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迁 王茜
[摘 要]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阶段,大学生身上显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征。构建、培育及提升这些时代特征,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结合个案研究、意义阐释、价值分析,综合新时期大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四项时代特征,即张扬鲜活个性,激发个体潜能;培养独立人格,促进人格养成;秉持主体教育思想,高扬主体性;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阐明其具体内涵,论讨其实现路径,为高校树立更加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生;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5-0035-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5.007
在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新阶段的进程中,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及大学生自身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培养时代新人成为时代强音,教育人势必对已然变化了的时代和变化了的学生多一些研究、认知的尊重[1]。高等学校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历史使命,人才培养更趋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不断促进大学生内在的觉醒和人性的完善。
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言,“大学的基本原则是经过思考去运用一切工具和全面发展人的所有潜能,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选择,并通过主体性认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负责任的意义。因此,认知的目的就是个人的独立” [2]。一些教育思想流派及其相关阐释也对构建大学生时代特征颇具启示意义。人文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本,最大限度地挖掘、发展学生的潜能,学生的个性发展越充分,自信心就愈强,自觉性也越强。存在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的出发点、着眼点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主张,回归教育对象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基于上述理论源流,在尊重学科专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突出鲜明个性、独立人格、主体性与创新创业4个时代特征的构建及提升,以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这也是新时期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应有之径。
一、张扬鲜活个性,激发个体潜能
(一)人的个性是高等教育不能忽视的前提
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更具个性化。俄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个性培养计划[3]。可见,真正的教育是充满个性色彩的活动。新时代高等教育实现对人的个性培养方复归至教育的中心,也恰恰是回归以“培养人”为首要职能和 “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真实写照。
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的个性总是与社会共同的一般性特征、自身个别的特殊需求相结合,每时每刻都在萌发、生长、成熟,以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相统一”。独立个性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能力在受教育者身上的特殊组合体现,呈现出各异的个性特征。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并满足学生的需求,支持并张扬学生的个性。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而言,更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从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了解他们不同的学习性向、实践能力、创新潜质、生活需求和未来规划等个性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指导,给学生直抵内心的尊重、关怀。
(二)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张扬鲜活个性
原始社会,生存环境恶劣,人类缺乏对自然规律的意识自觉,从而丧失了自由的个性;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在集权专制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等级森严的社会阶级阶层体系下,民众亦无法充分施展独立个性;资本主义社会中,因其资本二重性,亦不足以使人的自由个性得以根本性施展。而社会主义社会中,政治上寻求人民民主的制度文明,加之高等教育领域力倡自由之风气,具备了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充分、自由地发挥聪明才智,张扬鲜活个性的时代基础。
但从当前来看,大一统的教育体系、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教育模式依然存在,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个性发展目标在短期内仍难以圆满实现。追求美好生活是永远的进行时,大学生的美好生活就是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既承认人的发展的普遍可能性,又认可人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因此,真正的“全面发展”所追求的恰恰是个性和卓越[4]。真正的个性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是在一两种核心素质基础上形塑、发展而成的。
基于此,近年来各高校切实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打破旧有的规制惯例,积极探索张扬个性的高等教育实践。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兴趣专长,T大学创新评奖评优评价体系,设立包括道德文明先进个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自强不息先进个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20余类单项奖,重在表彰某一方面个性表现突出的学生,让有可能成为学者的学生以学术大师为方向;让领导力突出且甘愿承担公共服务责任的学生向治国栋梁发展;让富有商业敏锐性又具备经营头脑的学生向商界精英努力;让践行工匠精神兼有發明创造潜质的学生向实业领域开拓,为新时代大学生展示个性、练就专长搭建施展平台,做好方向引领。
(三)从高等教育实践中激发个体潜能
真正的教育是将已经存在于学生身上的潜能诱发出来的过程,使心灵从对真理无知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帮助心灵去了解直觉器官所感知的现实世界之外的境界。而高等教育实践就是要探寻、捕捉处于“最近发展区”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为充分激发潜能集聚磅礴的情感力和意志力,创造最具发展效力和价值的“潜力点”,使之成为高素质大学生。
激发个体潜能已然成为高校时代新人培养目标中的一项重要特征。为此,各高校在招生选拔中勇于突破单一的考试招生选拔方式,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的招考办法,突出创新性、个性化,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如新推出的“强基计划”、综合素质水平测试、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等,通过笔试、面试等多元化、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认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挖掘、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目前,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各高校已建立起确保公平、公正选拔的专门程序和审批流程,主动选拔某方面确有突出专长的创新型人才,这已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人才选拔与评价的风向标和新风尚。
二、培养独立人格,促进人格养成
过分追求个性发展、放任个性需求,放弃对全面发展的辩证思考与认识是十分危险的。对个体而言,个性发展势必需要以独立人格为支撑,而人格则因鲜活个性而动态生成。虽然多数大学生已经成人,但成人不等于具备独立人格,唯有养成独立人格,方才具有“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适才意味着真正“成人”。处于普及化阶段的大学已成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机构,在此背景下,无论哪种类型的高校,无论旨在培养何种人才,都应当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5]。
(一)完善人格是新时代教育的工作目标
“人格”是指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即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独立性”是人格的意志特征,而意志是行为的调节者,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6]。独立人格是现代公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获得尊严与自由的内在力量,实现了独立人格,也就成就了人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可能。然而,传统教育目的观过于重视群体精神和服从权威,忽视了独立人格特质的养成,产生了与“独立人格”相对立的“依附性人格”。依附性人格的显著特征是奴性,而奴性会严重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在受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未将自己视为一个有能力学习和独立看待问题的人,人格降低为“物格”,依附于学校、他人,甚至是他物。
“手机控”属于高校大学生中最典型的依附性人格,但高校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学生摆脱人格的依附性,养成独立人格。以T高校J学院为例,由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联合组成,与有一定“手机控”苗头的学生谈心,格外重视如周末、节假日这类“真空”地带,一旦发现有“手机控”倾向者,由班级、党团支部、宿舍舍友等不间断地施以“特殊”的关怀帮扶,这对自制力差且有该倾向的学生无疑形成了一种莫大的外在鞭策。此外,该校还组织低年级学生担任各类就业招聘会的志愿者,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和能力素质的标高要求。通过组织类似此类“体验式活动”的方式塑造独立人格,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有效减少沉迷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的几率。可见,综合采取严格管理、积极帮扶、正确引导、氛围熏陶、体验实践等举措,有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人格化教育实践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其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塑造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格,促进受教育者自由而充分的全面发展[7]。人格主义者认为,人格是一种自我的生命主体,是个体的内在价值和最大财产。在人格化的生命历程中,人格的塑造意味着人生的“价值坐标”趋向有意义的精神生发,体现着人之为人的精神向度。
国内学生自幼儿时期算起,便汇集了整个家族的庇护与宠爱于一身,家庭教育中独立人格的培养少之又少。正式入学后,中小学教育又施以相对严格的“管束”与“传授”,学生在心理上养成了“寄生虫”依附思想,接受的大量知识仅仅停留在符号水平,并未深度觉解与体验。人之言就是我之语,人之意即是我之想。大学时代应然出现的“善于思考”“自由表达”“与真理为友”“以学术为志业”等精神品格和积极情感量小力微,造成不少大学新生感到现实与对大学的憧憬向往相差甚远。
于是,新时代下高等教育之教学理念应时而生、不断涌现。以关于大学生人格品质、人格发展和人格修养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为依据,科学地提供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的教育条件与教学策略[8]。不少高校尝试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养成,追求个人人生层面的“人格之美”。T大学借鉴古代中国华夏族的“冠笄之礼”仪式开展成人礼教育活动,邀请父母见证,举行集体宣誓,并由学生讲述自己战胜自我、成长蜕变的历程,让参礼者及观礼者明白“成人”的意义。该活动对个体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明显,对独立人格的养成具有强力促进的实效,是大学生人格化培养的一项有益尝试。
(三)涵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以对当下生活的适应作为基本培养目标,而非以个体完整、健全、独立人格的养成为根本目标,这意味着传统教育可能滋生个人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总体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养成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期。大学生的人格养成,须在大学不断获取或体悟到独立人格的全面性和和谐性。全面性之体现,是基于多样化教育实践赋予受教育者以内心的充盈、个性的高扬、体验的丰富,更忠实于理性、逻辑与理想。同时,人格教育内容及方式多样化,不再单单以智育论“英雄”,不再以标准化、可计量的知识去衡量人、评判人。和谐性之体现,表征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与内心、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了共享、责任、道德在人格中的位序,融合了为人处事、做学问、做好自我等多元精神品格,构筑起教育“成人”的多维和谐因子。
当然,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人格养成教育需要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开展。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人格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人格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做到人格上“表里俱澄澈”。二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与咨询等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抗挫能力,树牢其面对困难的信心、决心和意志品质,以求知、思考等方式来完善自我,净化心灵。
三、秉持主体教育思想,高扬主体性
尽管人格养成是一个持续、漫长的演进过程,但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亘古不变的主题和旨归。只有具有了独立人格,方能契合教育活动主体的规定性。主体在对象化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中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自律性。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做好学生的权利保障工作,尊重學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管理者与塑造者的角色转向引导者、合作者和服务者的角色[9]。
(一)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层次
主体性是人通过实践和反思而达到的存在状态和生命境界,并通过教育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和人的本质的最高层次。因此,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10]。而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意味着人合乎发展的内在目的性。
高扬人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个体、群体和类的关系协调,实现人更加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这是“人是教育出发点”这一命题的逻辑延伸。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在建构人的主体性过程中,应不断唤起人的主体意识,确证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理性主义把人从“神”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人的主体性“觉悟”,并得以空前高扬。加之现代工业革命和新一代产业变革的助推作用,进一步高扬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功能,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大学生自我发展主体性的意识变得更强。
(二)新时代应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
高等教育实践常常在不经意间消解教育对象,致使其主体性处于边缘状态。当下,高校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觉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首创精神等方面做得不够;学生参与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仍显有限[11]。而凸显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聚焦于人的发展的主体地位,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伴随人的主体意识的勃兴,高扬主体性已然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股“新风”,一种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身评价和修正、自我成就的新观念正阔步走进大学生视野,并促使他们形成自我提升的强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
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充分搭建参与、融入、体验的机会平台,发挥好他们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譬如,为提高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T大学推出了“水果工程”,每年分两次向校内所有学生免费发放水果。为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包括市场调研、网络投票、水果试吃大会、水果供应商交流大会等,整个流程环节几乎都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学生在水果上雕刻学校校徽、特色建筑、历史人物,吃出了暖心、玩出了花样、品出了新意,此工程俨然已成为该校一项重大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盛宴,并成为学生心目中一项 “民心工程”,也得到了广大社会大众的支持。
(三)以培养模式创新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时代教育哲学观主张,从知识占有转向生命体验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的获得性感受日显增强。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应从传统的个人主义及占有性中解放出来,为主体自主、理性地设定终极价值和发展方向,并始终把个人的存在质量和全面发展作为共同体的价值目标。总之,随着主体性哲学和“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得以肯定,人的形象日益丰满。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势必从大学生的学习主战场——第一课堂入手,不断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转变培养理念: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再到“授之以欲”。传统的培养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搬运,而主体教育理论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置身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其次,转变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到启发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说教式、灌输式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而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角色扮演式等新时代教学方式方法更加生动、开放、灵活,可有效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的需求,启迪他们自主思考、主动参与。再次,重构师生关系:从二元对立性到主体间性互动。传统教育过分强调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和客体,教师是教育的权威代表和化身,这种表现为“我”与“他”对立状态的师生关系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而主体间性教育观认为,大学师生关系应由原来的主客二分关系模式走向主体间性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的心灵互动交往。在主体间的双向互动中,每一个主体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实际的参与者、经历者、体验者,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生成,创生、孕育出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福柯认为,人所要做的“不是去发现自己,发现秘密的内在本质,而是去不断地创造自己,将自己造就成为一个自主的主体” [12] 。唯有如此,才算是抓住了人的创新创造本性。所以说,人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发挥势必更深层次地高扬人的主体性,而人的主体性可进一步确证人的无限创造可能性。如何应对社会职业变化导致的人力资源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13]。
(一)大学生创新创造力的发生机制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性力量诱发出来,促使人的无限创造性活动持续进行。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促动大学生将自身的生命体验无限逼近那些缔造创造性成果的前人或先贤的生命轨迹,形成一种现实化冲动的“觉”,引导最富活力、最具创新力的大学生群体勇于创新、乐于创业、享受创造。
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包括决策力、整合力、执行力、原创力等多元复合能力,体现在诸如创造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或财富上。针对创新创造力的发生机制,钱学森曾这样谈到,“加州理工学院的学者、教授们都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他们给年轻学生提供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不同的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挑 战” [14]。创新创造是个体在没有明确答案、标准的不确定环境中,灵活捕捉、创想和生发出所需要的一个个新的确定性。创造性的“构思”与“点子”远胜过客观知识本身,通过探索性、发散式、立体式思维的综合作用,实现创新思维的集结,进而趋近或实现创造性活动。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向度
创新创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路径与核心力量。一种纯粹的创造活动,它遵循创造活动之生命规则,如自由行动或艺术作品就是真正的创造[15]。從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出发,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两者有机结合,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高等教育价值的归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新时代大学生置身于国家大力倡导“双创”“三创”教育的时代洪流中,身处知识技术云集、科技前沿聚集、创新资源富集的高校中,为实现创新基础上的高水平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创新创业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企业家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从知识生产模式来看,创新能力可促使知识再生产。当今的发明、创造已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精英式、偶发式,而是依赖大量实验条件和数据,发挥团队协作力,进行标准化运算、批量化处理的协同性、精细化、累积式过程。故而,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决定了产业价值链条中的位次,创新政策成为了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表现的关键制胜因素。
当前,各高校已经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16]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以科技创新、学术创业带动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T大学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营,出台《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开设《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创业融资学》等课程;实行“创业弹性学籍”制,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可获得实践学分;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探索创新创业学历教育,设立创业方向专业学位硕士,鼓励有创业潜力的学生选修创业方向辅修学位或免试攻读研究生。
(三)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工业社会强调标准化的固定模式无形中造成创新程度一度处在低水平、浅层次上徘徊。当前,中国仍有大量乡镇、农村正处在火热的工业化进程中,加之来自于环境保护的压力、产生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及更复杂严峻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于教育的创新诉求显得愈发迫切。归结起来,就是要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而高校无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主战场。为此,国家相继建立试点,并推行创新人才培养改革。2007年,教育部批准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09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推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国家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8年,教育部推行“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2019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
各高校多措并举,综合推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首先,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创新的根本是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鼓励和支持“冒尖”,当“领头雁”,这也正合乎高素质人才的成长规律及时代特征。其次,更新大学课程内容。高校教学研究应落在“法定课程”与“师定课程”的有机融合上,有效融通知识型组织和知识群落,使教学过程成为艺术与创造的乐园,使知识如“宝贵的礼物”一般,让学生乐于接受,实现同一情境下师生内在性、人格化互动生成。再次,变革大学生思维方式。大学生着力习得“反求诸己”的辩证思考能力,在不确定情境、非常规环境中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判断,将学习和实践的收获与自我再认知相结合,打破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不断生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知识、新设想、新模式的创新型人才。最后,创设创新创业创造的综合环境。孕育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造品质的过程须以顽强意志、不怕挫折、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为动力支持。为此,一批高校先后开办青年领袖班、创新实验班、精英实验班,专设创新创业创造相关学分,开辟高素质实践拓展基地,创立创新创业创造相关教育研究中心等。
參考文献:
[1]贺春兰.新时代必须研究变化了的学生[N] .光明日报,2018-09-04(13).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13.
[3]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3.
[4]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 2005(5):7.
[5]邓磊.面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科学,2019(04):73-74.
[6]谷建春.误区与出路:学生独立人格培养论[J].现代大学教育, 2002(1):99.
[7]别敦荣.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基本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6(03):38.
[8]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49.
[9]林杰.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的特征及其权利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16(03):44-45.
[10][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0.
[11]李义丹,周志刚.人的全面发展观和人的科学发展观关系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6-49.
[12]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1.
[13]钟秉林,王新凤.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9(08):9-10.
[14]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N].人民日报,2009-11-05(11).
[15][法]昂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97.
[16]张宝君.“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 2017(1):34.
(责任编辑:申寅子)
Abstract: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universal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show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construction,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r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mor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case study, significance interpretation and value analysis, and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a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ive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are as follows: to publicize fresh personality, to stimulate individual potential; to cultivat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o promot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o uphold the main body education thought, to promote subjectivit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By expounding its concrete connotation and discussing its realization path, it can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et up talents training requirements more in line with the new era.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alness;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