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楠
(聊城市光明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需终身服药治疗,但在治疗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会影响到治疗及预后效果,给予冠心病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确保护理质量。我院为了深入研究冠心病患者采取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的效果进行了此次研究,详情报道如下。
此次78例研究对象是2018年12月~2019年12年在本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经电脑随机分为各39例的两组。观察组中有男20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54.23±2.52)岁,患病时长1~11年,平均(6.03±1.24)年;对照组中有男21例、女18例,年龄43~77岁,平均(55.29±3.18)岁,患病时长1~13年,平均(7.50±1.16)年,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对比,差异无6统计学意义(P>0.05)。
①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给予患者术前准备、检查,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②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观察组。首先,给予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加强沟通,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将自身压力及不良情绪抒发出来,告知患者可通过良好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除此之外,还可以为患者列举病例,激励患者,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其次,给予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病情特征,给予全方面的康复护理,告知患者多服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食物,对摄入胆固醇、脂肪、钠盐的剂量严格控制,保证少时多餐,并指导患者展开慢跑、散步等运动锻炼,运动量耐受度为患者耐受性,切忌剧烈运动,并告知患者坚持运动锻炼对控制病情的效果。
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包括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生活质量与临床效果呈正比。
用SPSS 19.0软件整理数据,计数资料用x²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对比78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比对照组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78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1 对比78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分组 例数 心理健康 躯体健康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观察组 39 89.32±7.24 87.39±6.15 86.14±6.25 88.61±7.39对照组 39 78.20±6.58 79.08±5.63 76.91±5.32 77.32±6.15 t 7.040 6.224 7.022 7.333 P 0.000 0.000 0.000 0.000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为由未充足灌注心肌量,增厚冠状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和斑块导致心肌细胞缺氧、缺血,损伤心功能,心绞痛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会在劳累时增加心绞痛症状,导致患者缺损劳动功能,直接影响到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应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增加患者治疗配合度,加快康复速度。心理护理是通过了解患者内心想法,给予心理疏导,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康复护理的实施是在患者康复阶段进行的,主要通过给予患者全面康复指导,避免临床风险,对患者病情有效控制[1]。本次试验主要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评分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冠心病患者采取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加快康复速度,保证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