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路径

2020-10-26 06:56许芳筱
卷宗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服务意识图书管理创新思维

许芳筱

摘 要:图书作为存储和传播知识的载体,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在创新图书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做好图书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的诉求,才能凸显图书管理的意义。针对当前图书重管理、轻服务的现状,应当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图书管理与服务的相互关系,进而通过创新管理方法、强化服务意识、重视图书工作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深入挖掘图书资源价值。

关键词:图书管理;服务意识;创新思维;信息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将网络与信息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中,在减轻图书工作人员压力的同时,通过掌握读者诉求,提供主动服务,让各类图书资源能够在借阅、使用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图书管理与服务的创新,既需要每一位图书工作人员具备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素养,以实际行动推动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还需要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尤其是引进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智能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实现。

1 图书管理与服务工作开展现状

1.1 图书管理的方法与思维滞后

在图书总量不断增加、读者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现有的图书管理方法却没有同步的创新。面对海量的图书资源,如果还是以人工为主开展分类、排序、检索等各项工作,一方面是增加了基层图书工作人员的负担和压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借阅服务。当然,也有一些图书管理人员尝试进行变革,但是由于硬件设施落后,加上资金投入不足,像目前较为常见的自助服务终端、智能检索系统等,还没有引进或推广,这也成为制约图书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1.2 图书信息服务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图书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价值。如果将其束之高阁,而不能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结合实际情况,现阶段的图书管理和利用中,还是以被动服务为主。读者提出借阅要求后,再由图书工作人员为其检索、提供相应的书籍。而很少主动去了解读者的阅读偏好,没有形成“以读者为本”的主动服务意识。这种情况下,一些出版时间较早的书籍,因为知晓率不高,很少有读者借阅,这些图书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淹没在书库中。

1.3 图书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无论是从图书的日常管理方面,还是开发利用方面,都需要一支经验丰富、专业扎实、责任心强的图书工作队伍。根据现阶段图书工作队伍的现状,以及图书管理与服务的实际需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图书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迫切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管理人员。由于现阶段图书工作人员较少,每个人分担的工作任务较多,图书上架、排序、巡视、检索等日常基本工作占据了大多数时间,导致他们很难有自己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创新管理模式、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其二,在逐步推广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背景下,图书工作人员对各类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个人的业务水平与岗位工作的要求逐渐脱节。

2 新时期创新图书管理与服务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优化图书管理流程

图书管理的制度和流程,能够帮助图书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对保证管理效率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随着藏书量的增加,以及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图书检索速度慢、读者排队等待时间长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向读者提供更加满意的图书服务,需要加快“供给侧”改革。对于提供图书的图书室来说,应当尝试革新管理方法,例如要引进信息技术、信息设备,在服务台一侧安装几台自助服务设备,让读者自助办理图书检索和借阅业务。这样就简化了图书管理流程,也省去了读者排队等待的麻烦。

2.2 有助于挖掘图书资源价值

只有让图书资源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办理图书借阅业务,实现图书管理与服务的良性发展。在原有的图书管理模式下,由于服务意识不强,图书利用率不高,给读者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以图书管理创新和服务优化为契机,除了要向读者提供需要的书籍外,还要做好出借记录。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这些图书借阅信息的整合、分析,向读者精准推送关联性或相似性的书籍。既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又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价值。

3 图书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路径

3.1 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管理方法

近年来电子图书的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推广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也成为新时期简化图书管理流程、提升读者服务满意度的一种有效措施。一方面是要结合图书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组织计划并计算出大体的预算。根据预算划拨专项资金,采购相应的信息设备,尽快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行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这样一来,像图书分类、检索、借阅等常规的业务,都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完成一键式办理,而不需要档案工作人员从书架上搜寻书籍,工作压力得以减轻,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3.2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在信息时代下,若想做好图书的管理、服务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了解其需求并给予其充分的帮助,然后通过对读者的深入了解,对图书的阅读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读者的年龄性别及兴趣爱好等展开全面的分析探讨。图书工作人员应从职业角度出发,将服务意识贯穿于每一项管理工作中,让读者的图书借阅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除了被动的等待读者上门借阅书籍外,还应当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读者的阅读偏好,然后向读者精准推送其他书籍,让图书资源得到更加充分而广泛的运用。

3.3 重视队伍建设,增强管理成效

图书管理与服务的创新,要求图书工作人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掌握新的技术,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的推进图书管理效率和图书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可以尝试以下渠道:

其一,建立基于岗位工作需求的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教育,让一线档案管理人员也能够定期接受最新的专业知识,通过实现知识结构更新,才能紧跟行业发展和工作要求,提高自身的岗位胜任力。在培训内容上,除了图书管理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当增加关于互联网技术、信息设施的操作培训。例如,要熟练掌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类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才能实现各类图书快速检索,自动办理图书出借、归还等基础业务。其二,还要引进必要的激励制度,让图书工作人员具有危机感,增强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创造力。可以在服务台前放置“读者评分表”,读者可以对图书工作人员进行评分,或是提出反馈意见。将读者评分纳入图书工作人员考核指标体系中,用这种方式倒逼图书工作人员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4 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读者诉求的多元变化,迫切要求现行的图书管理和服务模式进行调整、优化,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始终发挥图书资源的信息服务价值。图书管理与服务创新,应当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要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引进信息设备,推进管理自动化、服务智能化的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图书管理队伍的建设,将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信息技术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优化考核机制,督促图书工作人员在对内做好图书管理,对外优化服务质量中,履行自己的责任,发挥图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欣.“互联网+图书馆”模式下的管理与服务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0):124-125.

[2]徐兴余.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功能的复归——评《高校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

[3]王菲.網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创新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7):120-122.

猜你喜欢
服务意识图书管理创新思维
关于技工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建设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