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欢吉,陈 蓓,蒋 科
(1.安康学院,陕西 安康725000; 2.汉阴县农技推广站,陕西 汉阴725200;3.国家统计局武胜调查队,四川 武胜638400)
产业扶贫是贫困户脱贫的根本,也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各地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为切实了解W县A集团反租倒包模式对蚕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影响情况,对M乡、B乡和S乡进行了调查走访,同时走访了A集团和县直相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随着蚕茧价格上涨,蚕农养蚕积极性提高,W县蚕桑产业迎来恢复性发展重要时机,反租倒包新模式为蚕桑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较好支撑,构建了“企业提质、业主获利、农户增收”的三赢局面,带动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调整优化,增收效果明显[1]。
1.1.1蚕桑为传统产业
W县位于四川东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宜桑宜蚕,是四川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W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鼎盛时期发种24万张,产茧5 000 t,农民养蚕收入6 000余万元。受生丝市场起伏波动和农民进城务工等多种因素影响,W县蚕桑生产逐年下滑,逐步进入“茧价高栽桑-茧价低毁桑”的发展怪圈,截止目前,年发种量不足鼎盛期的10%。
1.1.2企业原料茧缺口大
据调查,2016—2018年,W县本地收购蚕茧仅743 t,而相邻县区调拨蚕茧2 254 t,本地茧源仅占企业生产需求的24.7%,龙头企业生丝生产原料缺口巨大,给企业经营带来额外负担。图1所示为W县2016—2018年龙头企业原料来源对比。
1.1.3生丝价格大幅上涨
1.2.1反租倒包模式推动养蚕生产模式转变
反租倒包模式是A集团为打造稳定蚕茧生产基地采取的一种适度规模化蚕桑发展的新型模式。通过公司从农户手中统一流转土地栽植桑园、建造蚕室等附属设施,建设完成后再对外统一招标,业主按照1.5万元hm2的标准缴纳保证金,前2年土地租金由公司承担,第3年起由业主按照合同直接兑付给土地流转农户,合同结束后公司按合同相关约定退回业主缴纳的保证金。业主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桑园管护和桑蚕饲养,所生产的蚕茧必须卖给公司,公司平时按照生丝期货行情定价,当市场行情低迷时公司承诺蚕茧实行最低保护价32元kg进行收购。
标准化建设的桑园、蚕室和规模化养殖将充分解决养蚕农户以往养蚕技术差、桑叶叶质差等诸多问题,通过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等标准化养蚕技术的使用,近3年W县蚕茧质量明显提高,蚕农收益企业效益皆获提升[2-3]。2016—2018年W县蚕茧质量指标变化如图3所示。
反租倒包模式减轻了业主规模化蚕桑养殖的资金投入和风险压力,加快了适度规模化蚕桑养殖模式的推广。3年来W县密植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户数逐年提升,密植桑园面积扩大214%,养蚕规模户增加28%,可预测,反租倒包模式将逐渐取代散户养蚕模式。2016—2018年W县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户如图4所示。
1.2.2带动农村居民收入结构调整优化
随着W县适度规模化蚕桑产业加速发展,直接影响了农村群体收入结构[4]。
一是引导部分外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通过承包蚕桑基地变为业主,转移性收入将转变为经营性收入。如M村贫困户杨某,之前在外务工年收入1万余元,因家庭变故只能返乡,目前在附近蚕桑基地务工,同时申请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开始创业,种植蚕桑面积达2.1 hm2。目前,桑树已长至1 m多高,若到完全成熟期,初步估计每年的收益在4万元左右。该种模式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如图5a所示。
二是部分养蚕农户随着土地流转直接转变为养蚕工人,经营性收入转变为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如S村林某,流转土地后帮助业主J某采摘桑园桑叶,每天能够采摘225~250 kg,业主按照0.3元kg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其一季收入500~600元左右,全年4季可以收入养蚕劳动报酬2 000余元,同时土地流转可以收入1 100元左右。该种模式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如图5b所示。
三是参与土地流转的全家外出户,新增财产性收入。调查数据显示,B乡、M乡和S乡部分土地流转户全家长期在外务工,家里土地流转后每年皆可新增土地租金收入。如Y村郑某,全家外出务工同时流转土地1 200 m2,土地租金每年增收1 200元。该种模式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如图5c所示。
四是流转部分土地后仍自己养蚕的农户,新增财产性收入。如Y村养蚕农户黄某两人在家务农,两人2018年养蚕收入近9 000元,同比2017年养蚕收入增加近2 000余元,经营性收入增长近28.5%。另外,该农户2018年流转近2 000 m2土地给A集团用于桑园建设,年新增土地租金近1 800元。该种模式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如图5d所示。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W县新建桑园土地流转价格基本上在7 500~9 000元hm2,合同约定土地租金将跟随粮食价格上涨适度上调。因此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财产性收入将逐年稳定上涨,参与蚕桑生产的农户工资性收入随着务工价格的攀升也将有所上涨。与此同时也改变了部分农户以往收入来源结构单一的状况,降低了农副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户经营性收入的影响[5]。总的来看,通过反租倒包模式,适度规模化发展栽桑养蚕将进一步优化部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农村居民增收带来积极影响。
1.3.1带动农户增收
2016—2018年,W县蚕茧收购总额从693.45万元攀升到1 479.9万元,3年时间增加113.4%,带动养蚕农户户均增收1 260元,增长57.9%。
如Y村,该村是传统蚕桑养殖村,同时也是居民收支调查样本点,2018年该村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 018元,高于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 928元,其中牧业收入4 209元,占可支配收入比例19%;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441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整个蚕桑产业带动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总量占调查样本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15。
通过走访调查,该村共有农户499户,户籍人口1 600余人,在家人口600余人,主要为学生和60岁以上的老人,目前该村有养蚕农户160余户。2017年该村养蚕400余张,蚕茧销售达74万元;2018年养蚕量近700余张,蚕茧销售达140万元,同比增长89.1%。2018年该村部分农户按照水田每年9 000元hm2,山坡地每年7 500元hm2的标准流转田土14 hm2给A集团用于蚕桑基地建设,土地流转年收入近12万元。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该村整个蚕桑产业产值150余万元,同比2017年增长97.6%,带动全村人均增收近475元。2016—2018年蚕茧产值和户均收入变化如图6所示。
1.3.2带动产业优势
一是由公司反租土地,土地经营权仍属农户,农户是土地出租者,每年收取地租3 000元hm2,30年不变,而公司是“佃户”,农民无丧失土地的后顾之忧,而公司大大节省了购买土地的投资。二是农民当工人,成为“雇佣劳动者”,“倒包”生产任务,每个劳动力承包0.5 hm2,完成各项生产指标和任务,按1.5元hm2标准领取工资,超过指标的还可额外奖励,使企业的利益与农民的利益融为一体。三是农民参加蚕桑生产全过程,掌握了蚕桑生产技术,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从根本上提高了致富的素质。四是产品的市场销售由公司负责,而农民免除了市场风险之患,公司成为农民与市场联结的纽带。五是政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依法保护企业与农民的合法权益,并依法收税,使政府职能真正转变[6]。
生丝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蚕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A公司蚕茧收购价定价标准主要参考当月国际生丝期货市场价格实行区间定价,生丝期货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蚕茧价格[7]。
规模化栽桑养蚕所需劳动力相对短缺。蚕桑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蚕桑产业对于劳动力需求呈现用工时间集中(蚕儿五龄期和上蔟期)、单位时间劳动强度大(部分时段务工时间>10 h)和年用工总量不高(每张蚕种年用工量60个左右)等特点。同时W县是农民工输出大县,大批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造成农村闲散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超过90%的养蚕工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
蚕茧价格的稳定直接影响W县蚕桑产业发展。一是建立蚕茧风险资金,由县政府与公司共同出资建立蚕茧风险资金,争取国家、省市对W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二是根据农村劳动力价格,结合养蚕农户和养蚕业主养殖情况进行养蚕收益核算,动态制定蚕茧最低保护收购价格。三是当蚕茧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时启动蚕茧风险资金补贴机制,在补贴过程中要重点核算发种量、蚕农定种量、蚕农实际饲养量和产量,避免出现人为购入外地蚕茧套取差价的现象出现[8-9]。蚕茧价格补贴基金的设立可以有效保障养蚕农户和养蚕业主收益,提高蚕桑养殖效益,避免出现茧价过低农户弃养业主弃包的局面出现,有利于W县蚕桑产业稳定发展。
栽桑养蚕不仅可以提供蚕茧用来缫丝,而且桑枝可以用来开发食用菌,桑叶可以开发桑叶粉制造饲料等,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价值巨大[10]。综合开发利用桑枝、桑叶和蚕沙等蚕桑副产物,进一步完善蚕桑产业链,有利于提升W县蚕桑产业收益,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发展。
一是通过科技的研发,引进、试验和推广机械化养蚕机具,推广小蚕共育、地面和蚕台育及方格簇自动上簇等省力化养蚕技术,降低农户的劳动强度。二是公司在基地建设方面要充分调研当地闲散劳动力,特别是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同时尽量避免在同一个村建设多个基地,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不足。三是蚕桑重点发展乡镇根据蚕桑基地设立位置和规模,统筹开展短距离劳务转移,以村集体牵头的模式组织相邻村社闲散劳动力到基地务工,既可以解决劳力短缺又可以增加附近农户收入[11]。
W县通过发展蚕桑产业反租倒包模式,实现了对传统桑蚕发展模式的转变,增强产业优势,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反租倒包模式依然存在受国际生丝价格波动影响大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可以通过设立蚕茧风险资金、完善产业链和加强科技创新等措施来解决现有问题,从而更好推动蚕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