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喆隽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当中有一篇文章《不买也不卖》(Nothing to sell and nothing to buy),大意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依靠“卖”一些东西而存活的—教师靠“售卖”知识,哲学家靠“出卖”智慧,模特儿靠“出租”自己美好的身材……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以“出售”的东西。
读了一些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之后,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广义“交换理论”—每个人都在和别人进行交换。就算不用钱,交换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家长里短的八卦、生活小诀窍,甚至是朋友圈里的点赞和回赞。“交换”并没有像德国人鄙夷英国人时说的那样俗气。而当英国人自嘲起自己的“商业精神”来,也是毫不留情,“自黑”出了几分幽默来。
好笑之余,还得执拗地多虑一下:非要交换不可吗?从我们已经习惯的商业思维来看,交换本无可厚非。不过,一旦进入交换,似乎就进入了一个自己难以控制的循环,不免又多出几分算计来。其实很多人向往的田园牧歌,不正是减少交换,实现自给自足吗?前几年,日本电影《小森林》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女孩市子在家鄉小森,独自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除了无法自产的食盐和茶叶等,她所有日用饮食都是自产的,岂不乐哉?
交换会让很多事情变味。曾听一些果农说过,自己留着吃的果子,和卖出去的果子,口味可能差别极大。因为担心运输途中受损腐败,卖出去的果子总是半熟的;而自己吃的还能让它在枝头多挂几天,甚至可以产生“熟成”的风味。文化可能也是如此。很多名人在写日记的时候,就想好了必定会出版;一些人点菜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如何拍照发朋友圈。原本私密的内容变成了公开的宣示,不可出售的成了待价而沽的。真诚的变得虚假。强买往往价格不公,强卖则会伤害众人的胃口。
《不买也不卖》那篇文章里说,流浪汉和乞丐看上去类似,其实却截然不同:乞丐虽然身无分文,但是他总试图用自己的悲惨处境或者故事来换取你的同情心;而流浪汉从不想博得人们的怜悯。他们就是我行我素、无拘无束而已。虽然可能同样贫穷,乞丐总想着交换,流浪汉却回避交换。流浪汉大概是少有的身无长物的人吧。
一个现代人很难过上彻底自给自足的生活,但依然要有一些不可出售,也无法购买的东西—不买也不卖,万物皆备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