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勇 廖美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子商务日渐发展,与外贸企业的合作方式、经营模式都在不断地改变,外贸企业拓宽了我国的经济市场,近些年来的跨境电商增速是以往的五倍之多,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因此得到新的机遇。而如今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并未涉猎专业知识,还是以其他经济专业的课程为主,使得学生还未得到专业性的指导,并且学生在实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得到有意义的实践经验,所以高校应该着重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真正的知识,鼓励学生创业。1
(一)大学生缺乏创业理念大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较低
学生在一个过于安逸的氛围中长大,在过分保护下导致学生对于创业培训的参与度不高,客观层面造成学生缺乏实践经历,缺乏创业精神、创业理念、缺乏实践经验以及动手能力。并且对于创新创业类比赛不够重视,错过锻炼机会,对于教师的依赖度过高,只一味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工作,导致学生缺乏创作创业课题、创新研究方法、创业过程等方面的经验,最后使得学生心理素质差、承受能力低、创业过程艰难,无法执行。
(二)高校和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
首先高校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被动位置,院校更乐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低估学生的能力,对于高校学生比较挑拣,学生薪资也普遍较低。其次院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使得投入培养学生较少,学生处于严重的被动地位。再者高校比较重视学术研究,注重学生的理论成绩,轻视学生的实践发展,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
(三)创业指导教师缺乏企业运营的实际经验
在大多数的院校中,传授创业类知识地教师只是单纯以传授创业知识、讲述创业案例为主,本身并不参与企业的运营,所以缺乏企业运营的经验。尽管创业教师给学生安排较多的课程传道授业解惑,指导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不参加企业的运营,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在真正地实践中进退自如。
(四)创业资金匮乏
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普遍由家庭或者社会提供,尽管会从事兼职等活动,但是收入仍旧甚微,自身也就没有创业资金,而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是个体行为,所以也没有可以作为抵押的资产,导致创业的启动资金较为匮乏,而且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作为一个不知名的人物,如果没有很好的创业创意,就很难获得风投公司的资金帮助,所以由于创业资金的匮乏,毕业后的大学生们较少会选择创业。
(1)传统的外贸交易方式需要工作人员大量的外出谈判、交易以及参加各类活动,需要十分大地办公经费,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因为低成本、低风险、低操作、高收益的特点而解决了这一传统问题。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跨境电商的服务范围更是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开拓了跨境电商平台的市场,在这样更广阔的市场中突破了地理位置的局限,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内寻找商业伙伴。因为跨境电商利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减少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的营销成本,减少了在营销方面利用电视媒体、报纸媒体宣传产品的开支。
(2)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促进我国跨境电商企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以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等代表为例,这一类的电商企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近些年来在交易盈利方面取得了卓越的进步,在跨境电商行业,企业的交易模式在不断地从深度和广度层面不断增加,并且渐入佳境。在跨境电商的影响下,人们的网络购物受到了极大地影响,跨境电商作为电商行业的新兴领域,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占据了重要的成分,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十分迅速地发展着。相关数据表示近几年我国的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趋势十分明显,并且在2018 年取得极大地突破,同比增长接近40%,所以校企合作培养一批思维新颖,具有创业想法的高校毕业生投入市场促进企业的发展转型。
首先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颁布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之类的高校教育政策,并且有政府提供资金补贴高校,实现高校可以与外贸企业共同合作实现培养高校跨境电商人才的目的。再由学校以跨境电商企业所需求的创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开设跨境电商专业课程、跨境电商实践课程从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以及实践经验的学生人才。在校企合作下,学校依托于跨境电商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期组织企业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为学生传授最新的电商知识,讲解当前电商平台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创业提供最基本的知识,鼓励学生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跨境电商领域。
(1)政府应该要求学校鼓励大学生进行跨境电商的实践活动,同时要求企业为高校提供学生的实习基地,并且对于这类配合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的政策,支持校企之间的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的创业型人才的方式,促进跨境电商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由政府带头举办创新创业类比赛,组织企业、高校等组成指导大学生创业指导协会,为高校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有效地指导和可行性分析。企业为大学生设立实习基地,可以帮助企业根据自身所需的岗位培养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不仅可以降低对于新员工的培养成本,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储备所需人才。
(2)许多学校的办学定位是注重应用与技术的培养,所以总在教学中强化对于应用于技术的培养,与许多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平台,让学生可以直接在校内进行培训,教师也可以就近指导,学生可以从大一就开始进行实践,并且条件允许实践时间贯穿几年,为今后的创业活动打好基础,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践地点开始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始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学生可以在项目的压力下,锻炼综合素质,提升实践能力,例如:跨境电商的交易活动、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海关工作、订单处理等工作,在真正地实践项目中学到东西,并且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实现企业、高校、学生的三方面共赢。
(3)仅在学校开设一些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课程显然不能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方式,通过不断举办创业类活动的方法联合学校的奖励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活动,发散创业思维,并且利用高校与跨境电商企业的一些创奇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实践、企业、项目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创业经验,熟悉跨境电商企业的创业模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方面以及实践能力两种课程的教育。
①理论知识是课堂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传授理论教授学生在跨境电商方面的知识,作为高校学生创业的基础。虽然理论与实践之间相差甚远,但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学生必须要掌握理论,才能更好地从事创业活动。
②实践才是能够提高实践能力的方式,所以学校可以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充分地实践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在岗位上找到自己的缺点,借此弥补专业上的不足。
(4)利用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外贸交易平台指导校企结合指导学生的创业,速卖通曾经是一个小型的外卖平台,方便中小企业能够接触终端的批发商,使得订单、交易、运送于一体,减少中间商成本,通过少量多次的批发模式并且快速销售,实现利润最大化。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速卖通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在线贸易平台,坐拥大量的境外资源。速卖通可以与高校合作,将自身的成功经验带给学生的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自身培养专门人才,而学生也可以自行对于速卖通的创业经历进行研究。
高校应该与优秀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达成战略性的长期合作,解决企业人才脱节的问题,因为只有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校企共同培养跨境电商的创业型人才,才能解决学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不够重视的问题,解决教师不够理解企业状况的问题,让企业与学生能够直接接触,企业直接培养所需人才,而学生直接了解跨境电商的发展情况,提高自身的创业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双方资源上的互补,校企学生三方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