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享受赠送杂志之乐

2020-10-27 09:37
安徽园林 2020年3期
关键词:滨湖楼层省政府

尤传楷亲自驾车,到达目的地后,从车内取出一部居家用的小拉杆车,我扶稳了小车,一次装上一百来本。

首先进入位于大院正中央那座体量宏大的“主楼”,这是“省委”和“省政府”两大班子的办公楼。我揽下了拉小车的活儿,因为我只能干这个,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尤传楷,他到哪里我就跟他到哪里,在这座雄伟大气庄严肃穆有着十多层楼房的建筑体中,云集了多少“机关”和“枢纽”,初次造访,真犹如走进了“迷宫”。

“走,先送省委。”看来,尤传楷已经很熟悉这座“迷宫”了,他领我来到“东区”,东区是省委机关“办公区”,乘电梯上到某楼层(我被转糊涂了,楼层忘了)来到了省委的“机要局”。机要局里的小伙子和姑娘大概早已认识尤传楷了,他们热情地招呼着尤,并按照省委书记、副书记、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副主任等诸位领导的人数以及有关处室的需要确定了数量,收取了我们送去的《安徽园林》。接下来,我们去了“省委宣传部”;然后,再去“省委组织部”;再然后,又去了“省纪监委”“省统战部”“省政法委”“省委政研室”……东区的省委机关送完了,我拖着小车又跟着尤传楷沿着大楼内部长而又长的通道一路向西,朝着这座宏大建筑的“西区”——省政府的“办公区”走去。

本文作者(右1)和本刊主编一起送杂志

每到一个部门,尤传楷都要和部门的“机要室”或“资料室”或“办公室”的同志们确定需要杂志的人数。确定人数时,我发现尤传楷喜欢“多多益善”,总想着多送一些,当接待的小伙子或姑娘报出了他们单位领导的人数时,尤似乎总是觉得“不够”,总是补充问道,还有“退居二线”的同志们比如“调研员”啊“巡视员”啊等等,是否也需要?小伙子和姑娘往往摆摆手,“不需要了”,“够了,够了”,“谢谢,谢谢”。我理解这些年轻的“公务员”们,谁的手头上没有一大堆“处理不完”的公务呢?看得出,他们也不太愿意在这本杂志的“收发”上过多地耽误宝贵的时间了。此时,尤传楷也只能笑笑,算了。我非常理解尤传楷,他是多么希望能多送出去一些啊,他渴望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到这本杂志,他希望大家都和他一样,喜欢绿色,重视生态,保护环境。他主办的这本《安徽园林》,没有任何的财政经费来源,全靠学会的同仁们和众多园林企业的大力支持,齐心努力,用“市场”的办法筹集着资金,坚持办下了这本杂志。目前因财力有限,他只能每期印制3000册,只能办到这个规模。我想,如果尤传楷是个“有钱人”,是个“大老板”,我敢说,他会印制更多更多的杂志,说不定还会到合肥的“四牌楼”去散发呢!

我们一会儿乘电梯上楼,一会儿乘电梯下楼,一会儿往东边走,一会儿又往西边走,一会儿绕到南楼,一会儿又转到北楼;一会儿小车上的“货”发完了,还要赶紧转出大楼,到停车场去“补货”。尤传楷很有心,他早就用笔在纸上记录下了所有需要送达的各个单位部门的“楼层”“位置”“门号”“电话”等,密密麻麻地制作了一张“联络图”。你看,他一手拿着“联络图”,一手捧着一摞杂志,精神抖擞大步流星,熟练地游刃于这座庞大的“迷宫”,快捷地将《安徽园林》送到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手中。他手上捧着的那一摞杂志是作为“机动”用的,临时在走道上巧遇上某个领导或者熟人,他都会利索地给对方送上一本杂志;有时候他还能遇见某一期《安徽园林》文章的“作者”或“被采访的人物”,那更是要停下脚步,欢谈一番,交谈中有时竟能碰出火花,为编辑下一期的《安徽园林》理出新的思路。

其中有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我们路过某层楼的“厅长办公室”门前,尤传楷热情地向每间办公室里的厅领导人手一册地送上了杂志。送完后,当我们进电梯准备去另一楼层时,一位女厅长从办公室里快步追了出来,硬是将一包“新茶”塞到尤传楷手上,说:“老同志,你每个季度都来给我们送杂志,很感人,这是我一点心意,也请你收下。”尤传楷连忙推辞,执意不要。最终还是我从女厅长手上接过了那包茶叶,代尤传楷收下了。我想,不就是一包茶叶吗?何必呢?再说这是“省委省政府”大楼,在走廊上为一包茶叶“推搡”,别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呢,像话吗?对吧。

给“省委省政府”各单位的杂志都送完了,一看手表,已经快十一点钟了,我们赶紧出了主楼,向大院东边的“省人大”办公楼奔去,那座大楼里除了有省人大的机构,还有“省文化旅游厅”等其它单位……“省人大”送完了,再赶紧折回头,又绕过“省委省政府”的主楼,穿过长长的绿化带,向着大院西边的“省政协”大楼奔去……总算都送完,已经中午十二点钟了。我算了一下,从进到“政务中心”到现在,整整三个半小时。

我很惊讶,我,一个年近七十退休多年的“老人”,在这庞大的“政务中心”的“迷宫”里,竟能来来回回不间断地行走上三个多钟头?若按平日里环绕着包河公园的“走步”(我顶多走上一圈,40分钟,就累的不想走了),那得走上多少圈?哪能走的下来呢?今天是怎么了?哪来这般神奇的体力?坐上汽车,我一口气喝了大半杯子的茶水,长吁一口气,这才感到,是很累了。很累?你想过没有?尤传楷还长你几岁,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为了这本《安徽园林》,他已经如此这般地“累”了多少年?

人到晚年,朋友之间的联络方式有多样,远方的朋友可以和你在电话或微信上诉说衷肠;家乡合肥的朋友能和你相聚在某次的“同学”“战友”“同事”等各种“联谊会”“聚餐会”和“演唱会”上;而我和尤传楷的这种“聚会”,则是拖着“购物”的小拉杆车,“走家串户”不厌其烦地给众多领导和有关单位送去他主编的这本《安徽园林》。这种“相聚”在我的“交往史”上,真是绝无仅有!想想在“省政务中心”那长达三个半小时辛苦劳作的“画面”,我俩除了那“大把的年龄”外,咋一看,和那些“送快递”“送外卖”的姑娘小伙子们,有何差别?

我庆幸自己到了晚年还能体验这种“经历”,这是纷纷“卸甲”的公务机关的同仁们难以想象的一种“崭新的体验”。我认为这很宝贵,应该把它“复制”粘贴”到生命中并永久“保存”!回程的路上,我问他,除了这次到滨湖“政务中心”,还要往那里送?他说,“滨湖”是“大头”,单位最多。这里送完后,还有省住建厅、省林业局、省科协、省民政厅几个不在这里办公的机关要送,合肥市“政务中心”也要送,不过这些单位送起来方便,没有滨湖这边繁琐,市“政务中心”是自己工作的老单位送起来更方便了;至于外地的就组织人填写地址装信封,交邮局寄送。我说,其它的我不管了,今后,我就陪你送“滨湖”,反正你一个季度只出一期,一年也就四期,我就陪着你,每年为你们《安徽园林》当四回“义工”,如何?“好啊,”尤传楷很高兴,他说:“有你陪着我一路聊天,我会倍感轻松,就这么说定了。哈哈。”

(摘自《为人当学尤传楷》一文)

猜你喜欢
滨湖楼层省政府
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
奶奶做的“楼层儿”
滨湖选煤厂煤泥分选与回收系统技术研究
楼层
基于人体五感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应用研究——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
民国时期宁夏省政府的灾害预防措施
电梯的升与降
小小书法家
南方的冬天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