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2020-10-27 10:57张白寒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张白寒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引入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精确运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技术含量和管理质量,保证电力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支持。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行;应用

1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实际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对电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网结构复杂多变,覆盖面积不断扩大,这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电能的需求,就要求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做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控制作用,提高运转效率,及时进行维护检修。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电力管理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电力智能化平台也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经济的稳步提升也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实现电力系统的控制目标。利用集成系统,对运行情况实施实时化监控,可最大限度地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使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提升电力企业用电管理工作效率,对反窃取电技术的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可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控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找出解决对策,营造健康稳定的用电环境。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还进一步提升了电力系统维护检修工作的实效性,使检修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明确故障发生位置,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2.1自动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主要应用于科研工作的数据分析以及组建闭环系统中。首先,在数据分析工作中,科研人员需要在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个模型,并将所有和模型有关的信息输入到系统中,此时系统会根据科研人员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生成对应的结果。最后,科研人员可以根据结果对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仿真技术主要的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仿真技术得出的数据结论更为精确;另一方面,该技术手段分析的数据更为全面。和人工分析数据相比,仿真软件能够在大范围的数据中进行排除,只提取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然后再进行分析。其次,组建闭环系统时,利用仿真技术建立一个虚拟连接端口,进而可以使不同控制系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连接,最终达到加强系统智能控制效果的目标。虚拟接口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设备的连接要求,在现场调试设备时尤为重要。从长远来看,智能闭环控制系统必将成为主流。當电力系统后端检测到数据后,将相关数据发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析后给出前端反馈控制信息,从而实现闭环控制。在连接各个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仿真软件端口建立大量的仿真。所以,深入研究仿真技术,才能够切实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2智能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故障。传统方法故障检测时间长、速度慢、效率低。因此,电力系统的使用将受到影响,并造成其他损失。通过对智能技术的检测,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和控制系统将二者连接起来,明确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使用FTU进行分析,将数据信息传输到检测端,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故障的情况和具体的位置,对故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这种方式使检查的时间缩短,提升了故障维修效率,减少了损失和影响。

2.3监控技术

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方式费时费力,也存在人为失误,易导致一些环节出现问题,影响准确性,降低管理水平。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电网系统具有智能化和更好的监控特性。通过监控系统,可以获取手机的数据信息,发现系统中的故障,并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方式排除故障,并报警提醒,使电力系统得到及时维护。另外,对窃电行为也有着有效的监控作用,使违规行为能够被及时的发现,保障了用电的管理质量,使人们具有良好的用电环境。

2.4集成技术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管理中,一般将电力安全和维护等进行分开管理,导致各个环节中的连接存在问题,难以实现高效的管理。要统一电力系统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使电力系统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集成技术作为一种多学科的集成技术,能够有效地支持电力系统的应用,发挥其优势,使电力系统管理更加合理。在集成技术的应用中,通过集成运行模式,可以在工作中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冲击的测试,提高电能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

3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具体技术分析

3.1总线技术分析

首先是总线技术,总线技术就是PLC技术的一个技术体系。总线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的工作进展是能够进行控制网络和现场设备的完美对接,电力工程中的控制器和智能化仪表以及对应的执行机构等都能够连接具体的控制系统,同时通过利用总线技术帮助其完成网络系统的远程监督调控,从利用网络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一体化连接,从而提高通信设备在控制中心的总体控制效果。

3.2数据库技术分析

数据库技术也是PLC技术的另一个应用,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应用与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库较为自动化。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总线系统、网络系统相结合,将需要获取数据的工作对象和新型的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计算。主动数据库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主要的作用是,改善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促进电力控制技术和系统软件的发展以及进行数据的适应性调适;同时数据库技术还能够为电力监控系统提供一系列较为精准的数据支持,智能化的判断可以帮助管理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提高自动化控制的水平和能力。

3.3互连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另一个技术就是光互连技术主要原理是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通过波导光和自由空间光的互联技术进行信息传输的抗干扰功能,这些新型介质的传播技术也是较快的。在数据监控和信息互动以及数据采集方面实现电力网络的重组,提高管理效率。光纤互联技术巧妙地运用了光纤的抗干扰技术实现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计算以及进行精确的判断和决策制定,为妥善解决电力系统故障,提供了保障,同时促进了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4结束语

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与质量,还能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管理安全,对推动人们的高品质生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促进电力企业生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栩浩.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浅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9):184-185.

[2]王超.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57(48):228-229.

猜你喜欢
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