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国正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200)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财会工作中的运用依然需要人为操控,并依托于真实的财会数据,以真实的财务数据作为计算基础。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不但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财务的正常运作,而且还影响经营管理层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若不重视财务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工作,在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后,系统自动产生的财务数据就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保证财务工作中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在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关财会管理工作制度规范以及内部审核控制制度,以确保财务基础数据的规范性、准确性、可靠性以及真实性,从而确保财务数据传输、处理以及财务报表汇总数据的真实性,为信息化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2]。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高了高职院校财务数据的使用效率。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数据的记录、汇总、查询的便利性,提高了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数据核算工作的效率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可以为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高校决策层、管理层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精准的财务报告,帮助其更好地掌握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
在高职院校财务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准确、及时地查到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比如: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可以通过财务网站系统及时查询自己的科研项目、课题经费的到款情况,实时掌握科研项目、课题经费的使用进度,资金结余等情况,避免科研项目、课题经费的浪费和超支,提高科研项目、课题经费的使用效果,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高职院校的预算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资金的利用效率,以往通过人工计算的方式获取相关的数据,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不仅费事、费工、费力,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人为的因素和人工计算容易出现差错,使高职院校预算的执行率存在偏差和错误;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预算会计的执行率有了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对学校预算的执行情况、招标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等都可以进行实时、动态的控制,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和反馈,更有效地管理高职院校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预算执行的情况[3]。
信息化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加快了财务业务的处理速度,特别是网上预约报销系统的使用,一方面,使会计凭证制单的差错率明显降低,加快了财务人员报销审核、记账入账的准确性,有效保证了高职院校财务数据、财务凭证、财务报表能够按时生成、报送。另一方面,提高了广大教职员的报销积极性,减少了广大教职员工排队等待的时间,促进了财务人员对财务业务处理的效率。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确保高职院校各类收费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比如: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缴费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办理学费、住宿费、医疗保险费的缴纳业务,查询缴费、欠费的情况,方便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催款工作的顺利进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高了高职院校各类收费工作的效率,确保收费工作的准确性,促使高职院校收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4]。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出现了比传统手工入账更多的财务信息安全问题,比如:财务网络信息的失窃、计算机病毒的入侵、软件系统的卡顿、管理权限设置的混乱,严重威胁到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针对信息化技术给高职院校财务工作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应加强财务信息安全的宣传工作,形成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氛围,共同做好财务信息的安全工作,制定各种财务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和制度,加强财务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积极应用各种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来有效抵御来自外部网络对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威胁。比如:在选择硬件时,要根据实际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的情况,使用具有内置防火墙的计算机设备或者通过加装专门的网络安全软件,形成财务信息化系统使用的局域网,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阀室低功耗安防系统由阀室部分和站场部分构成。物理构架为基于IP的2层网络构架。逻辑构架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3层网络构架,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1-2]。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把会计人员从过去的人工记录、人工审核、人工入账等单纯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把简单、重复的手工作业交由信息化系统处理完成,极大地解放了财务部门人手紧缺的局面。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重心可以适度转移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对会计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抽调人员加强财务部门网页的管理和维护,及时宣传国家新颁发的会计法律法规、财务政策制度,制作相关的微视频,让广大教职员工及时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微信、QQ群的方式,加强与广大教职工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管理、使用、报销中的问题,使财务工作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与科研、课题管理部门及经费的使用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协商,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合法、合理的科研、课题经费的管理方法和使用制度。
其次,加强高职院校财务制度和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高职院校的财务部门可以进一步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建立起符合实际需求的报销方式和审批流程,提供财务报销工作的一站式服务,为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最后,进一步加强对高职院校各项资金的管理工作,保证各项资金的合法、合理地使用,加强对往来账款、应收账款的梳理和分析、加快往来账款、应收账款的催收,避免因账款未及时催收给学校造成资金的损失;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当出现固定资产的流失、损坏和固定资产不合理处置等情况,并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每月的折旧计算,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性和安全性。
随着高职院校财务工作信息化技术程度的逐渐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和风险点也发生了变化,财务内部控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最初的财务部门,逐步发展到与财务业务工作相关的部门和院系,原有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需求,必须重新制定和完善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分清各个部门在财务工作中的权责,并确认各个部门的内控风险点,建立起新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财务工作的可控性和安全性,杜绝财务舞弊和财务差错的发生。
财务工资系统和薪酬系统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工资系统和薪酬系统中的数据可以及时上传到财务信息网络平台,广大教职工通过工号、密码登入财务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地了解个人工资收入的情况,教职工的工资收入充分反映了工作业绩与效益挂钩、贡献与收益挂钩的绩效工资管理原则,有利于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高职院校教职工队伍的稳定性,确保高职院校和谐、平稳、健康第发展,为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工资系统和薪酬系统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也为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代收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提供了准确的技术数据,确保能够准确、足额地代收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从源头上保证国家的个税税收能够足额、及时的收缴,也为教职工个人诚信纳税提供便利,既利民又利国。
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涵盖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比如:计算机科学、多媒体技术、网络科学、运筹学、管理学、统计学、数学等多门基础学科。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财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就促使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必须学习、掌握与信息化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过去单一的会计理论知识学习向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从过去单一的会计业务能力学习向多技能、多业务的综合性能力的学习转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促使财务人员从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向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结构方向转变。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对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能力提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了。首先,对财务人员学习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为了尽快适应财务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必须树立起终身接受教育和学习的理念,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专业知识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过相关资格认证就停滞不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提升自己会计业务的熟练程度,还要能够熟练运用会计软件和信息技术,进而促进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能力。其次,对财务人员思考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需要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能够将会计理论知识、会计实践经验、高职院校会计的特点与信息化技术联系起来思考,从而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高质量财务信息化建议,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化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同时,要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聪明智慧和思考能力,创造出一套更加适合本学院、本部门财务人员使用的信息化技术。最后,对财务人员自身竞争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通过学习和运用信息化技术,再结合财务工作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处理水平,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提升自身在财务工作中的竞争能力。
财务档案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是档案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财务档案管理之中,有利于提升财务档案归档的工作效率与业务水平,有利于提供更加便捷的财务档案查询服务工作,有利于提高财务档案的利用效率,实现财务档案数据的共享。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应当加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力度,开发出适合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专用的软件,并对财务档案编制相应的档案号,分门别类的保管财务档案,以便今后对财务档案的查询和翻阅。针对信息化技术产生的电子档案,特别要重视财务电子档案的备份工作,定期对财务电子档案进行检查,检测备份信息是否完备,避免因储存媒介的损坏而造成电子档案失真的情况,做好防潮、防尘工作,确保财务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对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来促进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财务工作中的稳步推进,使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得到不断地提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