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忍冬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登海为了一粒种子,奋斗了一生。
1972年,李登海种下了一粒理想的种子,此后的40多年里,他致力于提高我国杂交玉米高产能力的高产攻关研究和高产玉米品种选育,率先发现和确立了紧凑型杂交玉米是我国高产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率先总结出了紧凑型玉米杂交种较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在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经济系数、高密度情况下,单株生产力、高产能力5个方面的突破;在我国率先育出了具有亩产突破700公斤到1500公斤高产能力的一系列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创造了全国和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高产能力比平展型杂交玉米品种提高了11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经过40多年的辛勤灌溉,李登海用当初一粒理想的种子,使我国拥有了解决粮食安全的农业核心技术。40多年来,种子、生命、国家,组成了他的人生轨迹,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理想的种子
李登海与共和国同龄。
1949年,他出生在山东省莱州市西由镇后邓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李登海回忆:“我们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白手起家,我吃过树叶子、吃过树皮、吃过水塘的水草……亲眼见到了粮食的重要性。”
童年忍饥挨饿的记忆,让李登海对家乡的土地寄予了无限希望:打更多粮食,让人们吃饱饭,让“家家麦饭美”。
1966年,李登海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上学,回到老家务农,后来担任了村农科队队长。1972年,烟台市农科所的专家下乡搞科研,带来的一份资料让李登海目瞪口呆:美国农民华莱士培育的春玉米,最高亩产达到1250公斤,是中国的10倍。
这个惊人的消息深深地震撼了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们就不可以?“美国农民能做到的,中国农民也同样能做到!”
此刻,他在心里默默种下了一粒“理想的种子”——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当时就想,玉米高产主要靠两个学科实现,一个是遗传育种选择高产品种,另一个就是作物栽培工程,最终目的是达到高产量。”李登海说。
但在宏伟的理想面前,现实却显得困难重重。对于当时只是初中毕业的李登海来说,这太难了,他的知识基础不足以支撑起这个梦想,他需要更多的知识,需要弥补自己的短板。而这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需要用行动来灌溉。为了完成夙愿,李登海开始骑着自行车各处拜师学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分昼夜地啃书本,一点一点弥补着知识空缺。
1974年,李登海被推荐到莱阳农校(今青岛农业大学)培训。他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需要4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学业。除了课堂上的知识,他还跑到田间地头,去向农民请教耕种知识和经验。
正是在这段时间,李登海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不仅是书本、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际耕种中的宝贵经验。在李登海的持续努力下,他的老师都被他的毅力所感动了。老师刘恩训送给他20粒珍贵的杂交品种“XL80”;玉米育种家于伊又给了他点拨:“现在的玉米是平展型的,要高产,就要培育一种叶片上冲、适于密植的紧凑型玉米。”
李登海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不平凡的科研之路。在此后的40多年里,李登海“理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成为茂密的森林。
理想的翅膀
1978年,李登海育出了第一个玉米新品种“掖单1号”。
但这远远不够,“突破单产600公斤的时候产量就上不去了,我研究了全国平展型的‘中单2号等100多个品种,亩产都没有超过675公斤。而且,当一亩地种到4000株的时候就有11%~13%的空杆率,密度一大,平展型就容易不透风不透光,导致玉米茎干细长,就开始倒伏。”李登海回忆。
事实上,“掖单1号”在某种意义上在证实着平展型玉米的高产极限。那么如何能再提高产量?李登海经过新一轮高产攻关实践之后,将目光投向了紧凑型杂交玉米的选育。“与平展型玉米相比,紧凑型玉米在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经济系数、高密度情况下单株生产力和高产能力5个方面均有大的突破。”李登海总结。
在北方,夏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培育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时间。李登海觉得周期太长了。为了加快步伐,1978年秋天,李登海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带着8个人,到被育种家称为“天然大温室”的海南岛搞加代繁育,这一待就是37年。
对于这段岁月,李登海仍记忆犹新:在荔枝沟落笔洞自己砍柴做饭,吃的是从家乡带的干萝卜丝,住的是黎族的茅草房,睡的是铺着稻草的木板床,点的是煤油灯。一帮年轻人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每一株玉米,期待着每一次发芽、抽穗、结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李登海用“XL80”中分离出的“掖107”为父本,首次在海南收获3.6公斤珍贵的杂交种子,亩产达到776.6公斤,突破了700公斤大关,打破了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这就是“掖单2号”。
这是一个轰动全国的纪录,年仅30岁的李登海,一跃站在了中国玉米研究的最高峰。
1985年,李登海在親友的帮助下,筹集了2万块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集杂交玉米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民营农业科研单位——后邓试验站。这比农业部1995年提出的育繁推一体化的改革要求提前了整整10年。
在李登海和伙伴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之下,掖单6号、7号……12号,亩产824.9公斤、953公斤……962公斤,李登海用中国的玉米种子刷新着夏玉米亩产纪录。“这些成果证实和确立了紧凑型杂交玉米是我国杂交玉米高产的发展方向。”李登海说。
1989年10月,李登海以“掖单13号”最高单产1096.29公斤,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这意味着李登海的试验田产量突破了1000公斤,这在全国的玉米粮食种植上迈出了一大步。“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我做到了。”回忆起往昔,李登海十分自豪。
当时的全国玉米专家顾问组副组长魏义章难掩惊喜:“我看到了玉米王国中的珠穆朗玛峰!”2004年,“掖单13號”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10月17日,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一号”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时隔16年后,李登海再次刷新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连续38年高产攻关,7次刷新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2005年7月,美国先锋公司负责亚太地区和中国区的杂交玉米遗传育种高级专家威尔逊在贵州会议上,称赞李登海是当代“中国杂交玉米(紧凑型)育种第一人”。而这家世界种子企业巨头的创办人,正是当年触动李登海的美国农民华莱士。
此时,时光已过去33年,而李登海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怀揣梦想的23岁的小伙子。如今的李登海,已是享誉业界的农业科学家。
理想的花朵
时至今日,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两个人不能不提: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士,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李登海,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创造者。
李登海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甘心中国的粮食产量比外国差,也不希望中国人为粮食发愁。为了每家每户都能吃上饱饭,他不断学习、研究,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和促进玉米栽培育种的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对于李登海来说,科技报国是他攻坚破难、创造奇迹的不竭动力,是他的责任。40多年来,李登海带领他的创新团队,快步前进,迅速构建起与先锋种子公司比肩齐名的种业集团,对振兴和发展民族种业企业、保证我国种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最初的缺技术、少资金、乏人才,到如今在世界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中创造出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的新时代,李登海始终怀揣着一个报国梦。
早在成立后邓试验站时,李登海就提出:“不向集体伸手,不向国家要钱,自负盈亏搞科研,以科研养科研,把科研成果奉献给国家。在农业科研种子推广体制改革方面创出一条改革的路子来。”自此,李登海走上了依靠科研创新的发展道路。
继后邓试验站之后,李登海在1987年成立掖县玉米研究所,1993年成立莱州市农业科学院,1998年发展成立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登海种业在深交所上市,入选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
李登海一步步走来,执着而坚定。
种子,被称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在我国,玉米占总耕地面积的1/5,占粮食总产量的24%。中国又是世界最大的种子消费国,潜在市场400亿元,占世界的12%。
1996年,美国先锋公司把进军中国市场的合作目标锁定为登海种业。20多年前的目标、现在的对手,不远万里来找自己合作,李登海高兴地坐到谈判桌前。可一听对方要求控股60%,他又立马拒绝。
其实,李登海计较的不是股份,而是公司的话语权,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种子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我方必须控股。”经过6年多“马拉松式”谈判,先锋种业作出退让。2002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种业公司——山东登海先锋种业公司成立,中方控股。
2002年,李登海出访美国考察,这家美国种业公司为他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那一刻,我真是非常自豪,这是他们对我们的认可,对我们国家的尊重!”李登海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要深怀报国之志,在任何时候都站在国家立场上。”
时至今日,李登海与曾经的目标并肩站在了一起,与华莱士一起留名在了世界玉米栽培史上,当初遥不可及的理想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永远的报国梦
2015年9月25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向全社会发布了李登海的先进事迹,授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为了“一粒种子”的承诺,李登海可谓是付出了一生。在40多年里,他和团队通过持续不断地搞玉米高产攻关试验,进行了156代玉米高产品种的育种创新,为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李登海将大量的科研成果无偿奉献给国家,在解决我国温饱问题和促进玉米栽培育种的科技进步方面功不可没。11年前,60岁的李登海曾说:他的紧凑型玉米已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下半生再为国家贡献一个1000亿元。
如今,已71岁的李登海仍天天在玉米地里顶着日晒高温,育种足迹遍布山东、黑龙江、广西、海南等地。他每年带领育种团队套袋150万个~200万个,并亲自在田间选择20~30万个果穗。在玉米新品种成功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的机会面前,以每年3至4代的速度,相当于完成了在中国北方需要进行150多年才能完成的科研工作。现在,李登海团队选育出的玉米杂交品种已有150多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
“我把青春和汗水都洒在了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上,用在了整个农业的增收和服务上。登海种业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担负着国家责任而创办的,我希望它能健康发展几百年,以科技创新推动种业发展,为国家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玉米育种,就是李登海的命。“我家小孙子是第3代人了,我的玉米也都有150多代了,这都是我生命的延续。”李登海说。
40多年来,李登海用一粒种子缔造了一个庞大的王国,也书写了一个中国农业科学家的传奇。对于这些成就和身上的无数光环,李登海的语言却无比朴实:“从根上讲,我就是个农民。为了祖国的富强和荣誉,我终生选择玉米育种、栽培为业。”
“创新无止境,高产无尽头。我要争取再干20年,再干出60年至80年的研发创新业绩,等于再活一辈子。”李登海曾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