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晚
高考成绩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
家长群里常有人说“别人家的孩子”,还有父母感叹“天才无可复制”。但看了他们的相关报道,发现这些学霸的家庭教育,竟然惊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就像那句话说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重庆学霸谢欣颖,理科726分。被问到学习秘诀时,女孩的班主任说:“她的学习习惯特别好,让我都很佩服。比如,她不刷题,不上辅导班,上课时保证百分百的专注力;非常注重细节,她写的学习经验分享,不仅逻辑严谨,还会逐一校正错别字。”
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谢爸爸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根本没有培养过。”但这个“没有培养”,并不是两手一摊地撒手不管,而是从源头上的未雨绸缪。
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谢爸爸说,从谢欣颖1岁多开始,家里就订了很多幼儿画报、绘本。“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给她讲,她主要是看图。慢慢地,她会给我们讲看过的故事”。女儿因此爱上了阅读,也逐渐养成了高效阅读的习惯。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还带着5岁的谢欣颖学习钢琴,女儿最终通过了钢琴业余十级考试。
当然,学霸的养成是方方面面的。逻辑能力、钻研能力等等,如果父母从小都逐一帮孩子去锻炼、刻意培养,即使天赋上达不到学霸的程度,相信未来也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看过很多学霸父母的采访,发现天才不可复制,但优秀一定有迹可循。从小帮孩子培养好习惯,就是最快、最好的路。
近些年媒体采访过很多成绩拔尖的学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多数孩子都多才多艺。
武汉学霸唐楚玥,除了拿下725分的高分外,打球、游泳、吹拉弹唱,样样都会,还谦虚地说自己的硬笔书法是入门级;广西学霸杨晨煜,不仅是羽毛球社的副社长,还参加过学校的足球联赛,书法和画画也相当出彩;深圳学霸温卓越,从小习得一手好字,因为满分作文卷面走红。
有人把孩子的全能解读为天赋,我看到的却是父母在背后的支撑。
我有一个闺蜜,想培养孩子学琴,但孩子没有耐心,常常坐不住。孩子一叫苦,闺蜜就心疼得不得了。没坚持多久,闺蜜就放弃培养孩子学琴了。别人问起来,她总说:“孩子还小,玩是天性。”
殊不知,一味追求顺其自然的快乐教育,失去的不仅是才艺,而是给孩子培养品质的机会。才艺、学习,看起来是两件事,本质上是一气相通,靠的都是专注力、坚持、自律、认真。
生活中,有些孩子未必聪明过人,他们或许有自己的天赋和热爱的东西,但没有一种成功不需要努力和坚持的品质。
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一书中说:“我们留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是帮助他们发展出本来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挖掘出自身潜能,也知道要让自己的梦想成真,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
孩子就是家庭的缩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妈。这个拼,拼的是父母的格局、父母的用心。在孩子还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习惯的培养,能力的养成,靠的是父母。
世上没有不请自来的幸运,那些咬紧牙关的灵魂背后,都是父母有备而来的努力。高考很重要,但人生不止于高考。帮孩子塑造的好习惯,不仅可以帮他们在求学路上省心省力,还可以受用一生。
家里的侄女今年高考,考了489分。分数出来后,一家人很沮丧。
母女俩开始互相埋怨:妈妈责怪孩子以上网课为由,每天抱着手机不撒手,孩子抱怨妈妈玩手机游戏的声音干扰了她的学习。
我边听边苦笑,侄女考出这个分数,我并不意外。侄女从小聪明,本是个好苗子,但父母常年做生意,几乎没管过孩子。在他们眼里,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就够了。物质条件优秀本是好事,这背后的努力工作本也是一个好品质,但遗憾的是,他们只把自己最懒散的一面暴露给了孩子。
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你暴露给孩子什么,他就会吸收什么。前段时间,一档装修改造节目的回访视频在网上火了。北京某个胡同里,一套1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一家4口。设计师帮他们重新设置房屋格局时,女主人拒绝了设计师要为她添置衣橱的想法。她说:“如果可以拓展更大的空间,我想把衣柜换成书架。”
在这10平方米的房子里,4口人用彼此的爱将它填满。虽然生活拮据,但爸爸每周都会买花;不装电视,一家人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即便在金钱上无法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但父母睿智透彻,积极又相爱。这样一来,跟随他们一起生活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偶尔我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一位学霸面对采访如是说:“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而清华才女武亦姝的爸爸,每天下午4点半就关手机。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的过程。不停刷手机短视频的父母,怎么有底气要求孩子远离游戏?父母没有养成积极上进的习惯,孩子又怎么会天生努力?
不是鼓励人人当学霸,也不是鼓励所有父母铆足劲把孩子培养成学霸,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际遇和天赋。但父母传递给下一代的,不该是散漫、懒惰,遇到挫折就放弃,而应该是自律、坚持、专注。
在期待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之前,我们应该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