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英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小学的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写作能力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能力,写好一篇作文也是学生日后拥有语文高分的必备条件。小学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正是学生学习写作文的最初阶段,它主要是对学生辨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面对一张图片,拥有好的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才可以将所思所想如滔滔江水般表达出来,所以,提高二年级小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是极其有必要的。本篇文章将从二年级小学生看图写话的现存问题和应当如何提高其看图写话能力这两个方面进行着重论述。
小学二年级的看图写话训练是对写作的启蒙,也是对学生观察、表达和思维训练的有效手段。当学生面对一幅或多幅连续的图画时,能遵循图片中人物的因果关系,顺利整理出一篇合情合理的小作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看图写话能力的强弱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三年级作文学习的好坏,堪称习作学习基础的基础。家长和老师通常会对孩子的写作极为关心,好的看图写话指导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指導小学二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展开了相关的思考与实践。
1 对二年级小学生看图写话存在问题的探讨
1.1 对图片的观察不深刻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过于跳跃,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所以普遍会存在看图不深入的问题。不对图画进行细致的观察,就难以捕捉到绘图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写出的话自然容易偏离主题。
1.2 对图片的描写过于简单
由于思想与词汇的匮乏,小学生对图片的描写往往只停留于对人物、地点、事件的叙述,不会对更深层的含义进行联想,不能给人物一个饱满的性格,不能给故事一个完整充实的背景。看图写话不一定是一张图片,也有可能是多幅图组成的连续动画,这些图片之间都是有因果联系的,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内在的逻辑联系看不出、悟不透,将它们拆开来看,自然也会偏离图片想要表达的意思。
1.3 缺乏对图片的合理想象
小孩子的思想有时会天马行空。虽然看图写话需要想象力的支撑,但不合理的想象只会让一篇文章偏离主题,所以,拥有合理的想象才是写出一篇优秀文字段落的基础。
2 对二年级小学生看图写话训练的探讨
2.1 引导学生“多看”
看图写话,即观察一张或多张图片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叙述。对于刚刚接触看图写话的小学生来说,对事物的观察难以直中要害,无目的、无顺序的叙述会导致最终写作的失败。因此,教会学生看图,通过看图判断图片中故事所发生的背景、时间与人物关系,从而保证故事骨架的完整。训练学生看图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到以下方法:
首先要从整体入手,在让学生进行写话前,要带领学生充分地对图画进行观察,看清楚图片中所给出的图示。若为单图,则要着重强调观察图片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再或由远及近……养成按序观察的习惯,对图片中的画面和构图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日月潭》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以由远及近的视角对课文中所插图片进行观察。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处有层层叠叠的山峦,山上覆满了绿植,近处的水面上有一处小岛,将潭水分为两半,左边一半像弯弯的月亮,右边一半圆圆的好似一轮太阳,整幅图片虚虚实实,就像掩在清晨的薄雾之中一样。通过类似这样的引导,使同学们对图片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熟悉按序观察的方法。若为多幅图,则要引导学生将连续图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和联想,将多幅图片拼凑出一个连贯合理的故事,使人物性格足够饱满,故事背景足够充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事件的概括能力。
其次要注重观察细节。不同人物的穿着打扮可以体现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如挎着篮子的大白兔可能就是要出去采蘑菇的兔妈妈,披着虎皮披风的大老虎,可能就是森林里的虎大王……,图片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进行深究,对于每个人物的微表情,服饰或用具我们都应当着重观察,以此推断绘图者想要表达的深意。最后指导学生完整思考并叙述图意。
2.2 引导学生“多想”
经过对图画的细心观察,学生们已经能够大致构建起一个故事的框架,然而除了锻炼学生的观察力,看图写话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尝试给“骨架”增添“血肉”。对于一部分同学而言,即使老师对图片画面进行了充分的讲解,他们却依然能将句子写得平平无奇,不论经过怎样的观察都无法使作文变得生动起来,亦或是还没有听到老师的看法,便通过自己的联想赋予了文章一些过于夸张的情节,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合理想象后的结果。看图写话不可以就事论事,只写出图片中展现的最浅显的画面,但也不可以过于夸张,超出常人的接受范围。教师应当适时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可以通过一些恰当的提问,使静止的图画生动起来,由一个点子联想到下一个点子,积极鼓励同学们参与想象,以此提升学生们的想象能力。
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大禹治水》为例进行讲解。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们对插画进行初步观察,可以看到图片中从远方延伸而来的层层叠叠的高山和两岸高山之间夹杂着的河流,在山崖峭壁之上,一个头戴斗笠的人和一群劳动者正在讨论着什么,略低一处的峭壁上另一群劳动者正挥舞着锄头干活。通过简单的对画面进行构建和想象,我们可以写出这样一个故事,即在布满古木苍松的山崖峭壁之上,大禹正在为一群勤勤恳恳的农民讲解应当如何开山治水,另一批成群结队的劳动者正手握锄头,奋力地凿石开山、刨沙筑渠、疏通河道,尽管河流湍急,他们也丝毫没有畏惧。劳动者偶尔停下来擦擦汗水,极目远眺,仿佛在展望一个美好的未来,对此次治水充满信心。通过这些合理却不干涩的想象,整个画面就会活跃起来,通过加入对人物思想的联想,赋予画面中人物鲜活的形象,使得作品更加饱满。
2.3 引导学生“多说”
小孩子善于模仿,喜爱表达,但是在写话的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停顿或反复,这是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在思维表达上缺乏条理性的原因。在“多说”的训练中,不能太过于追求效率,而是应当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出并纠正语病,让他们在言语的表达上尽量准确,做到词意连贯。在引导同学们“多说”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说出的部分要紧跟基本内容,不可以丢掉重点;二是要多多鼓励在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同学,表扬他们想得好,说得好,使学生得到认同感,这对其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2.4 引导学生“多写”
经过观察与合理的想象,孩子们已经大致可以构建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了,这时就要鼓励他们将自己补充完整的画面记录下来,完成看图写作的创作。在写下故事之前,教师应当对如何“写”进行指导。一是要学生们将故事写完整。二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为日后写好记叙文打下基础,所以写话也应当满足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缺一不可,将故事框架树立完整。二是要写具体。学生需要对故事的重点情节进行细节描写,将主线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姿态描写清楚,将绘图者想要表达的内涵交代清楚,使故事真正地生动起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看图写话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一个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与思维力,教师在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时,应当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观察空间、想象空间和表达空间,激发他们对写作表达的兴趣与热情,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尤其是写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横泾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