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冠男,戴夫,彭琼,冯广铭,甘惠中
消化内科是大多数综合医院门诊就医人数较多的科室之一,很多省份及地区已率先展开消化内科门诊疾病谱[1]的分析,而合肥市目前关于该方面的调查报道较少,特别是缺少我市滨湖新区消化内科疾病谱的分析报道。合肥市滨湖新区是我省近年来受高度关注的重点发展地区之一,通过了解该地区三甲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2018 年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病人的相关数据,进而分析该地区人口消化道疾病疾病谱的构成,从而为流行病学及预防医学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同时可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1.1 资料收集通过调阅合肥市滨湖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就诊于该院消化内科门诊的12 568 例病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1.2 方法根据门诊病历系统显示的病人年龄、地址、诊断等信息逐一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 2013 版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疾病分布以该疾病占总就诊人次的百分率表示。
2.1 该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人年龄、性别情况经统计分析该院消化内科门诊2018 年全年就诊病人的年龄资料,就诊人年龄范围以>45~70岁年龄段最多,>30~45岁年龄段次之,14~30岁年龄段最少。见表1。
表1 2018年度合肥市滨湖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人年龄、性别分布/例(%)
2.2 该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人地区分布根据就诊病人提供的地址或医保所属地区分析,该院消化内科主要就诊人群来源于合肥市滨湖区,合肥市区人群次之;周边地区如寿县、庐江县、舒城县等地人群亦会选择该院就诊。外省地区就诊人数较少。见表2。
表2 2018年度合肥市滨湖医院消化内科门诊12 568例地区分布/例(%)
2.3 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各季度病人分布统计该院消化内科每季度就诊人数,第一季度就诊人数最多,占2018 年总就诊人数的33.44%,第四季度就诊人数次之,占2018 年总就诊人数的31.72%,第三季度就诊人数最少,占2018年总就诊人次的13.69%。
2.4 该院消化内科门诊疾病谱分布根据该院门诊电子系统显示的第一诊断作为统计数据分析,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发病率前十的疾病依次是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结直肠炎、胃/肠息肉、肝损害、便秘、消化道出血、胆囊疾病,其中胆囊疾病统计时包括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见表3。
2.5 该院胃癌前病变干预随访门诊就诊情况自2018 年3 月起,该院消化内科每周增设胃癌前病变干预随访门诊1次,开诊以来,共筛查并干预随访胃癌前病变病人198 人次,其中男性121 人次,年龄(57.31±10.84)岁;女性 77 人次,年龄(55.31±9.86)岁。
表3 2018年度滨湖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前10位疾病谱分布/例(%)
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2018 年合肥市滨湖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病人的相关资料,首次对合肥市滨湖新区消化道疾病的疾病谱进行推测及研究。疾病谱[2]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按疾病危害程度,将危害人群健康的众多疾病按顺序排列成的条带。医疗卫生部门通过研究疾病谱,可以了解特定区域内危害人群疾病的组合情况,对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部署有重大作用[3]。
本研究发现,合肥市滨湖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病人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年龄集中在30~69岁,该结论符合国内大部分疾病谱的调查规律[4],原因可能与这一阶段的病人社会压力大,步入45岁后身体机能逐渐发生改变等情况有关。滨湖新区主要位于合肥市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西接合安高速公路,东临南淝河,而合肥市滨湖医院是目前该地区主要的三级甲等医院,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医院规模及影响力的扩大,该院就诊人群除来自本地区、本市外,亦可辐射附近相邻地区的人群。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人次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性,第一、第四季度的门诊就诊病人明显多于其它两季,考虑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季节分布性相关[5]。刘健等[6]研究指出,秋冬气候寒冷或气温剧变可应激性引发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消化道血管收缩、缺血、缺氧以致粘膜损伤;另有研究指出幽门螺旋杆菌以冬春季节感染率最高,原因可能与人体在寒冷应激下免疫功能下降有关[7-8]。
合肥市滨湖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发病率前十的疾病依次是慢性胃炎、HP感染、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结直肠炎、胃/肠息肉、肝损害、便秘、消化道出血、胆囊疾病。排名前十的疾病基本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与大多数地区报道的消化内科门诊疾病谱差异不大,但疾病谱排列顺序略有差异,考虑与该区地理位置、人口构成、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慢性胃炎始终是消化系统疾病谱排序较前的疾病,这与全国大多数报道及研究相符[9];慢性胃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甚至是功能性胃肠病,因其大多以类似症状就诊,如上腹不适、腹胀、消化不良等,故门诊就诊时统一录入“慢性胃炎”诊断。京都共识意见及其相关国内解读指出[10-11]:HP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且我国存在人口众多,感染率高,根除HP 可有效降低胃癌风险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群对健康知识的更新及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多无症状及健康查体人群重视对HP 的检测,故我院门诊HP感染仍是排序较前的疾病。王丽华[12]报道指出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因HP感染的控制而下降;王业流等[4]研究指出安徽省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疾病谱排序中消化性溃疡位居6~8位。这与本研究统计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略有差异,滨湖新区消化性溃疡仍然是疾病谱排列前三的疾病之一,考虑与滨湖新区附近工厂及体校较多,饮食聚集且不规律、HP感染、熬夜、压力大等有关。国内报道已证实,我国人群患消化系统疾病的排列顺序正在逐渐变更——功能性消化障碍呈上升趋势,胃食管反流,炎症性肠病,脂肪肝等正逐渐成为“主角”[3-4,9],这与本研究统计数据基本一致。我国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心身医学》中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胃食管反流病、急性应激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胰腺炎等[13]。这类疾病的病人率的增加与工作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增多,竞争意识的增强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有关[14]。
根据本研究的数据报道,通过疾病谱的排序,我们应重视慢性胃炎的规范化诊治。许建明[15]在2016年制定了《安徽省慢性胃炎的分级诊疗指南》,提出应充分发挥各级医院服务功能,指导慢性胃炎病人合理就医和规范治疗,节约医疗资源;解除慢性胃炎病人的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好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预防、筛查和诊治工作,以期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HP 是一种可以引起慢性和进行性胃黏膜损伤,并且在病原学上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萎缩、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还与消化不良、增生性胃息肉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临床近年来大规模开展根除HP治疗对减少胃癌的发生起积极作用;但广泛根除HP可能导致抗菌药物滥用,细菌耐药性增加[10-11]。HP 感染是我院门诊疾病谱排名第二的疾病,应重视并规范实施诊治。随着高脂饮食增加,社会压力增大,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较前明显提升,虽然滨湖地区目前患病人数和病变程度远不及国内一线城市及发达国家,但我科医生仍需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应对方法。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研究证实我国中晚期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16-17],因此,目前消化界普遍致力于胃癌前状态的干预随访。胃癌的癌前状态[18]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前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后者是指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研究已发现给予胃癌前状态的病人长期内镜跟踪随访及积极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尽管部分病人最终仍可发生癌变,但目前国内大部分专家认为胃癌前病变的干预随访是一种有效措施。合肥市滨湖医院消化内科自2018 年3 月开始每周增设内镜随访门诊一次,共干预随访198人次胃癌前病变病人,随访病人的年龄(56.53±10.49)岁,男性病人多于女性病人,其中病理明确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重度异性增生者13例(食道5例,胃8例);9例于我院进一步完善放大内镜、染色内镜或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为进一步内镜下治疗提供依据。随访HP 感染治疗失败,经完善药敏试验再次成功根除治疗者6例;随访慢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中重度萎缩和肠化病人60例,给予半年内复查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后未发现早期癌变;随访慢性胃炎伴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或不伴有心理障碍性疾病的病人119 例,给予消除症状及精神心理指导。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上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治成为可能。我院内镜随访门诊的开设增加了滨湖新区就医病人对胃肠道疾病筛查的重视程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胃癌前状态病人不系统不规范的诊治;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因部分胃癌前状态疾病随访时间长,完善内镜及病理次数较多,部分病人可出现拒绝随访可能,如何提高病人随访就医的舒适性及依从性是目前该门诊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第二,通过该门诊重点随访胃癌前状态病人,发现内镜与病理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充分的现象。内镜医生不了解病理医生取材的要求,而病理医生又缺乏对临床资料的了解,从而造成诊断方面的偏差。因此对于可疑病变及重点随访病人应加强交流、讨论,从而提高诊治水平及随访效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详细的资料分析,可以对合肥市滨湖新区消化道疾病的疾病谱做出初步推测,结论可为当地居民的卫生保健提供较好依据,同时该研究对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工作具有一定帮助及启示作用,我科除做好常见疾病的诊疗工作外,未来工作的重点是胃早癌的干预随访,并逐步加强我院内镜下诊疗的操作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