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姝月彭凌
将劳动教育的作用从促进学生局部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整个人的的生存成长的发展;将对于劳动教育的思考与设计从立足于对于劳动工具的熟练使用及创意改造;将劳动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工作,延伸到成为学生家庭生活中基本部分。
生活中无处不有劳动。在进行劳动教育主题设定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多看,多思,多结合,多实践”。劳动教育活动设定的贴近生活,学生才有实践、体验、检验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观察,收集生活中可以利用视频宣讲开展劳动教育的适用范围。可以按照诸多形式进行分类。如:一年四季(春天——种菜苗;夏天——防中暑;秋天——制作干花/腌酸菜;冬天——抽冰尜)。也可以按照技能分类:整理技能:衣柜四季整理术;制作技能:自制夜空灯;设计类:设计益智玩具;研学技能:夜公园游览攻略。
多媒体和网络是学生直观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优秀渠道。作为综合实践教师,应该具备多媒体制作劳动技能视频或课件,并且将有效的信息投放于网络中。使师生无需直接接触就可以面对面学习,或在时间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自行选择选择学习方式。编辑后的影片,可直接分享至脸书和其他社交网路。)EV 录屏(免费无水印,集视频录制与直播功能于一身的桌面录屏软件,可实现分屏录制、实时按键显示、录屏涂鸦等功能)。将制作好的视频进行格式转化。因为制作视频的工具不同(手机或电脑),所以视频的格式及属性也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宣传媒体对于视频的属性要求也有所不同。
随着信息多元化的发展网络日趋发达,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方便,更没有障碍。但是,针对学生所需布设劳动技能学习内容是需要综合实践老师认真思考,并且要动脑筋研究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劳动需要,收集相关照片,短视频素材。并将不同时间的劳动实践进行对比和实践方法改进。形成某个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资料信息库。比如,夏天到了,清洗纱窗就是生活中一个小难题。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很多的清洁工具和用品:钢丝球,百洁布,洗涤剂等等。但是,对于纱窗这种质地软的细孔,又是挂在窗户上的东西,如何清洗上面的污垢就需要技巧了。经过多次尝试,我使用水果塑料套和肥皂水就能将附着在纱窗上的污垢刷掉,而且经济又实惠。
开发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将之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这也是符合当下垃圾分类的要求。更是要从小教育学生:我们的生活生存环境和资源绝对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要节约节俭的生活并付诸劳动。
劳动教育可以开发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用组织结构图来代替文字,便于学校教师更好的开展劳动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应用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家长通过言传身教的日常影像让学生知道:劳动是生活和生存的主要保障。学校也会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清洁卫生,归纳整理,维修改进等。掌握了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未来的成长中就会将之进行运用,成为生存技能。
劳动教育涉及的内容繁多,根据学校,学生,课时安排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设立清晰简明一目了然的劳动教育分类。帮助教师和学生直观的理解学科相关内容,既可以宏观呈现整体关系,也可以结合其中某一个小专题深入细化的展开相关信息。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生们通过居家在线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家长、教师以全新从未有过的方式,共同合力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比如,举行居家的“我是父母小帮手,家务劳动我参与”,鼓励学生在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与家庭劳动。比如做饭、刷碗、洗衣服楼道,垃圾分类等。学生有了劳动体验就会知道:通过劳动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懂得珍惜父母的关爱和感恩父母的付出。以后自己要更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
疫情期间,生活垃圾处理更是需要家长和学生齐动手,互影响的劳动教育。有些家长原生态家庭的生活习惯不利于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垃圾分类的劳动行为。所以,居家期间可以开展“垃圾不落地,环境更美丽”劳动实践活动,学生将自己居住的周边环境、社区街道、楼梯走廊进行清扫、保洁,为城市创文出一份力。也可以“小手拉大手,”
家长与学生共情共荣,家长既看到了学生的成长,孩子有体会了家长养育自己的辛劳。将学生与家长共同劳动,共同成长的经历分享至微推或者公众号更是对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