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琴
张老师上小学的时候,最喜欢上的课就是美术课。因为在美术课上,可以学习很多新鲜的画画方法,画好多好看的画!张老师呢尤其喜欢画水彩画,在调色盘上,用颜料调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再用画笔描绘,颜色是那么的明亮,画面是那么的绚丽!尤其用水彩来画晚霞、月夜等自然风光时,更能展现大自然独特的美!
说到这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已经出场了。对!就是它——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它是神奇的造物主,创造花红柳绿,为人间增添色彩;创造飞禽走兽,为人间增添生机。但是,最令人惊叹的创造是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它是世间万物生活的背景色,带给人们不一样的风景。
是的,大自然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小朋友们,当你要描写一种自然现象的时候,怎样将这份震撼的美展现出来呢?今天,张老师就带着你们,拿起“调色盘”,共同来描绘这幅大自然的“水彩画”吧!
“调色”:用最美色彩描绘自然现象的形态
画水彩画时,调色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不同色彩的融合,可以调出原本水彩颜料中没有的颜色,能够更好地展现所描绘事物的美好。那么描写自然现象的时候,同样也需要“调色”,单单将自然现象的样子、形态平铺直叙,会令文章缺少美感。如果将自然现象的形态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相结合,再加之想象,做一番“调色”,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例1
天边的晚霞多姿多彩、耀眼夺目,就好像是精工雕琢的玉器,细腻、温柔,给夏天的傍晚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例2
我躺在床上,透过窗子看那如梦似幻的夜空,明月如同婵娟一样婀娜多姿,好一幅“月上柳梢头”的美景啊!
读完以上两个例子,你是否已经体会到“调色”过后,自然现象美感的提升呢?在例1中,作者将晚霞比作了“精工雕琢的玉器”,比喻形象且兼具美感,后文又用一个“披”字,将整个文段写活了,拟人手法功力强大。在例2中,“明月”在作者眼里是如同“婵娟”一样的古代美女,最后用“月上柳梢头”进一步丰富了人们想象的空间!
“画笔”:用灵动笔触展现自然现象的变幻
手执画笔细细描绘,才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水彩画”。自然界的万千气象不是固定不变的,她是充满生机的!所以,小朋友们在“作画”时,笔触一定要灵动,将自然现象的变幻展现出来,切忌呆板。
例
晚霞的颜色是灵动的,她不单一,还不“安分”。你看那离太阳最近的,是一片热闹的红,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紧接着是金黄色,那麦穗般灿灿的金黄,像海水一样,一浪一浪的;然后是淡淡的紫色,好似优雅大方的郁金香;远远望去,又像一条上好的绸带,在天空中飞扬。
提起晚霞的颜色,可能许多人会回答“红色”,但是读完例句,我们发觉善于观察的人,将我们忽略的美呈现到眼前。她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一层层地传递,一层有一层的美!美得这样动人心魄!
“传情”:用诚挚情感表达对自然现象的爱意
作画需要“传情”,色彩绚丽的“水彩画”不能只单单让人觉得表面的好看、热闹,更要有内在的情感传递给观众。描写自然现象也是如此,你是以什么样的情感基调来描写的呢?表达喜爱之意,升华情感,歌颂优秀品质……无论是何种情感,一定要发自内心,表达真实情感!
例1
雪,是纯洁的象征,是心灵的洗礼;雪,是柔美的,婀娜多姿,是冬世界的点缀;雪,是欢乐的,笑声连连,是孩子们的玩伴!
例2
冬天,冷的面孔,热的胸膛。春的美好,夏的堂皇,秋的富饶,全部蕴藏在冬的底层。当她把这一切奉献给人们的时候,自己却悄悄地退了。冬天啊,只有给予,没有索取,不求赞颂,淡泊名利!
终于到“冬雪”出场了!作为张老师最喜爱的自然现象,当然要压轴啦!读完上面的例子,张老师感受到作者对“冬雪”的喜爱更甚!我们来细细品读,作者是怎样做到的?例1中,作者表达了对雪的赞美,唯美中藏着勃勃生机,此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厉害!例2,作者将对冬天的情感进行了升华,歌颂了冬天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并用“春、夏、秋”來做铺垫,一“冷”一“热”的反差,作者的真情实感流露在字里行间,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