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的工程科技人才创业素养评价

2020-10-28 02:00孔凡柱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科技人才素养

赵 莉 孔凡柱

(淮阴工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一、引言

以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改变全球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创业尤其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业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被推到了历史高度。科技创业不仅已成为全球科技进步的引擎,也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高树昱,2013)[1]。伴随着科技创业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国际人才市场也发生了重要转折,时代呼唤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wiley,2006)。在此背景下,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出了孕育下一代爱迪生、乔布斯和盖茨的呼声,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是当今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新任务。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既有的资源消费型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完成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这是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必有之路。2015年,我国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口号,以此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梅伟惠(2009)[2]提出,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维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急需培养大量的富有创业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如何培养符合我国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就成为国家、社会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于创业人才培养,我国高校自21世纪初就开始了探索,培养出了一大批新世纪人才。但就目前而言,无论从数量亦或是质量方面来看,我国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均不能满足当下需求,并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超越的瓶颈之一。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依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轻精神培养的传统模式阶段。创业是将知识以创新性的方式引入市场并服务社会的持续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除了具备工程知识和技能外,更应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创业精神。另一方面,缺乏对我国当前工程科技人才所需素养的完整认识。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也即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的教育体系和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业型人才。关于创业人才素养的研究,我国基本延续了西方研究范式,从创业能力、胜任力等角度进行,重实际效用,轻精神引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所提出的“高校正在培养一批纯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现象。因此,本文尝试将中国文化和西方ODIO创业教育相融合,构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素养模型,并以江苏某高校在校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素养现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若干建议。

二、文献回顾

(一)创业与创业能力

创业一词自提出到现在已将近一百年历史,但至今并未形成统一界定。Schumpeter(1934)[3]指出,创业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创业者通过不同层面的创新提升生产力、创造工作机会,并经由新颖的营销策略来销售产品,这一过程可以突破社会权力的僵固性,加速经济的改革与转型,进而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创业就是创新的过程。Howard(1990)[4]认为,创业就是察觉并追逐市场机会的意愿和取得成功的信心与可能性。与此相类似,郁义鸿等(2000)[5]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市场机会,在充分利用此机会的过程中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Hisrich(2004)[6]认为,创业是通过实践和努力等的付出,承担市场经济、心理和社会风险,最终获得金钱回报和个人满足,并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布鲁斯等(2006)[7]认为,创业是个人不考虑当前所控制的资源而追求机会的过程。随着创业研究向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扩展,有学者提出了大学生创业的概念。高建伟等(2007)[8]认为,大学生创业是一种学生自谋职业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根据社会形势发展,通过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相结合,整合社会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再生产,为社会提供新产品或服务并实现自身价值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种实践过程。综上所述,创业不仅是创建一个组织,还包括所创组织的持续运营,虽然不同学者对创业的界定各有差异,但基本都包括创意产生、资源调配、机会识别、创业实践、组织管理和经济回报等核心要素。

创业表面上是创业者的个体行为,但创业过程却涉及到个体、他人、社会、政府、市场等多种因素。Dimov(2004)[9]认为,创业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要实现创业必须满足如下条件:愿意承担由于投入时间、资本或其他职业而引起的可预测风险;能够组建一支高效的工作团队;能够创造性的配置和优化资源;能够制定并执行商业计划,以及当一般人只看到矛盾和混乱时,具有识别机会的洞察力。这一说法其实已经包含了创业能力的意蕴。关于创业能力国内外学者分别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层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对于创业能力的界定主要是从创业认知、创业行为以及创业主体等方面展开。本文所指工程科技人才主要是指工程科技类在校本科生,因此文中所指创业能力皆是指个体层次。

创业能力是能够促使个人投资商业活动并存活和发展的个人潜质,创新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Walker,2007)。彭钢(1995)[10]认为,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个体心理条件,是以智力活动为核心,具有较强综合型和创造性的心理机能,是知识、经验、技能经过类化概括后形成的,并能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力量,包括现代意识和竞争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程序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张霞等(2011)[11]认为,个体创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关系能力、承诺能力、战略能力、机会能力、创新能力、概念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诸多维度。

创业是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它受到外界机会的影响和驱动,需要具备全局思考和领导力(Timmons,1999)[12]。创业能力是实现成功创业的必要条件。回顾以往文献,创业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考虑到创业行为和过程的专业性、综合型和复杂性,仅从个体内在心理品质和认知活动来界定并不全面(高树昱,2013)。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创业教育系统中各因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其外在表现形式会因为个体类型而有所差异。具有不同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个体,其创业能力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也即是说,文科类人员和工程科技人员创业能力的构成会有所差异。因而,本文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工程科技人员(工程科技专业本科生)的创业能力。

(二) CDIO与工程科技人才创业素养评价

国内外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直接对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素养)进行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高树昱,2013)。如前文所述,创业尤其是工程科技人员创业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甚至有学者用创业精神衡量一国的经济活力和未来竞争力。同时,创业又是一项融合了技术、资源、经验、管理,甚至商业模式在内的综合复杂项,仅仅掌握专业技术或技能不足以实现。Kathleen(2009)[13]指出,工程科技人员对技术开发过程非常熟悉,但产品从生产线到市场并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将技术从生产性引入市场所需要的技能,与产品在开发设计阶段所需要的技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创业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商业化过程,而完整的商业化过程包括机会识别、新产品(服务)开发、市场预测、原型设计、试生产、市场投放策略、制定和执行商业计划等。因而,如何融合创业教育和工程教育,培育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就成为工程教育界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目前已在全球近百所高校进行应用发展。CDIO分别由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和operate(运作)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构成。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CDIO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理念,没有规定具体形式和内容,不同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CDIO也不是僵化的,而是动态发展的,2009年CDIO根据时代变化的要求在新版大纲中增加了工程创业能力和领导力等内容。提出,工程创业除应设计社会和企业背景、CDIO基本技能和工程领导力的各个方面外,还应具备公司创建和运营、创新商业模式、管理团队等素养。因此,工程科技人员的创业能力可以定义为具有拥有科学或工程相关背景知识的个体,从事与工程或技术的开发、生产和服务等相关领域创业活动的能力。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工程教育领域也引入了CDIO理念,并对之进行了中国式改造,形成了E-CDIO、EIP-CDIO、OBE-CDIO等多种形式[14],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科技人员(本文是指在校本科生)的创业能力要素结构进行了研究。高树昱(2013)把工程科技人员创业能力划分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评估和监控能力、创业意愿和自我激励能力、风险偏好、执行力、承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团队组建能力、团队激励能力、团队影响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把握能力(机会识别、机会开发、战略能力、需求分析能力等)四大模块。葛蕊(2012)[15]把创业能力划分为创业原动力、机会把握力、资源整合力、创业坚毅力、关系胜任力、创新能力、实践学习力七个模块。

以上关于工程科技人员创业能力的界定和划分均是从创业行为得以实现的角度进行的,对于推动创业行动的发生具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创业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动态的、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活动,这就要求创业者具备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创业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不能以追求个人的经济回报为创业出发点,而应树立高远的创业使命,而不只是纯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创业教育不应培养纯粹的利己主义者,更不应该培养为了一己私利而牺牲他人、社会、乃至国家利益的所谓的精英创业者。因此,对于创业者能力的评价应提升到创业素养的高度。当下学者所关注的创业能力可以说是创业能力的物质层次,忽视了创业能力的精神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创业者实用主义和实利主义倾向。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将工程科技人员创业素养划分为三个层次:精神素养(主要指创业的社会使命感和个人愿景)、人文管理素养(主要指与人相处和企业管理相关素养)和专业素养(主要指产品开发、技术应用等专业素养)。

三、工程科技人才创业素养现状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为分析工程科技人才创业素养现状,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对上文所提工程科技人才创业素养进行了分层量化,编制了调查问卷。在问卷设计时,参考了白逸仙(2011)、许旎(2011)、邢伟(2011)、葛蕊(2012)、王辉(2012)和高树昱(2013)等人的研究问卷或访谈提纲。问卷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创业素养。创业素养分为三个层次、七大类、十八个小项,分别为精神素养(社会使命、个人愿景)、人文管理素养(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市场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共76个题项。每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制,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适宜的分数(1-5表示符合自己的程度逐级提高,1为最不符合,5为最符合)。在大范围调查前,先进行了小样本测试,经过信度检测,删除了一些不显著题项,最终得到68个题项进入最终调查问卷。

采用分层和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江苏某高校在校工程科技类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88份,剔除无效问卷102份,最后得到886份有效问卷。在886份有效问卷中, 男生占67.1%,女生为32.9%;大一占20%、大二占25%、大三30%、大四25%;独生子女占53.6%、非独生子女46.4%;城镇户口占56.6%、农村户口43.4%。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前,本研究采用cronbach α 一致性洗漱来考察调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结果如表1所示,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56,高于所有分量表的系数,且各分量表的系数值均大于0.7,说明问卷具有良好信度。

表1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cronbach α系数

效度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在调查问卷设计时我们参考已有较成熟量表,且各量表均已通过效度检验,并且经过小范围试测对量表进行了适度修正,保证了调查问卷具备一定的内容效度。为了检验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对各分量表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对各变项之间相关系数的比较发现,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基本都小于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由此可以判断,各分量表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都指向创业素养这一总量表。

表2 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二)研究结果分析

1. 工程科技类大学生创业素养基本状况

首先对创业素养维度的数值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当前工程科技类大学生创业素养不同维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专业素养最高、人文管理素养其次、精神素养最低。这可能表明,当前工程科技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度不高,没有较明确的创业使命,对自己未来的创业道路缺乏明确规划;工程科技类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但人文管理素养却不高。也即是说,工程科技类大学生可能存在着“眼高手低”现象,想创业又不知如何创业的矛盾依然存在。

表3 工程科技类大学生创业素养各维度水平

2.工程科技人员创业素养差异分析

为了比较不同年级工程科技类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差异,我们将调查数据按照年级进行了分类求创业素养各维度得分平均值,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可知,大学生的社会使命和个人愿景均呈现出高-低-高的转换趋势,大一和大四年级得分最高,大二大三得分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抱着一定的愿景进入大学,但随着对大学了解的深入却逐渐迷失了自我,直到大四即将走出校园之际,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的真实需求。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市场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均呈现出了随年级而逐步提高的趋势。这可能与当今的创业教育有一定关联,专业素养和人文管理素养属于当今学者所普遍关注的创业能力范畴,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随着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深其能力也就越来越高。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创业素养维度得分平均数

不少学者均认为,由于种种原因男生和女生在创业意愿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为了深入了解男生和女生在创业素养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不同家庭背景、父母期待、家庭教育均对学生的创业意愿存在影响,因此,我们试着对男生和女生,以及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创业素养维度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可知,男生的社会使命和个人愿景得分均高于女生,但整体得分均不高;男生的人际关系得分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相比于女生更擅长创业关系处理,组织管理和市场能力方面男生得分也高于女生,可能表明男生更倾向于创业;值得注意的是,男生的专业知识得分低于女生,但专业技能得分却高于女生,这看似矛盾,但似乎也印证了知识不等于能力的说法。

表5 不同年级大学生创业素养维度得分平均数

城市学生的社会使命得分略低于农村学生,但个人愿景又略高于农村学生,但整体得分均较低,还未达到3这一平均值,这说明虽然城市和农村学生的精神素养存在一定差异,但普遍缺少社会使命感,对自己的未来创业方向缺少明确认知;人际关系方面,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得分相当;城市学生在组织管理和市场能力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有关;在专业素养方面,农村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分高于城市学生,但专业技能得分却低于城市学生。

四、结论与建议

工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是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创业不是朝夕之间的短暂活动,而是需要长期奋斗的一项事业。与知识不等于能力一样,具备了创业能力不等于创业成功。对工程科技人才进行的创业教育应符合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既考虑其工程技术性质、又融合创业所必须的人文和管理素养,更不能脱离社会使命和个人愿景等精神素养层面的引领。本文通过对创业、创业能力研究文献的回顾,基于工程科技人才开发理论和创业教育生态理论,借鉴CDIO工程教育新理念,界定了工程科技人才创业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工程科技人员创业素养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其基本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年级和性别工程科技人员创业素养的差异,为高校进行分类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研究结果发现,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素养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精神素养(创业使命和个人愿景)、人文管理素养(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市场能力)和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尤其是创业使命均值仅为2.101,说明当前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社会使命感非常弱,其创业动力基本都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回报,可以说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此种类型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在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冲突时,往往会舍大家为小家(经过短时间创业辉煌即锒铛入狱的鲜活案例就是最好的例证),此现象不能不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必须明确创业教育和工程教育的目标和目的,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符合国家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业人才,而不是简单的培养创业机器,更不能仅以物质回报作为鼓励工程科技人才创业的诱饵,而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工程科技人员的精神素养,形成义利统一的创业使命。

专业技术是工程科技人员创业的基础,但人文管理素养也是创业成功不可缺少的。从调查结果来看,工程科技人员的人文管理素养虽然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而不断提高,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部分学生的得分非常低,这可能会成为工程科技人才创业的瓶颈,容易形成“想创业但不知从何做起”的困惑。因而,高校在开展CDIO工程教育时应融入创业教育,对工程科技人才进行必要的人际关系修养、关系网络建立和维护、企业管理、团队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教育,使工程科技人员掌握基本的创业技能。

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工程科技人员的创业素养在年级、性别和生源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程科技人员的精神素养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大一学生的精神素养得分最高,大二大三最低,大四略有回升。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当下高校整体教育模式有关,正如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言“高校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社会上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和虚无主义充斥校园,脱离了教育的本意。因此,我们应使高等教育回归其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而不是培养简单的应用技能。从性别差异来看,男生的人文和管理素养得分高于女生,就专业素养来看,女生的专业知识得分明显高于男生,但专业技能得分又显著低于男生,这种差别可能与大学生的学习取向和方式有关。在今后的创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对女生增加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总之,创业教育没有统一的成功模式,虽然CDIO工程教育理念已广为接受,但高校不应照抄照搬,而应理解CDIO的动态性、适应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如何通过创业教育和工程教育使工程科技人才具备创业素养,就成为实践操作层面需要探讨的问题,也成为创业教育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科技人才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简 讯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