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和语文那可是一个天南,一个海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学科,但实际上,这两者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若是邀请数学跨界走进作文,你会发现作文会出现神奇的、让人惊喜的“化学反应”。
我们先来看美国作家贝琦·佛朗哥《数学诗》中的片段。
红色落叶+橙色落叶+金色落叶+棕色落叶=踩下去窸窣有声的地上彩虹
秋天÷风-颜色=冬天
枫叶+水塘=红色小船
雨滴×莲叶=绿色盘子里的珍珠
水塘÷雨滴=涟漪
蒲公英×风=白色的愿望
三叶草+打结=春天的项链
脚-鞋袜+草地=光脚丫子的快乐
是不是大开眼界?加减乘除各种数学符号,竟然把眼睛看到的颜色、动作、动植物,以及耳朵听到的各种声音,还有细腻的内心感受、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都巧妙地、生动地串联成一首首独具特色的小诗。
仔细分析,这些数学符号真是用得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比如
红色落叶+橙色落叶+金色落叶+棕色落叶=踩下去窸窣有声的地上彩虹
生活中落叶可不就是这样子的吗?各种颜色的落叶“+”在一起,堆叠在一起,就像绚丽多姿的彩虹一样。若是踩在上面,就会有 的声音传来。
再看“脚-鞋袜+草地=光脚丫子的快乐”这句。
“脚-鞋袜”就是把鞋袜潇洒地一脱,光着小脚丫子。“+草地”就是光着脚丫子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奔跑、玩耍……这个画面想想就充满欢乐!
别看每一首数学小诗那么短小,但散发出来的韵味却是悠长的,值得再三品味。
在《季节的加减乘除》这首诗里,同样也融入了数学元素。
猫咪在春天学会了加法
一棵棵小草探出脑袋
迎春花一加一加一
草长莺飞乘以桃花
蝉声和黄莺除以柳枝
夏天果園里果实减去星星
秋天的演算是用稻谷堆计数的
我和鸭子背着手走在田埂上
数稻田里麦穗和山坡上羊群
大雁在蓝天的草稿纸上打对钩
树叶慢慢删减下来
裸露出树干和村庄
一场秋霜除一场大雪
冬天被擦得真干净
瞧,数学符号像是来了个大变身,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性的,而是充满了诗意,同时让笔下的春夏秋冬景色变幻,变得格外新颖、吸睛。
讲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创作属于自己的数学小诗啦。
蚯蚓老师给大家划个范围吧,现在是金秋十月,咱们就请“数学”帮忙描写秋天的景色吧。
首先,我们要考虑秋天有哪些景物的变化,这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受。再想想看,在这些景物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到哪个数学符号。如,小鸟告别大树去南方过冬了,树叶也纷纷落下,大树很寂寞。
大树-小鸟-树叶=寂寞
看,一首数学小诗就写好了。其实,这首小诗还可以再扩充一下,想想看,当冷风吹来时,是不是更显得大树冷清?所以,在上面的小诗中,可以再“+”冷风。
大树-小鸟-树叶+冷风=寂寞
再比如,秋天来了,咧嘴的石榴在阳光下散发着红宝石的光芒。
咧嘴石榴×阳光=粒粒红宝石
秋收完毕,田野只剩下稻草人站在那里。
田野-收获= 孤独稻草人
……
虽然以上的练习是碎片式的,但同学们可以将其扩展成一段段相对完整的秋天主题诗歌或者散文。
如:大树-小鸟-树叶+冷风=寂寞
可扩展为:秋天的树林,大树挥泪减去跳跃的小鸟,减去繁密的树叶,拥抱从深秋绵延至冬的寂寞。冷风一来,又加了一笔更浓的孤独。
这样的行文风格,是不是一下子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同学们在写秋天主题作文时,或者其他景物作文时,不妨尝试着把数学符号与数学思维运用其中,让“数学+作文=独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