺,寻求替代品。棉花画是纯粹的手工艺术品,与机器制造的艺术品相比,或许稚拙了些,但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完成一幅棉花画,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郭美瑜一路艰辛地走过来,她的棉花画作品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几年来,《春色满乾坤》《百鸟朝凤》《土楼》等作品先后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项。2011年,《丹艳银妆》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中国工艺美术铜奖;同年,《全立体孔雀》获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银奖,《山涧鸣鹤图》获优秀奖;2012年,《玉羽献瑞》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创作中,郭美瑜不忘创新,她在画中掺入绒线等元素,一改棉花画较为黯淡的缺憾,作品更加夺人眼球。许多大酒店、礼品公司订单接踵而来。当有人看到里面的商机,询问郭美瑜是否考虑闯闯市场时,郭美瑜却婉言拒绝了。除了原料,她还担心自己不再有年轻的精力。对此,郭美瑜坦言,能重新做自己喜欢的事,她已经很满足。“棉花画已经融入我的生命中,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喜欢做这些。没钱(赚)也做”。
2010年,棉花画被确认为漳州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美瑜系棉花画的传承人。传统的工艺美术不想断代失传,就要有所继承。说到传承,郭美瑜露出欣慰的笑容:“现在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如福建省人社厅去年授予‘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我对培养棉花画的传人就更有信心了。”2011年6月7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广天地》栏目拍摄了《漳州棉花画传统技艺》专题片。棉花画带着无比的荣耀和精湛的制作技艺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在郭美瑜大师工作室,我们看到一群年轻人正在细心地作画。郭美瑜高兴地告诉我们:“这几年,我已经培养了高级技师1人、技师2人、高级工5人、初中级10多人,棉花画制作后继有人了。”郭美瑜凭着对民间艺术的执着和钟情,为挽救即将失传的棉花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尤其在传承技艺方面,不忘培养年轻工艺美术人才,制定传承计划,在业内深受好评,为弘扬传统工艺美术事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