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 董斌
摘要:随着城市和配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像蜘蛛网般的配电架空线路和柱上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城市环境和美观的要求。为了优化城市,同时也为了更好满足城市配电网的需求,本文对其电力电缆运行管理的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可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电缆;运行管理
1电缆线路的管理问题分析
1.1权责不清
在整个运行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可能因为自身的传统管理模式以及职能分工的影响下,造成了管理的权责不清晰。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每个人对于自己责任和权力都不明确,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管理什么、该对什么负责。从而就造成了人员的散漫,整个管理团队的凝聚力不强,做事不积极,没有主动性,从而让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1.2电缆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不完善
一些单位没有制定有效的相关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不统一,部门间不兼容,一部门一标准等现象。
1.3巡视不到位
在电力电缆运行管理中就包括对电缆巡视的工作内容,但是有部分配电网中对于这个工作都只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或者是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认为无关紧要,觉得还没有发现什么大事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从而没有能够及时的报告领导,也就不能够对电缆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所以加强电力电缆的运行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
2电力电缆的管理工作分析
第一,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维护工作,是一个专业化的工作,所以电缆运行维护人员必须由具备相应电缆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才能更好的维护好电缆运行工作。第二,电力电缆必须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成立专门的电缆管理部门,其中包含电缆管理人员、巡视人员、检修人员,对电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电缆施工、检修、试验、验收工作,每一个成员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巡视人员在巡视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电缆管理人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施工方案;在检修人员检修试验的同时,电缆管理人员负责进行中间验收和技术把关,检修完毕后检修人员将设备改动情况及试验报告整理后上交给部门电缆管理人员,统一入档,从而实现专业化、专人管理,提高电缆线路的运行水平。
3电力电缆的巡视检查工作
3.1直埋电缆线路
查看电缆线路符号及其标志完整与否,暴露在外的电缆是否存在下沉或损伤的情况;电缆保护区的构筑物、土壤下的情况;查看有没有认为破坏的情况;沿路径的地面上是否有建筑材料或重物堆放的情况,是否搭建房屋等现象。
3.2敷设在沟道、隧道及管中的电缆线路
沟道的盖板、井盖是否完好有无缺陷;沟道中是否有积水或杂物;沟内支架是否牢固、有无锈蚀、松动现象;铠装电缆外皮及铠装有无锈蚀、腐蚀护套,电缆外皮有无损伤及鼠咬现象;沟道内有无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或其它异常变化;电缆井、沟、隧道内的中间接头有无损伤或变形;电缆本身的标志有无脱落损失。
3.3检查电缆终端的绝缘管
查看其绝缘管是否完整、清洁;有无闪络或放电的痕迹;检查电缆引线或芯线之问的间距,以及到地面的距离是否与规定相符;检查接地线的完整程度;户外头的密封性是否完整等。
3.4其他巡视内容:电缆分支箱有无放电声、是否锈蚀、绝缘气体压力是否合格等现象;夜巡应在负荷高峰和大雾气候条件下,检查户外终端头有无放电和接触不良发热等现象;特巡應在线路发生故障或根据特殊需要进行。此外每季度及高峰负荷时应对电缆头接线端子进行红外线测温,防止电缆接线端子过热引起故障。
4电缆线路的监护工作分析
第一,电缆线路的事故,多数是由于外力机械的损坏而造成。为了防止电缆线路的外力损坏,必须重视挖掘监护工作。第二,经运行部门同意在电缆线路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工程,由运行部门通知运行班组派人到现场监护。监护人员应向施工单位介绍电缆线路的走廊、走向、埋设深度等。并按电缆线路的装置要求,指导施工人员做好电缆线路的临时保护措施。第三,未经运行部门同意在线路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工程,巡视人员应立即制止施工部门的施工,并上报运行主管部门。运行主管部门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记录,并根据《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向施工单位发出《安全隐患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来保护电缆。
5电缆的绝缘监督工作分析
第一,当前电力电缆绝缘监督主要通过高压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以及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如果发现绝缘缺陷,先要摸清绝缘老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及时消除存在的缺陷,保持设备良好的绝缘水平。第二,电力电缆的负荷监控。电力电缆的日常负荷监控是一个有效监控手段,对于一些电流重载的电缆需要对电缆进行必要的辅助测温工作,以保证运行电缆的各项运行指标在可控范围之内。
6电缆线路的温度监视工作
第一,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测量同地段的土壤温度,温度计的装置点与电缆间的距离小于3m,离测试点3m半径范围内无其它热源。并且应选择电缆排列最密集或散热情况最坏处测量。第二,测量电缆温度时,须测量同地段土壤温度及当时的大气温度,计算月土壤平均温度、空气平均温度,并绘制年度土壤、空气温度曲线图。第三,直接埋设的电缆,在夏季要加强温度监视,测量温度应在负荷最大时进行。第四,当测得电缆温度不正常或超过允许温度时,必须绘制温度及负荷变化曲线,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消除。第五,同热力管道并行或交叉敷设的电缆,必须进行特殊的温度监视。
7电缆线路的敷设和验收工作分析
7.1规范电缆敷设作业工作程序
规范供电企业配网电缆敷设作业工作程序,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实现配网电缆敷设作业规范化、标准化。配网电缆敷设作业人员应由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且熟悉电缆规程、电缆头、中间头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操作证。作业中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和工艺质量标准,保证施工质量。
7.2竣工验收
电力电缆的竣工验收是整个电缆运行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包括土建验收、电气验收、竣工资料和技术文件的验收三部分。其中竣工资料和技术文件的验收非常重要,因为电力电缆的技术文件和竣工资料等原始资料的收集是将来电力电缆管理部门电力电缆运行管理的必要保证。除了工程竣工验收外,工程施工中的中间环节验收是保证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强调工程中间环节验收这一环节是因为电力电缆敷设于地下,是隐蔽工程。电力电缆工程施工一旦施工完毕,施工过程中的很多步骤就看不到了,很难进行有效验收。单靠竣工验收达不到验收真正的效果和目的,且验收发现问题的返工工程量较大。
7.3标准化作业
应用标准化作业工作来管理电缆工作,制定相应的电缆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成立电缆工程验收专家组,从电缆运输与保管、电缆管道的加工及敷设、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电缆的敷设、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电缆的防火与阻燃等几个方面严把工程交接标准化验收关。认真开展标准化中间验收工作,防止并杜绝了隐蔽工程存在的偷工减料、施工质量不过关等情况发生。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工程项目拒绝接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保证了接收工程项目的合格率,从而有效降低电缆设备的故障率。
8结语
总之,为了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有关电力电缆运行管理就必须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不断地尝试新的技术,这样才能满足现在和以后人们对于配电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秋冉.10kV配电网电缆运行的有效管理模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7.
[2]杜岳凡.高压电缆运行管理的问题与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