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规划设计GIS平台设计与实现探讨

2020-10-27 09:53刘浩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9期

刘浩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电力规划设计和GIS平台设计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对完整的总体信息化设计以及相关实现思路。通过相关平台的开发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网线路管理、整体规划设计、输电线网布置,在未来还能够通过成熟的技术以及丰富的资源满足电力规划的目标,为电网业务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电力规划设计;GIS平台设计;输电线网设计;实现探讨

目前,时代在不断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先进技术软件被电力部门应用到电力规划、发电、输电、变电等相关工作中去,例如:AutoCAD、BPA、博超、EMTP、PSSE等等。通过多年技术软件的应用,目前电力规划部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成果和实验数据,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平台之间缺乏衔接,相互之间孤立、没有连贯的业务流程,数据也不够集中,给电力规划造成了障碍。为了解决相关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专业化的数字协调平台帮助实现电力规划设计。GIS平台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GIS平台不仅为电力规划设计提供了基于现状地理信息的运维管理平台,还能够将电力规划设计已有的业务数据集合统一起来。

一、全面的规划设计

(一)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

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将面向系统规划以及输电线网规划、变电设备设计的应用平台建立起来。主要针对于电力系统规划业务,并为之提供相关业务,例如:电力规划查询、编制规划方案、辅助规划决策等功能,可以为输电、变电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提供相关服务。在输电线网设计这方面,可以为之提供线网路径合理选择、提取平斷面、定位排杆、设计电气设备、设计相关结构、输出统计等相关功能[1]。针对于变电设计方面提供手动选择地址、展示三维成果、博超集成展示、应用Pkpm软件变电、土建规划设计等功能,主要服务于变电设计工程的可研究性初期设计阶段。

(二)主要技术架构

本系统的主要技术架构组成包括GIS平台、海量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属性数据库管理设备、插件技术、三维展示技术等。这其中,该系统的主要技术架构的基本支撑就是GIS平台,进而通过应用空间数据库管理和海量数据库调度进行掌控。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将属性数据库中的部门信息数据集成到系统架构中去。电力规划设计的管理功能模块以及GIS的空间处理分析功能模块通过插件技术集成到系统架构中去[2]。

(三)合理储存和管理相关数据

平台要管理的数据内容纷繁复杂,设计的种类也很多,其中既包含了相关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同时也包括电力规划、输送电、变电、勘察等业务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及最终的成果内容,还有涉及的相关文献资料数据等。整个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最终集中展示的基础就是通过建立电力资源数据库统一管理以及访问系统进而整合各类不同数据。

为了进行合理的储存于数据管理,需要分类归纳所有相关数据,并且采用集中式储存管理模式,在同一服务器终端储存所有数据,对于六大类数据子库,采用分库处理管理模式,将各类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同一的储存以及管理,方便访问。同时,将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分别储存在不同的空间内,划分到不同的数据文件下。对于属性数据的读写,平台可以采用数据库访问驱动来进行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库引擎进行实现。针对某些影响、DEM等数据,其更新的频率较低,并且数据量较大,就可以通过地图服务发布设备将其发布成规范的地图信息,并严格遵循OGC规范进行,最终供给平台进行使用。

二、主要技术手段

(一)配置架构技术手段

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平台——插件”的组合模型机制已经日趋成熟,以架构配置技术为基础的GIS对象的应用架构模型、消息机制以及结构层次这一理论已经被应用到很多大型GIS平台中去,专业应用的架构形式已经实现了全面插件式模式,是的开发具有可行性的平台功能拓宽以及GIS应用拓展能够顺利完成[3]。

在电力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用配置架构技术进行GIS的开发,使得整个电网业务的信息化流程更加整体化,高度扩展、更具智慧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已经形成。在本系统之中,应用架构配置将空间的分析研究、线路的输送规划、变电的选择地址、基本的封装功能都形成独立的插件,将功能接口以及功能函数提供给外界,使得系统具有更高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为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4]。

(二)实现不同信息的共享交互

电力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之中涉及到许多不同业务,其中主要包括:整体规划业务、输送电设计业务(线路选择、电气设计、结构设计等)、变电业务(变电规划、土木建设等)、勘探业务(测绘、地质勘查、水文调查等)。每个项目设计的工作都不尽相同,不同的业务工作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运用不同的专业设备来完成,不同的设备需要安装不同的系统以适应不同的条件,各个业务之间的配合不到位就会造成各业务间的协同与信息共享效率低下,无法保证规划的顺利进行。

专业平台需要根据目前电力行业之中主要运用的平台的设计成果进行专业数据接口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能够无缝连接各个设计成果。要对当前国内和国外的主流设计平台进行成果分析,就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应用方案进行数据结构的设计以及集成应用,其中包括了从天文地理到电力规划等多个方面的数据接口设计。与此同时,平台基于电力资源数据库通过系统资源的方式进行各个业务之间的交互,并且可以通过开放数据访问权限的方式进行相互之间的信息交互。

将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实现全面的共享和交互有利于各电网业务之间进行协助,使得现有资源能够最大化被利用,逐渐整合各业务的流程。

三、系统实现方式

通过遵循企业整体架构、SOA服务、插件集成架构等思想,运用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进而建设一体化服务平台,合并各类公共服务。对系统各项应用服务加强监控,将服务状态监控设施做好,完善服务维护工作[5]。各个模块的功能在平台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既是相互独立,又是互相配合,共同提供技术保障,保证了制定阶段的系统规划以及输变电设计的顺利进行。

各个模块为了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以及相互配合,需要进行统一规划各个阶段的数据内容以及相关资料,再通过配合相关管理过程,对数据的流转过程进行监控。

平台开发运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数据库选用Oracle11g;地图相关用ArcGIS和AnGeoUniscope。

四、结束语

通过电力规划设计GIS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借由信息化的发展,把创新作为动力,将传统的电力规划设计方案与新兴技术融合到一起,整合现有各个平台业务的各类资源,在数字化工作流程中融入优秀的电力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打造出共享化的数字协同平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万小彬.浅谈电力规划设计GI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1):497.

[2]张宏林.试论电力规划设计GI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投资,2018,(28):93.

[3]白呈亮.浅谈电力规划设计GI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3):58-59.

[4]彭光云.电力规划设计 Gis 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2934.

[5]于海涛.电力规划设计GI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房地产业,2017,(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