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康社会、总体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过程,而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演变的历史轨迹基本吻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体布局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也不断丰富了我们党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思想内涵。
显然,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立足具体国情和改革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向度,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探索中逐步形成的,经历了从“两个文明”“三大纲领”“四大建设”,到“五位一体”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端于“两个文明”的提出。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此后,我们党开始重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物质文明建设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之所以把物质文明作为中心任务,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太低,人民生活比较困难,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同时期的“亚洲四小龙”经济却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势头,我国经济状况与它们的差距越来越大。当然,我们党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注意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82 年党的十二大报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两个文明”。报告指出,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改造社会的成果是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 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 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改造, 社会制度的进步, 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它们之间既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两个文明”的总体布局基本形成,这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大重要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两个文明”论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即忽视了政治文明的重要性。1987年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要求,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战略部署。这里把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发展提到了全新的战略高度,标志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雏形的基本形成。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思路,充分认识到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位置,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宝贵的政治定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总体布局理论。江泽民深刻指出: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再次强调,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此基础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第一次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是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对它的具体的逻辑的展开,标志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正式形成。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尤其是随着社会成员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各种社会主体呈爆炸性增长趋势。此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建设出现了滞后状况,城乡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这些新的变化和问题,对党和政府社会治理思维和治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意识到,必须把社会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胡锦涛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關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第一次从“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逻辑来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基本纲领。这一内容同时也被写入了党章修正案,标志着“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正式确立。应该说,这样一个布局顺应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要求,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的高增长是以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民幸福和健康生活的前提性条件,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之一。虽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我们党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是一直没有把它上升到同“四大建设”相并列的地位。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出来,摆在重要的战略任务上,逐步成为全党的共识。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详尽的阐述,把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这不仅标志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并明确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至此,“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已趋于成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伴随着总体布局的形成与完善,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尤其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后,我们党在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 都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角度进行概括和部署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指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小康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就为我们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