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体系构建探析

2020-10-27 13:09梁玉芬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电力企业问题

梁玉芬

摘要:在电力企业中,影响综合管理体系的因素很多。仅仅依靠单一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然而,为了获得更大的企业效益,企业管理体制的优化必须以更加坚定的态度进行。一个好的管理体系不仅能使企业内部各工作环节协调一致,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问题;体系构建

1综合计划管理面临的难题

1.1综合计划管理导向作用不强

首先,全面的计划管理要立足于企业的整体发展。首先要清楚了解企业年度计划的安排和执行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的计划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制定的综合规划与专业计划脱节,各部门工作衔接不畅,指挥衔接不到位,导致各部门对计划的理解和理解出现一定偏差,这使得综合计划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和统筹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实际管理效果不佳。

1.2综合计划及全面预算水平有待提高

制定科学有效的全面规划和全面预算,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总体战略目标,而且关系到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结合电力市场的发展,为供电企业制定总体目标规划和企业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但是,在全面计划和全面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数据的集成和分析,计划管理还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闭环管理模式。各部门单纯按预算开展部门活动,忽视企业总体目标的完成,计划管理实施过程中发生重大变化,预算调整不及时,但管理计划不长远,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综合计划管控不到位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企业计划管理的原则。但是,由于控制体系不完善、管控不到位,生产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财务计划不一致。而从电力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传统国有企业理念的影响,电力行业具有排他性的特点。供电企业不仅希望获得更多的投资项目和资金支持,更希望获得较低的考核指标标准,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完成硬指标。因此,电力企业内部缺乏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不能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政策充分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而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运行管理要求

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在综合计划管理中仍然选择了过去的碎片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往往难以协调各部门的计划,人员权责模糊,流程不规范,监督评价效果差,使得计划无法体现综合协调的价值。因此,必须改进以往的管理模式,调整管理流程,在管理中体现“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特点。

2.1全口径管理

要实现全口径管理,就要按照整体调控、分工细化、分类控制的思路,拓展和丰富综合规划指标框架。在此框架下,逐步纳入各项综合规划的关键指标,既包括供电服务指标,也包括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指标,突出综合规划的协调效果。在这种管理中,还需要考虑下属单位的需要,设置专门的业务指标。对未独立核算的下属供电单位,可根据业务需要,根据存货余额和资金归集率对指标进行考核;对未独立核算的下属供电单位,可根据资金归集情况进行考核各直属电厂费率、存货余额及发电量。

2.2全覆盖管理

全覆盖管理的核心是考虑发电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的具体需求和扩张方向,选择能够覆盖三级机构(即市三级公司、市三级公司)的管控模式,以及省级二级公司和总部)。这样,全面的计划管理才能体现企业组织纵向协调的有效性。从维度上看,综合计划管理应注重空间维度、过程维度和时间维度。实现了计划制定、计划变更、实施控制和评价的闭环管理系统。

2.3全过程管理

在具体实施全过程管理中,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计划合理;二是制定科学;三是把关严格;四是执行认真;五是考核有依据。规划项目既是全面计划管理的起点,又是计划、实施和控制的基础。因此,管理和控制是否合理,往往会影响计划后续实施步骤能否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借助项目现有的综合计划管控平台,及时部署和更新项目,并注重评估整理、清点和退库,以增强各单位的管控效果。

对经批准的综合规划,各单位要真正落实,正确处理实施中的困难。将方案的分配与实施、对比分析、过程监督和具体评价作为公司管理的重点问题,使综合方案得以认真实施。在现实中,我们必须注意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每季度末,对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上报各单位主管。

通过具体考核,可以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更科学有效地推动综合规划的实施。因此,要确定适当的综合计划管理评价指标,使各单位实现综合计划管理的关键有效性;另外,要注意计划的动态管控的实施,并安排专人监督每月计划的执行情况。如有偏离计划的情况,应及时纠正。

3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优化

3.1改进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综合规划管理体制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体制,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细则,保障企业、城市、农村和工厂的安全用电,控制电力生产的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对工作中的任何环节都要保持严肃的态度。在电力企业项目开工前,要做好各种计划和准备工作,特别是难度较大、建设规模较大的电力企业项目的管理。

3.2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能力

为提高电力企业工程质量,必须积极开展施工人员技术、能力、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培训。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管理制度的实施才会更加有效。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时,培训的重点是电力系统施工现场专业知识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使每一个有培训经验的施工人员能够有效提高工程专业知识和施工技术技能,服从执行能力,全面保证电力企业系统工程安全健康发展。

3.3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优化

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系统是企业的一项大型工程项目,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当然,系统化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案实施前应编制相应的管理体系进度计划。下一阶段的主导管理步骤应根据电力企业的一线工程条件和自然因素进行,经企业管理单位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在全面把握电力企业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必须对管理中遇到的资金状况、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进行调控。当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与原计划不一致的情况时,应及时、准确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浪费不必要的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在电力企业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事情的多方位性,很难保证管理工作按计划完成。这与项目系统目前的建设进度、影响它们的环境以及各种因素综合动态有关。即使是一个全面细致的计划管理系统,也会受到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拒的人为因素的影响。遇到类似情况,要积极沟通,让上级领导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电网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综合计划管理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证各项计划有序实施,实现资源节约,要提高生产经营活动效率,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深入开展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确保实现预期战略目标。

参考文獻

[1]叶炯,YEJiong.基于过程管控的电力公司综合计划预警机制[J].浙江电力,2017,32(1):62-65.

[2]汤晻,周斌,王家斌.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探讨[J].湖北电力,2018,34(1):63-64.

[3]周剑,朱江蓉.综合计划管理在供电企业的实践[J].陕西电力,2019,38(12):106-108.

[4]何海英.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方法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23):115-116.

[5]程永红.浅析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现状及优化方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5):155-156.

[6]薛红林,孟繁波.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8,13(33):128-129.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电力企业问题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