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茜
“立德树人”作为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是“具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者、健康全面的人。” [1]新课改背景下,深化史学育人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具深远意义。“德不仅指道德、品行,还包含见解、器识之意”。 [2]古有刘知几论“史才、史学、史识”,亦可作为当今时代深化历史学科育人的三点原则。“史才”是“器识”,即问题意识,是对历史的大局性把握和认识;“史学”是“见解”,即思辨能力,是对历史的审辩思考与价值判断;“史识”是“道德”,即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是对国家民族乃至全球命运的关怀。
五四青年作为“新的文化主体与政治主体”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3], 百年来青年的身份代代相传。因此,我以两代“青年”为对象,以“感悟五四精神”为德育目标,以“新文化运动塑造新青年的深远影响”为立意,落实核心素养、深化史学育人功能。
一、史学育“器识”:营造历史情境,培养批判性思维
“人的见识和器局,表现在对历史和现实‘透彻而超越的认识上”[4],教师借由情景再现,使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5], 既能落实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也可激起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欲。
课堂伊始以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导入,青春活泼的当代青年与百年前青年颓废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史料一: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燕园情》
史料二:(北京大学)校园像是一个衙门。学校里的“青年学生”被称作“老爷”。有钱的学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对读书毫无兴趣。只想着毕业后大家钻营做官,谁的官大,其他人就“有福同享”。
——《蔡元培传》
师: “两则史料呈现的青年形象有何异同?为什么?哪一历史事件对此影响最大?”
生:“同为北大学生却形象迥异,当代青年勤奋好学,以前的学生不思进取。这可能是时代变迁所致。”
时代变迁中,新文化运动又是如何影响着青年呢?“从动态的历史进程看具体事件的演进趋向”时,历史事件被赋予了现实和未来的意义。 [6]从革命军剪辫、袁世凯祭天两幅照片中我们能看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缩影。晚清的有志之士睁眼看世界、救中国,青年学生如胡适、鲁迅等都曾前往海外学习,归国后他们都想以己之学报效祖国。然而他们看到却是新旧并存的景象,袁世凯为代表的军阀势力破坏革命成果,妄想复辟帝制。
由此,我引导学生反思已有结论:“针对这种局面,‘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了吗?”对此,多数学生持反对意见。那么,新文化运动对这样的局面有什么帮助?
随即,我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查找地图,找出新文化运动诞生的标志、主要人物和核心阵地,并对史料三和史料四进行剖析。
史料三:改造青年之思想为本志之天职。
——《青年杂志》
史料四:一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是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是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是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是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敬告青年》,《青年杂志》
从上述史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将青年改造成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新形象。这场运动如何改造青年,它对“未来的意义”又如何体现?这些问題将在学生心中埋下伏笔,对于历史的关切融入具体情境,其批判性思维也将逐步深入。
设置恰当的历史情境可以营造生动的教学环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批判思考的习惯,也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情绪,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关切感,使他们形成大局意识。
二、史学育“见解”:剖析历史解释,提升思辨能力
“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7],于多元史料细节处突破难点是落实历史解释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见解的能力,也是历史学提升思辨能力的重要目标。面对史料二中青年身上缺乏平等、科学精神的问题,解读 “民主”、“科学”的内涵是必要的。
史料五: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史料六: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师:“ ‘德先生和‘赛先生何时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到新文化运动时,其内涵有没有变化?”
生:“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已经进入中国。这一时期,民主和科学的概念比之前更广泛,包含思想层面的进步。”
民主、科学这两面旗帜能否改变青年的思想?多数学生表示怀疑,如果不能从思想上剔除旧道德,就无法更好地吸收新思想,对此我们以“打倒孔家店”为案例进行探究所谓的“旧道德”。
史料七: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史料八: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史料九:孔子所提倡之道德,封建之道德也。……乃以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于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师:“时人对待儒家传统的态度有何异同?”
生:“李大钊认为孔子的理论是封建君主专制的根据,陈独秀强调传统道德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
师:“那么所谓的新道德是什么?”
学生对这个抽象问题的理解产生了困难,为更直观地体现“新道德”的内涵,解读小人物的故事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行教育,可以通过展现具体历史人物的言行来实现。” [8]
邓春兰是一位接受了包办婚姻的女学生,于1919年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写了一封信。在此我设置了一个历史故事写作的小活动,并给了提示:“请大家猜一猜信里写了什么?蔡元培又会如何回信?”学生的故事五花八门,但大家都写到了邓春兰想要上北大的情节。
民国初期中国大学不对女性开放,时人称之为“女禁”。蔡元培秉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积极鼓励女性求学,给邓春兰回信指明了方向。1920年起,邓春兰等多位女学生成功进入北京大学求学,她成为了冲破大学女禁第一人。
普通人物的生活经历更加贴近生活,邓春兰的例子既能很好地展现新青年的转变,也能呈现新文化运动三个主要内容的有机逻辑。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和胡适的“白话文运动”是提倡新文学、改造语言文化的主要手段。为深入探究“白话文运动的意义”,我以电影《建党伟业》中“胡适与辜鸿铭在北大图书馆辩论”的片段,设置小组交流环节,使学生形成对于“重建语言文学体系才能重塑思想”的深刻见解。
三、史學育“道德”:理论联系实际,升华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德育渗透应该重在引导学生形成感受和认识。” [9]真实的历史情感体验比强行灌输更具德育效果,学生借助五四青年的成长体验,自发生成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群体的觉悟的认识,更能升华家国情怀。而北大亲历者的声音更能体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史料十:《新青年》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师:“青年心中对什么产生了叛逆?会有怎样的影响?”
生:“是对旧道德、旧文学、旧思想的叛逆,解放了思想。”
“‘新青年要废除一切束缚,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10] 我们该如何评价这样的行为?引导学生剖析史料十一,我们需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感受新青年的情绪异常并反思其原因。
史料十一:新文化运动不止带来了解放,同时也给青年带来了烦闷感或失落感。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史料十二: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生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陈独秀《青年的误会》
结合史料十二可知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过激行为会导致青年的无所适从和烦闷,保持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的理性态度有助于形成多元评价。
当代青年传承了新文化精神,肩负着中国梦。课堂的结尾处我问同学们:“如果能与百年前的北大青年对话,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无痕的教育在历史学科德育渗透中具有重要作用。” [11]开放性结尾意在达成“感悟五四新青年敢于斗争、求新精神”的德育目标。本课通过追寻五四新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史为鉴,将青年的爱国精神落实在当代,激励学生奋发图强、求是创新。历史对话和情感共鸣构建起浓厚的家国情怀,落实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技术的创新是浅层次的,学科育人是更本质的教育改革。创新的教学内容、高远的教学立意能使学生批判地思考历史,深刻地理解现实。因此,培养史学思维的过程与深化史学育人功能相辅相成,核心素养既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育的目标,也终将成为学科德育实践的产物。
【注释】
[1]车言勇、王金德:《学科德育让教学回归育人本位》,《中学教育学刊》2019年07期,第104页。
[2]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3页。
[3]李培艳:《五四新文化运动塑造新青年的基本战略考察》,《烟台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第42页。
[4]尤学工:《20世纪中国历史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65页。
[5][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6]金丽君:《宏观体系,微观叙事——以<国王的三幅面孔——议会对国王的胜利>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2期,第34页。
[8][9][11]吴波:《立德树人:历史学科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5期,第27、29页。
[10]王汎森:《思想史与生活史的联系——“五四”研究的若干思考》,《政治思想史》2010年第1期,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