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达捐钱修建的戏台塌了

2020-10-26 02:18
妇女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庙古庙正脊

2019年春天我和朋友们去寻访山西省忻州市庄磨镇连寺沟村铁梁桥,时隔一年之后,这座金元时期的石拱桥变得焕然一新,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刚刚修缮,油漆色彩艳丽的金代古庙

我们到铁梁桥时,听当地老乡介绍说,离连寺沟村南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坡头村”,村里有古庙和戏台,于是我们返回时专程前去探访。在车里子远远望去,铁梁桥和连寺沟村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快到连寺沟时往旁岔一点儿,就是坡头村。

清代老戏台屋顶正脊高耸

据当地老乡介绍,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绝大部分的村民竟然都姓“连”,说起来,很可能与我还是同宗同源,也都说祖先是从晋东南襄垣县迁徙而来。

坡头村中现存古庙两处,但都经过严重的“修缮”,古朴之风已经不复存在。

我在地图上标为1号的位于村后山上,是一座新修缮完的始建于金代、重修于明清的古庙;标为2号的就在村口,进村即可见到,是个清代小庙。

地图上的1号金代古庙,刚刚修缮不久,油漆色彩还十分饱满艳丽。2号清代小庙,虽然进不去门,但透过窗子向内张望,可以看到梁架构造极其简单,山墙都是用红砖砌成的,无论从文物角度还是审美角度来看,都没什么价值了。

但在这座庙的对面尚存一座清代老戏台,却是极具沧桑味道,让我久久驻足,细细探看,老戏台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的悬山顶建筑,在左右两侧又凸出两个小间,这样的结构给戏台正面做出一种近乎歇山顶的效果。

而戏台屋顶高耸的正脊,圆润的曲线,宽大的博风板,粗犷的建筑风格,正是晋北地区尤其是忻州一带清式建筑共有的显著特色。

但当时这戏台也已经极度残破,所有的屋檐全都糟朽脱落,那样子好像丐帮长老一般。戏台的左右及后部原有土坯墙,当时也是多处倒塌,大有“衣不蔽体”之感。

戏台旁边就是村里的垃圾堆,感觉戏台竟然好像垃圾堆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那时看戏台内部梁架仍大致完好,并没有外观上那么破败,感觉至少身子骨还是硬朗的,其构造做法也颇有古风。

在这空旷中,小庙和老戏台相对而立不知有多久了,而今,小庙不见了那些虔诚而来的香客和叩拜,老戏台也没有了台下引颈而望的看客和掌声,它们应该是寂寞了许多年。

戏台内墙和梁枋上还有半个世纪以来的多次演出题记,我在山西省许多地方的古戏台上都曾见过此类的墨书,都是戏班子来演出时题写,内容也多不外乎从演出剧目到参演人员以及角色分配,以及剧团名称、演出时间等等……

不经意间就成了宝贵的一页页史书。

我看到,最近的一次演出时间在1996年5月13日,也已经是23年前的旧迹了。

坡头村虽然有两座寺庙,却是仅有这座戏台颇具古风,很是打动人,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我甚至想著下次来得从容点,有时间为它好好作画……小庙旁边的草丛中扔着一块清代断碑,上面全是村人捐资修建庙宇的明细账,细看时竟然还有“连达”的名字。

不过这个清代的连达看起来也不宽裕,捐款为“九百文”。

朋友们在碑上看到了“连达”,皆呼我竟然穿越至今了。

因为看不见碑的另一面,无法得知刻碑时间,按碑刻风格估计,这应该是一块清代中期的碑,我个人感觉应该在乾隆朝前后,这也基本就是戏台的创建年代。

这庙和这戏台的建造中,也有“连达”所捐的资金呢!

当时天近黄昏,朋友急着开车回太原,我不便留下,因此并没有画这座戏台。进城后天已经全黑了,还想着再去山西时要去把这戏台画了,谁知此一游竟成永别!

然而,今年朋友们几次前往铁梁桥查看修缮状况,回程时又一次拐进坡头村,却发现这里已经空空荡荡,戏台踪迹全无!

他们把照片发给我,我仔细看了又看,除了远山未变,戏台旁边的破拖拉机也一点未动,戏台却消失得干干净净了。听老乡说老戏台是一场大雨后垮塌的,村里已经把残骸清理了。在山西广大农村中,有着太多这样年代较晚,结构简单,文物等级不高的古建筑,其实它们同样是历史的见证。

而它们正在日益凋零,逐渐从大地上消失,就像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和它们的每一次见面都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啊。

编辑/周六

猜你喜欢
小庙古庙正脊
人字形屋顶上的艺术
人不能舍弃被理解的渴望
正脊治疗脊源性内科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脚搓木棍读书
南戏《张协状元》中古庙和鬼神的功能探析
举人村
——灵水
神秘古庙的门前
正脊调曲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小庙”就别请“大和尚”
“小庙”就别请“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