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燕杰 鲁肖麟
疫情期间,物理隔离作为重要的防护手段,带来了个体的社会孤立,引发了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人们通过核心关系交往、线上资讯沟通等方式保持社会联系性,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孤立。本文在关系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上,提出防疫社会资本的概念,将其提炼为三个维度,即物理隔离有效性、关系交往紧密性和资讯沟通广泛性。笔者进而提出防疫社会资本的效用假设,通过七个国家的线上大数据,开展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防疫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在不同国家均起到了控制疫情、保持积极社会心态的作用。本文基于防疫社会资本的理论创新,运用多国大数据,把握较长时间维度和较大空间跨度,是分析防疫社会资本效用的初次尝试。
1.理论回顾
社会资本是嵌入于人际社会关系中可动员的社会资源。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页。社会资本概念的理论本质是人类联系性,最早可以回溯到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哲学思想。在我国社会学界,费孝通于1947年提出“差序格局”概念,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9~57页。是从联系性视角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创新,用今天的学术语言可以诠释为“个人中心网络的交叉”(the overlapping of egocentric networks)。边燕杰:《论社会学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5期。自20世纪80年代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ohn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ald Press, 1986, pp.241~258.和科尔曼James S. Coleman,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4,1988,pp.s95~s120.分别提出社会资本概念以来,该概念被广泛接受,迅速进入了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社会网络分析学者从联系纽带、网络结构、关系资源等三个角度深化理解和精确测量社会资本,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其中包括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Mark Granovette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8, no.6, 1973, pp.1360~1380.伯特的结构洞理论、Ronald Burt,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Nan Lin,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社会资本在我国关系主义文化中是否具有中国特色?边燕杰和他的研究团队近十年来关于关系社会学的探索表明,社会资本这一植根于西方文化情境和社会状况的概念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成为更加契合中国社会现实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测量的研究工具。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边燕杰首次提出了关系社会资本的概念,边燕杰、张磊:《论关系文化与关系社会资本》,《人文杂志》2013年第1期。认为中国的人际网络具备关系纽带亲情化、功能复用性、互惠义务强、超稳关系圈等四大特征,边燕杰、杨洋:《作为中国主体话语的关系社会学》,《人文杂志》2019年第9期。拥有这些特征的人际关系网络能够生成更高质量的社会资本。边燕杰、缪晓雷:《如何解释“关系”作用的上升趋势?》,《社会学评论》2020年第1期。
在当前新冠疫情背景下,上述社会资本理论给我们的学术启示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应该用联系性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行为,包括疫情期间的社会行为;第二,联系性并不是漫无目标的、不可测量的,而是嵌入于个体中心网络的,研究兴趣和专业化测量都聚焦于人际关系网络的同质性和异质性,注重社会资源的可动员性。
2.疫情现实与概念的提出
2019年12月以来,新冠疫情的迅速爆发具备几个突出的特征:一是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和无症状传染,传染速率较高。大量感染者在发病前有2-14天的潜伏期,部分无症状感染者从未表现出症状,两种情况下均携帶新冠肺炎病毒,具有明确的传染性。吴尊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在疫情传播中的作用与防控策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年第5期。二是新冠病毒变异速度较快,导致病毒传染性更强,对抗原特征的认识更为复杂。石云、王宁、邹全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进展与挑战》,《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三是对病毒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安全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均未问世。国内外诸多研究机构的新冠肺炎特效药和疫苗研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截至本研究完成时,尚未提供可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的可靠疫苗或特效药。邹全明、李海波、曾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年第9期。
在这一前提下,传染病学领域提出的防疫建议,除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外,最重要的就是居家隔离和增距交往。其中居家隔离作为首要措施,带来了社会孤立的负作用,进而引发诸多问题。Giuseppe Lippi, Henry Brandon, Chiara Bovo, et.al, “Health Risks and Potential Remedies During Prolonged Lockdow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Diagnosis, vol.7, no.2, 2020, pp.85~90.边燕杰等对ISSP2017(国际社会研究项目)30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与社会发生正式和非正式联系越充分的个体,健康程度越高,幸福感越强,而联系性最弱的个体相较他人的健康状况和幸福感最差。Yanjie Bian, Lei Zhang, Yayi Gao, “Social Bond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Findings from the 2017 ISSP Modu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50, no.1, 2020, pp.26~47.疫情导致的短期社会孤立尚能克服,但如果疫情成为一场持久战,长期社会孤立的情况必然扰乱正常的社会生活,带来复杂的社会问题。所以,人类社会行为一定会出现反孤立的联系状态,以顺利渡过难关。
从学术研究视角迎接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防疫社会资本的概念,定义为:有效物理隔离状态下人们对于社会联系性的保持和加强。它包括三个维度:一是物理隔离有效性,二是关系交往紧密性,三是资讯沟通广泛性。图1是防疫社会资本的概念结构和防疫作用的理论框架。
图1 防疫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理论框架
(1)防疫社会资本的概念结构
图1中间的圆形部分展示了防疫社会资本概念的三个构成要素,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和核心支撑。第一个构成要素是物理隔离有效性,它是除家庭成员外的人与人之间物理空间的隔离程度。由于新冠病毒携带者一般都有2-14天的无症状期,致使该病毒在不为人知的情形下的传播能力极强,所以在预防性疫苗和特效药物成功试制和普及之前,居家隔离和社区封闭是阻止病毒传播的有效防疫措施。当然,疫情期间必须继续提供生活必需品和医疗服务,以维持日常生计和医治不幸的感染者,所以有必要采取增距交往的防控手段。总之,以居家隔离和增距交往为指标的物理隔离是防疫社会资本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
第二个构成要素是关系交往紧密性,是指以家庭为中心的核心关系网络,在疫情期间的交往紧密程度。人们的亲密关系包括配偶/伴侣、其他家庭成员和交往特别密切的亲朋好友,是个人核心网络的主要成分,其功能被学者称为内聚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③⑥[美]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刘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页。涵义就是增加沟通、促进和谐、发挥群体内部凝聚力的社会资本。疫情大流行期间,人们长时间待在家里,频繁互动不免增加摩擦,产生矛盾和冲突。所以,如果同时增加内聚社会资本,不但可以抑制和减少消极互动,还能增加相互关照和体贴,以积极的姿态集体调整防疫行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种种变化和后果,平稳度过疫情的艰难时期。
第三个构成要素是资讯沟通的广泛性。这是核心交往圈之外,与拓展性社会网络关系(distant alters)的广泛交流和资讯沟通,特别是关于疫情的资讯沟通。在社會网络分析领域,拓展性的人际关系包括熟人和网友,还包括人们与之交换信息但不甚熟悉的其他人,通常被学者称为弱关系纽带,Mark Granovette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8, no.6, 1973, pp.1360~1380.其作用是外联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③研究表明,弱关系纽带是多变量构成的,Perter Marsden, Karen Campbell, “Measuring Tie Strength,” Social Forces, vol.63, 1984, pp.482~501.可以跨越社会群体和其他结构边界有效地传播非冗余信息,Mark Granovetter, Getting a Jo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p.139~182.被形象地比喻为“灵魂传送”的桥梁。⑥在疫情大流行的艰难时刻,拥有这种性质的外联社会资本尤为重要,因为关于疫情及时的、多样化、非冗余的信息,将使人们保持警觉、了解实情、增加信心,以理性的平常心态来面对疫情变化和意外后果。因此,资讯沟通渠道和内容越广泛,人们的防疫和抗疫行为就越有效,平稳度过疫情的概率越高。
(2)防疫社会资本的变异性
本文以国家为分析单位,所以这里关心的是防疫社会资本的跨国变异性。图1左边方框内展示了宏观层面上的一些国别差异,不同国家由于不同的人口构成、经济发展、文化惯习、制度背景,不但在疫情的应对上存在差异(上半环箭头),也会导致防疫社会资本的分布差异(左侧中间箭头)和防疫效果的差异(下半环箭头)。最新全球社会调查数据表明,社会资本的国别差异显著,而这些差异大多归因于国家的城乡人口构成、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传统三个方面。Yanjie Bian, Lei Zhang, Yayi Gao, “Social Bond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Findings from the 2017 ISSP Modu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50, no.1, 2020, pp.26~47.
(3)防疫社会资本的效用
图1右边方框内是防疫社会资本的功能,即防疫有效性。对各国疫情发展的观测是通过线上大数据来实现的,从数据可行性角度,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在两个方面:第一,疫情防控效果,主要是确诊病例人数和病症死亡人数的逐日变化,这是疫情防控最直接的医学标准。我们判断,一个国家的防疫社会资本质量较高,该国的疫情防控效果就较高。第二,社会心态效果,主要包括关于疫情应对的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对比张力,宏观上具有社会信号的作用,微观上体现了调节社会行为、维护社会团结的功能,是防疫有效性的社会标准。王俊秀:《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4页。
3.研究假设
人类具有寻求自发合作的本能,一旦旧的合作形式遭到破坏,人们会依形势变化来调整合作方式。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信息时代,社会资本的形式也在逐步转型。刘瑜:《西方的危机?》(导读),[美]弗朗西斯·福山:《大断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唐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3页。从互联网与社会资本关系的长期争论中,可以看出线上社交是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动因。“时间替代效应论”认为二者负向相关,线上社交会减少线下交往机会,导致社会资本下降;“社会补偿效应论”则认为,线上社交对线下社交具有补偿效应,可以增加社会资本;而“网络刺激效应论”认为,线上社交是线下互动的刺激机制,可以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社会交往新形态。边燕杰、缪晓雷:《论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双重动力》,《社会》2019年第6期。从上述观点中可以推论,为了在物理隔离的情况下保持社会联系,线上网络社交是一个兼具必然性和可行性的选择。Jay Bavel, Katherine Baicker, Paulo Boggio, et al., “Using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to Support COVID-19 Pandemic Response,” Nature Human Behavior, vol.4, no.3, 2020, pp.460~471.疫情期间,人们为了打破孤立状态,保持社会联系性,必然会增强线上的社会交往、资讯沟通、意见表达和观点交换。物理隔离情况下的网络社交可以视为线下社交的替代和补偿。据此提出研究假设一。
假设一:物理隔离程度越高,人们的资讯沟通广泛性越强。
根据传染病学领域的研究结果和防控建议,物理隔离对于防止疫情扩散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疫情爆发后,各个地区相继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延长春节假期,全国范围内的物理隔离举措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新冠肺炎的扩散。赵序茅、李欣海、聂常虹:《基于大数据回溯新冠肺炎的扩散趋势及中国对疫情的控制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年第3期。目前,物理隔离和增距社交有助于控制疫情发展,已经逐步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在物理隔离的情况下,在线网络社交直接影响人们的防护行为和身心状态。
第一,从信息角度来看,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防疫知识的正确掌握和对疫情发展的正确认知。关于疫情的资讯沟通越广泛,人们应对疫情的信息、知识就越丰富,越有利于增加有效的自我防护行为。李建军、何山:《人口流动、信息传播效率与疫情防控——基于新型冠状肺炎(COVID 19)的证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第二,从身心状态看,社会联系可以在困境中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弹性。Jolanda Jetten, Alexander Haslam, Tegan Cruwys, et al., “Advancing the Social Identity Approach to Health and Well-Being: Progressing the Social Cure Research Agenda,”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47, no.7, 2017, pp.789~802.而社会孤立则会加重压力事件的负担,对精神状态、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健康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Louise Hawkley, John Cacioppo, “Loneliness Matter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of Consequences and Mechanism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vol.40, no.2, 2010, pp.218~227.线上互动也可以促进联结感的产生,无论是在线上交流中给予或是接受社会支持,都能显著增进个体心理健康。Bruce Doré, Robert Morris, Daisy Burr, et al., “Helping Others Regulate Emotion Predicts Increased Regulation of Ones Own Emotions and Decrease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43, no.5, 2017, pp.729~739.简言之,在线资讯沟通和网络社交有利于提升个体健康水平,激发有效的防疫行为。据此提出关于防疫结果有效性的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二:物理隔离的有效性有助于疫情防控。
假设三:资讯沟通的广泛性有助于疫情防控。
由于中国疫情发生的时间与春节重叠,家庭关系在疫情期間扮演了空前重要的角色。中国社会一直被认为是家庭本位的。周飞舟:《行动伦理与“关系社会”——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1期。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中,亲属关系是最接近“己”这个圆心的。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0~46页。在梁漱溟提出的“伦理本位论”中,家庭关系也被作为中国社会关系的核心和立足点。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6~91页。边燕杰据此归纳了关系社会资本的第一种理论定义,即家族亲情伦理的社会延伸,说明血缘和姻缘关系是自我中心网络的核心。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如前文所述,保持社会联系对人们的健康和幸福状况至关重要。而家人之间的互动密度、亲密关系质量,必然对我国疫情期间的应对心态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据此,提出关于社会心态效应的研究假设,即假设四。
假设四:关系交往紧密性的提升有助于保持积极的社会心态。
1.数据来源
根据疫情严重程度、数据可获渠道、短时期有限的研究投入等方面的考虑,本研究最终选择中国、韩国、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七个国家,作为数据收集和分析对象。线上大数据主要包括三大类:疫情数据、行为数据和心态数据。数据的获取来源如下:
(1)疫情数据
本研究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中心(CSSE)收集整理的各国实时疫情数据,时间跨度从疫情爆发开始到2020年4月22日。其数据来源于各国卫生部门公布的官方数据和第三方聚合网站提供的数据。本研究涉及的7国每日新增病例数和累计确诊数,均来自CSSE的COVID-19项目数据库。Centre for Syste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pping 2019nCoV,” https://systems.jhu.edu/research/public-health/ncov/, 2020年4月24日访问。
(2)行为数据
行为数据主要来自appstore提供的软件每日排名数据。Appstore是所有苹果设备下载使用软件的唯一渠道。软件排名主要基于所有iphone用户从AppStore下载、更新和使用软件的频次。不同类别软件的整体排名,可以间接反映用户的行为。例如,当交通出行软件的排名整体大幅度下降,就说明人们的交通出行大幅度减少了。
虽然iphone用户不是完全随机样本,但iphone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北美占50%排名第一,在欧洲占27%排名第一,在中国占13.72%排名第三。目前iphone的全球用户量已超过10亿,中国用户量超过4亿。Argam Artashyan, “Counterpoint Report: Global Smartphone Market In Q4,” 2019, https://www.gizchina.com/ 2020/03/07/counterpoint-report-global-smartphone-market-in-q4-2019/, 2020年4月5日访问。较大的用户量和较广的覆盖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样本代表性问题。
(3)社交平台数据
社交平台数据分别来自国内外两大网络社交平台:微博和推特。二者的网站结构、设置和功能都非常类似。根据两个公司的财报数据,微博2019年第四季度月活跃用户量超过5.6亿,日活跃用户超过2.2亿,推特2020年第一季度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6亿。《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16亿竞争壁垒依旧稳固》,https://finance.sina.cn/usstock/hlwgs/2020-02-26/tech-iimxxstf4598954.d.html?vt=4&wm=3049_00051329828907&ivk_sa=1023197a , 2020年4月1日访问。庞大的用户数量和海量的信息流、较高的浏览量,使这两个平台成为网络心态的典型表达渠道。本文的分析涉及2800多萬名中国用户所发布的1.4亿多条微博和来自其他6个国家的100多万条推特。这些微博中有94%以上是由个人用户所发布,其余少量是由政府、媒体账号发布的。随着疫情心态网络化逐渐成为趋势,刘少杰、陈俊峰、王云飞等:《“疫情防控的社会学思考”笔谈》,《学术界》2020年第2期。微博和推特作为海量个体用户自主表达的平台,是非常适用的社会心态数据源。类似的新媒体平台,由于具备匿名性和极强的互动性,能够让研究者更好地把握疫情期间社会心态的突生性和变动性。周晓虹:《社会心态、情感治理与媒介变革》,《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1期。
2.变量与测量
基于研究的理论假设及上述三类数据,对变量进行操作化。研究考察防疫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物理隔离有效性、关系交往紧密性、资讯沟通广泛性,是否能够带来防疫结果的有效性。其中,物理隔离有效性用交通出行软件排名来测量,关系交往紧密性用核心关系交往来测量,资讯沟通广泛性用网络社交软件排名、疫情微博数量两个指标来测量。防疫有效性的两个维度——疫情防控和社会心态,分别用新增病例和微博心态来测量(见图2)。
图2 变量与测量
在软件排名数据的处理方面,首先选取疫情期间每个类别内部排名稳定前10的app纳入统计,再对10种app的每日排名进行加总降维。注:类别排名的加总降维方法有多种,经过检验,无论是求主成分因子分还是平均值,得到类别整体排名变化大致相同。后文中使用的是每个类别的平均排名。最终,对于每一类软件都得出一个2020年1月1日到4月23日的排名变化时间序列。软件排名的数值越大,名次越靠后,意味着相应的行为频次越低。为了便于结果的解释,对进入分析模型的所有软件排名先做逆序处理再取对数,由此所得到的对数值越大,该类行为的频次也就越高。
核心关系交往主要通过微博数据来间接测量。提及家人的微博数量反映出人们与家人互动的频率变化,而提及家人的正面和负面微博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家庭关系的亲密程度变化。
提及疫情微博的数量代表人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讨论疫情的频率,用于测量资讯沟通广泛性。另外,我们用提及疫情的正面和负面微博比例,来衡量社会心态的积极程度。正面负面微博是通过情感分析分类器对微博文本做出的判断。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如附录中表1和表2所示,这里不赘。
1.中国大数据分析结果
(1)中国数据趋势描述
①疫情微博总数大幅增加
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春节微博信息曝光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一倍,春节假期结束后增长50%。1月21日,微博就上线了“肺炎防治”专区,累计曝光量已达328亿。微博的“肺炎患者求助专区”也向政府相关部门报送和对接了大量需要帮助的患者。王骐骥:《微博2020大考:流量继续增长,商业化面临考验》,https://www.sohu.com/a/376682842_153054,2020年4月20日访问。可见微博是人们在疫情期间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交换观点、互相帮助的重要平台。
图3中的横轴为日期,纵轴为微博数量,实线是提及疫情的微博总数,虚线分别是正面和负面微博。可以看到疫情微博数量从1月19日前后开始上升,到20日钟南山肯定新冠肺炎人传人、23日武汉封城,达到第一个小高峰。2月12日单日确诊病例数过万,微博总数达到第二个小高峰。4月5日出现正面微博的大高峰,由于在全国哀悼日这一天,微博用户纷纷表达对于遇难者的哀悼、对抗疫英雄的缅怀、对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赞扬和相互之间的鼓励,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积极心态高峰。根据博文的高频词分析结果,网民在疫情讨论中使用的高频词汇“蜡烛、热血、英雄、微光、家国永念”等,都反映出上述的情感表达。高频词云根据相关博文分析绘制,因篇幅限制绘图未予呈现。总体上,疫情期间的微博讨论大幅度增加,其中提及疫情的正面微博比例上升并占据主体地位。
图3 提及疫情的微博变化
②家人交往更加密切
疫情初期恰逢春节,在封闭期间,中国人多与家人聚居,家人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率无疑也大大增加了。从图4可以发现,提及家人的微博数量在疫情期间有所增加,反映出疫情期间核心关系交往互动频率的增加。且提及家人的微博中,正面微博的比例也明显增加,说明了家人亲密程度的提升。提及家人微博数量来自提及父母、配偶、子女的微博数量加总。可以看到提及家人微博的第一个小高峰出现在1月24-25日,就是除夕和大年初一。第二个高峰出现在2月29日,提及父母的微博数量猛增两倍。原因是流量明星蔡徐坤参加了当天湖南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当天规模庞大的粉丝群体发微博提到父母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和评价自己的偶像。4月11日的高峰来自当天微博网友发起的一个热门话题“你和父母25岁的区别”,话题浏览量超过2亿。上述两个小高峰都反映出代际的交流互动、相互理解,进一步说明疫情确实是家庭互动的催化剂。
图4 提及家人的微博变化
在提及父母的高频词分析结果中,可以从“火车票、代售点、智能手机、微博、纸质”等高频词看出在疫情期间,子女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代际反哺为父母跨越数字鸿沟提供了重要帮助。在提及配偶的微博中,有大量提及“疫情”和“现实”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对配偶的称赞和亲密情感的表达,比如“爱情、鲜花、貌美、真帅、宝贝、亲亲、笑死”等高频词汇,积极情绪非常明显。在提及孩子的微博中,“熊孩子、行为、状况、花樣”等高频词反映出学校停课后家长的看护压力有所增加,但“宝宝、宝贝、嘻嘻、笑死、偷笑、萌系”这些高频词汇也表达出与孩子相处的快乐。无论是微博总数还是高频词分析,都反映出疫情期间家庭互动频率的增加和家庭关系亲密度的提升。
③网络社交稳居高位
疫情期间,排名上升的软件共有四类,分别是网络社交、视频娱乐、学习与会议、烹调与采购(见图5)。图中呈现了所有排名上升的软件类别,横轴为时间,纵轴为软件排名。排名上升意味着使用量、下载量增加,反映出疫情期间网民行为的变化。
图5 疫情期间网络社交软件排名稳居前列
疫情期间社交软件排名稳居前列,说明疫情期间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往互动的频率较高,符合假设。同样排名较高的还有视频娱乐类软件。在疫情期间排名大幅跃升的有两类软件:一是学习会议类,由于学校停课,企业停工,使得一些远程教学和远程办公软件如钉钉、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用户量猛增;二是烹饪采购类软件,包括盒马生鲜、大润发生鲜、永辉到家等生鲜采购软件和下厨房、菜谱大全等烹调类软件。它们的使用量猛增是中国数据独有的一大特色,说明疫情封闭与家人同住期间,新鲜食材和烹饪一直是中国人的刚需。
④行为变化的防疫效应和心态效应
为了考察行为变化与疫情发展的关系,将核心交往、交通出行和新增病例的变化趋势加以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家人正面微博比例的上升,新增病例数也逐步下降(见图6)。当交通出行减少,新增病例数约在10天之后也显著下降(见图7)。当提及家人的正面微博比例增加,提及疫情的正面微博比例也随之增加,也就是说,社会心态的积极程度随着家人亲密程度的加强而上升(见图8)。
图6 核心交往与疫情发展 图7 物理隔离与疫情发展图8 核心交往与积极心态
(2)中国数据回归模型分析
①物理隔离对资讯沟通广泛性的影响
为了考察物理隔离与网络社交的关系,用交通出行与提及疫情的微博数量进行时间序列回归。软件排名已做逆序处理,进入模型的软件排名对数数值越大,意味着出行或网络社交的频次越高。核心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单位根序列,并通过了Johansen协整检验,说明他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即共变关系。故拟合多变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见表1模型(1)。
表1 中国数据回归模型结果
从自变量系数可以看出,提及疫情的微博数量受交通出行的负向影响。当交通出行软件排名下降1%,疫情微博约增加4406条。说明交通出行越少,微博讨论越多。模型整体显著,通过了稳定性检验和残差自相关检验。为了确定因果关系方向,对交通出行和微博数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中根据AIC、BIC原则选择的最佳滞后阶数为1阶,检验结果无论是小样本F检验还是大样本卡方检验,均在0.01的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交通出行不是疫情微博的格兰杰原因” (p<0.01)。说明交通出行软件热度有助于解释第二天的疫情微博数量。也就是说,物理隔离程度越高,人们通过网络交流互动、讨论疫情的频率就越高。这一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设一。
②物理隔离、关系交往和资讯沟通的防疫效应
为了考察行为变化的防疫效应,分别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判断交通出行、核心交往、网络社交与新增病例的关系,结果都拒绝了原假设(p<0.001)。发现三个自变量都是新增病例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因果是一种较弱的因果关系,只能说明交通出行、网络社交和核心交往有助于解释后续新增病例数的变化。
进一步拟合多变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交通出行和网络社交对新增病例的影响,为了便于结果展示,将新增病例数缩小1000倍进入模型,不影响结果。模型整体显著,通过了稳定性检验和残差自相关检验。将自变量的滞后项纳入回归方程,得到的模型结果见表1模型(2)。
图9 各国交通出行与网络社交的关系
从自变量系数可以看出,交通出行对新增病例有正向影响,而核心交往和网络社交对新增病例数有负向影响。具体而言,当交通出行软件排名下降1%,新增病例就减少17人;当提及家人的积极微博比例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病例减少164人;网络社交排名每上升1%,新增病例约减少220人。这一结果有力地说明防疫社会资本有助于疫情控制。假设二、假设三均得到支持。
③关系交往紧密性的社会心态效应
为了考察核心关系交往对疫情期间社会心态的影响,以疫情正面微博比例为因变量,以提及家人的微博总数、提及家人的正面微博比例为自变量,拟合VECM模型。模型整体显著,通过了稳定性检验和残差自相关检验。模型结果见表1中的模型(3)。 可以看出,提及家人的微博总数和提及家人的积极微博比例都对积极心态有正向影响。提及家人的微博数量每增加1万条,疫情心态积极程度就上升2.7%。当提及家人的积极微博比例增加1%,疫情心态积极程度约提升120%。回归结果说明,核心交往的频率和亲密程度都有助于增加积极心态。即防疫社会资本有利于保持积极的社会心态。假设四得到支持。
2.国外数据分析结果
由于本次疫情已经在全世界蔓延,我们用国外的数据分析来验证在中国数据中发现的规律。
(1)趋势描述
图9中的横坐标轴是日期,纵坐标轴是软件具体的排名,实线是交通出行,虚线是网络社交。可以看出,当各个国家的交通出行软件排名下降时,网络社交软件的排名就显著上升。而变化的日期,也就是两条曲线交叉的时间点,正是各国疫情爆发的日期。趋势图清晰地反映出疫情爆发后各国交通出行锐减、网络社交激增的共同规律。这一规律与中国数据分析的结果非常一致。
(2)回归分析
①物理隔離与资讯沟通的因果模型
采用LSDV法估计既考虑组别效应又考虑时间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交通出行与网络社交的关系。LSDV类似于OLS回归,但它对误差项的组内自相关、组间异方差和组间截面相关问题提供面板校正的标准误。在模型(1)中采用国别虚拟变量控制稳定的国家特征,用时间趋势项来控制时间效应,同时控制了新增病例数。模型结果见表2模型(1)。
可以看出,交通出行对于网络社交有负向影响。当交通出行排名下降1%,网络社交排名就上升0017%。说明,物理隔离程度越高,资讯沟通广泛性越强。与中国数据中得到的结论一致。假设一得到进一步验证。
②物理隔离和资讯沟通的防疫效应
采用迭代的FGLS来对行为变化和疫情发展进行面板回归,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误差项的自相关、异方差和截面相关的问题一并加以处理。进入方程的自变量都是行为变化的滞后项,即用几天前的交通出行和网络社交作为自变量,考察它们对当期疫情发展的影响。面板回归结果见表2模型(2)、模型(3)。
模型(2)以新增病例数为因变量,当网络社交软件排名上升1%,新增病例数就减少46人。当交通出行排名提升1%,新增病例数就增加约4人。模型(3)以新增病例数的对数为因变量,当疫情推特增加1万条,新增病例数就下降6.45%。当交通出行排名提升1%,新增病例数就增加0.046%。以上系数所反映的都是6个国家的平均效应。
表2 国外数据面板回归结果
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当人们坚持物理隔离、加强资讯沟通,各国新增病例就会显著减少。这一结果有力地说明防疫社会资本有助于疫情控制。假设二、假设三均得到进一步验证。
防疫社会资本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析概念,也是一个具有操作意义的实证分析概念。中外线上大数据分析结果均表明,物理隔离、关系交往和资讯沟通有助于疫情防控。核心关系交往有助于增加积极的社会心态。防疫社会资本对于控制疫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疫情得以控制的重要经验之一,是中国文化长期积累的关系社会资本,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经验值得世界各国借鉴。同时,关系社会资本也是防疫社会资本得以发挥正向作用的主要动力之一。在疫情期间的心态治理、情感治理中,应该更加重视关系社会资本的作用。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概念结构的完备性在实证数据中尚未得到足够的体现,对于核心关系交往的考察目前只有中国数据的验证。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纳入对于国外核心关系交往的考量。第二,用微博数据来测量核心关系交往的频率和亲密程度,是一种间接的考量而非直接的测量。疫情期间由于物理隔离的限制,人们与家人互动的情况只能通过网络调查和社交平台的数据来间接测量,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数据源,提高核心关系交往测量的效度。
防疫社会资本的研究议题是开放的、广泛的。这一概念体现出关系社会学与西方社会资本研究议题的交叉整合,是建设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一次新的尝试。防疫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是基于疫情防控中本土知识的理论提炼。其理论旨趣在于实现与其他文化的相互沟通,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为本学科做出中国特色的理论贡献。
附表1 中国数据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附表2 国外数据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责任编辑:秦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