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新旧媒体大融合的背景下,针对红色文化资源传播中各自为政、缺乏资源整合与共享、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创新性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应从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平台、创新数字化展览展示体系、搭建多层面互动传播长效机制和打造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品牌等方面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大力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能级。
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蕴含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新旧媒体大融合的背景下,依托存量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适时借助融媒体的优势,变革宣传方式,不仅能大力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能级,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带来新的契机,更有利于推动多产业融合创新,孕育新的文化业态,助力淄博经济高质量发展。
运用融媒体创新淄博市红色文化
资源传播方式的必要性
随着大数据战略进程加快,文化传播的公共空间发生了巨大变革。面对这一新态势,在红色文化资源传播中,整合利用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各类媒介优势,通过二次开发、跨平台融合,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做好“红色+”文章进入大众视野。综合广泛调研,我们认为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通多媒体资源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是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近年来,伴随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央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其中,明确提出要“融通多媒体资源”,做好“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等意见。江苏、北京和安徽等地政府先后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创新方式。如中国江苏网通过融合各展馆资源制作了“追寻·铭记·传承——中国共产党在江苏”3D虚拟展馆,大幅提升了江苏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及红色文化产业衍生品开发;2018年,江苏省委新闻网开设《红色基地》栏目,涵盖近百家红色场馆,成功打造了江苏特色红色文化品牌,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力;2019年9月,北京海淀区成立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研究中心,用海淀的科技优势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用红色文化为国家科技创新企业赋能。这些探索都充分证实了淄博提出并实施文化赋能行动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更为借助融媒体创新红色文化资源传播方式提供了借鉴。
2、提升淄博市红色文化资源传承能级亟需创新思路
淄博市红色文化资源地域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这里曾经发生过矿区工人运动、马鞍山抗日保卫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涌现出了焦裕禄、马耀南、朱彦夫、孟祥民、孙建博等一大批英雄先模人物,有着数量庞大的革命旧址、纪念馆所等。此外,还有很多红色文化资源以民间歌谣、民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的形态散落在淄博大地上。在宣传红色文化资源方面,淄博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但调研发现,在红色资源宣传开发方面仍旧存在诸多待破解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存在传播各自为政的情况,缺乏整合与共享,导致信息不对称,宣传的聚合效应和示范性不强;二是陈列表现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体验式互动等生动形式,在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的短板制约了战略性、跨地域宣传的可能性;三是市场拓展不力,品牌意识相对淡薄,红色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创新性应用程度不高;四是部分革命旧址遭到一定程度损坏,甚至已经消失,这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增添了难度。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迫切需要适时调整思路,突破传统宣传思维,通过借力新媒体技术手段,让红色财富在公共文化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正能量效应。
3、淄博市实施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具备现实可行性
当前,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不仅融入了精神文化现代化的意义,更是新媒体时代激活价值的必由之路,它融合了革命传统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潜在社会效益和品牌经济价值。从社会效益层面看,不仅有利于在全市上下更高质量地保护传承这笔无形资产,更可以改善目前多数红色文化展馆经营冷清的现状,扩大受众群,在更高层面上满足社会大众精神层面的需求;而在品牌经济价值层面,通过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库、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打造红色文化资源品牌,不仅能提升我市红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更将有力提振我市红色旅游、红色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实现红色文化产业的空间重构。随着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不断推动,部分打造精良的红色场馆可以面向全国、全社会招商,从而探索形成一种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发挥融媒体优势创新淄博市
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借融媒体之力,提升淄博市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加快推进全市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我们建议在充分遵循保护挖掘与整合共享、大众性与现代性原则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設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平台,发挥资源聚合共享最大效应
以淄博市范围内的博物馆、纪念馆、革命事迹展馆、红色人物为主线,重点围绕对全市红色文物、红色遗迹和红色人物精神的梳理整合,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平台”项目。充分调动高校、市县两级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的力量资源,开展对全市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面普查研究工作,全面掌握红色文化资源现状及问题的第一手材料,广泛搜集相关音乐、戏剧、图书、电影、故事视频等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数据库整合保存,通过打造数字平台发布信息和共享资源。在此基础上,依托数据库平台建设,可以拓宽资源共享范围,以检索服务和机构知识库服务等形式,实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等多媒体方式直接检索查询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和红色人物相关情况,从数字平台搭建到信息共享拓展等层面实现资源聚合共享的最大效应。
2、创新数字化展览展示体系,提升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水平
运用前沿媒体技术,大胆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展览形式。一是展馆设计数字化。建设淄博红色文化资源网上虚拟展馆,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实体展馆搬到线上,依据淄博文化资源的类型,可开设序厅、红色文化资源厅、革命历史人物厅、红色资源教育厅、红色线路旅游厅、红色文艺展示厅等特色展厅,以电视、网络传播的方式实现展馆展览,达到游客突破时空限制,能够实时、远程、多维度感受淄博红色非物质文化遗存的效果;二是实景演绎数字化。着重突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体验塑造和互动功能拓展,结合VR虚拟场景、3D影像等高科技虚拟技术,着重将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艰辛的战争岁月和部分濒危的红色文化遗物等进行虚拟呈现,通过小程序、小游戏实现参观者互动,增强游客的视、听、触多维沉浸式体验,凸显红色文化传承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3、搭建多层面互动传播长效机制,形成全面覆盖线上线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网
根据淄博市红色文化资源管理运营现状,建议构建“点”“纵”“横”三位一体互动传播长效机制,“点”即搭建淄博红色文化资源融媒体运营平台。依托市县融媒体中心,打造融媒体宣传矩阵,建设“红色媒体云”,利用智慧运营平台,集中宣传展示淄博红色文化,提供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党性教育接待服务,吸引更多游客来淄博红色旅游,接受红色教育;“纵”即加强上下纵向沟通联动。积极争取与国家级主流传播平台的层级交流合作,通过主动搭建与高层次平台的全方位合作,强化淄博红色文化相关产业在对外传播方面的影响和效能,在传播渠道和平台方面的合作,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共享,形成红色文化传播合力;“横”即扩大横向辐射范围。注重与国外正规友好传播机构、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的合作交流,打开淄博红色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打造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品牌,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系列开发和深度转化
一是着力开发高品质的红色文化类电视栏目、传播 APP,通过电视剧、答题、竞技或游戏等多种形式,为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了解淄博红色文化提供高质量平台,满足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的需求;二是积极推进淄博红色文化自媒体传播“微课堂”品牌建设。完善官方微公众服务平台建设,组建红色文化研究专家队伍,从“微”入手,围绕当前时政热点、革命精神、英雄故事等,针对不同年龄层受众,推出一系列百姓喜闻乐见的红色精品“微课”,精准传播,点对点推送,为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开启指尖上的“加油站”。
参考文献
[1]丁倩.新媒体时代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J].新闻战线,2019(01) .
[2]郭环.融媒体时代高职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J].青年时代,2019(09).
[3]楊明珠.红色文化如何搭“数字中国”快车[J].人民论坛,2019(04).
[4]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对策 [N].安徽日报,2018-09-04.
[5]洪钰翔.新媒体背景下革命纪念馆展陈现状及发展研究 [J].新媒体研究,2019(08).
作者简介
马 璇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