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平
姚懿佳
公鸡羽毛鲜亮,脚下的麦穗颗粒饱满,一幅寓意十足的丰收景象呈现在眼前。这幅作品里的麦穗和麦秆是用真的麦秸剪裁而成,而公鸡是用丝线绣出来的。姚懿佳将麦秸画和刺绣两种工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品画种。
80后姚懿佳是上海人,从小喜欢画画的她考入上海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有一次,她去朋友家玩,发现了一幅画。“这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和普通作品不同呢?”她站在画作前,挪不动脚步。“这是麦秸画。”朋友父亲告诉她,“就是小麦秆,在农村只能用来烧火的废弃物,可有人却把它变成了艺术品。”朋友父亲滔滔不绝地讲起麦秸画的起源:“麦秸画始于隋唐时期,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姚懿佳听得着了迷。“可惜这种民间工艺现在没有人肯去做了。”朋友父亲叹息道。“这么美的画,怎么没人愿意做呢?我可以尝试一下!”姚懿佳被这门精美的工艺深深折服。
对麦秸画一见钟情后,姚懿佳满怀激情去拜师学习,3年后顺利出师。她不仅成功复制出了老师认为需要5年才能完成的作品《吉祥鸟》,而且她的作品几乎看不出与原作有什么差别,这让她充满信心。
大学毕业后,姚懿佳继续研究麦秸画。她渐渐发现麦秸画由于材料限制,作品颜色和表现手法过于单一。能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传统工艺上,生发出一种新的意境、新的生命来呢?为了更好地发展,她前往苏州拜苏绣名家朱秀珍为师。
每天针里来线里去,既枯燥又寂寞。“我是不是真的很傻?这条路对不对?”有时,姚懿佳也会自我怀疑。尤其听说很多同学事业有成时,她会更加焦虑。“事业好不好,钱赚得多不多,都不重要,关键是看自己喜不喜欢。”父母对女儿的做法非常支持。“民间工艺是民族的瑰宝,需要年轻人去传承和创新。”在父母的鼓励下,姚懿佳坚定了信念,在寂寞中坚持着。
2005年,姚懿佳學成归来,办了一个“秸绣工艺坊”。她把麦秸画和刺绣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构图方式,也让作品更加立体生动。秸绣以一种海派特有的细腻、精致和典雅而独树一帜。
“从麦秆到麦秸画相当于变废为宝,它的价值全靠劳动来获得。”姚懿佳笑称麦秆画属于“草根艺术”。然而,这些“劳动”不单单是在作品创作上付出的努力,为了收集麦秆材料,她也要费很多工夫。
虽然上海近郊就可以收到麦秆,但麦秆会受气候和土壤影响,生成不同的颜色。为了找到高质量并符合创作需求的麦秆材料,姚懿佳曾奔赴几十个城市,最远甚至跑到了新疆。“你拿的是什么?一包草吗?”常有路人投来疑惑的目光。她总是笑笑说:“对你们来说是一包草,对我来说这可是宝。”
收集好麦秆材料后,还需要进行细致的二次处理。麦秆是空心的,首先需要将它剖开,然后再压成平面。“麦秆的纤维其实很厚,所以在用之前一定要把纤维处理干净,要刮得一丝一毫都不剩,薄如蝉翼,直到把它放在书上能透出字来,这才算成功。”这些活做完后,姚懿佳再根据创作需求进行裁剪或拉成粗细不等的丝。
创作一幅麦秸画或者秸绣,首先是构图,再根据需求进行分解。拼贴的先后顺序、配色等步骤都需要提前构思好,再用胶水和镊子一点点地粘到绢布上。每一步都要细致入微,稍有不慎,整幅画就作废了。有一次,姚懿佳在绢布上多用了一点胶水,结果出现了印子,只能重新再来。
2008年,姚懿佳以一幅麦秸画作品《凌霄花》得到各方专家肯定,代表上海参加首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大展。第二年,她被认定为麦秸画技艺传承人。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姚懿佳经常去各地采风。有一次,她在乡下看到两只鸡低头啄麦穗,便用相机拍下了这活灵活现的一幕。回家后,她根据照片构思:哪里用麦秆,哪里用刺绣,颜色如何搭配,并根据这些想法收集好麦秆材料再开始创作,《丰收大吉》《喜到人间》应运而生。
在日积月累中,姚懿佳的作品相继问世。麦秸画作品《吉祥鸟》被上海工艺美术协会评定为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麦秸画作品《鸳鸯戏水》编入上海民间艺术成果集,秸绣作品《相伴》编入上海民间艺术成果集。
2017年,姚懿佳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围大世界百人百匠。2018年,她的麦秸画工作室被评为了非遗保护传承基地。
姚懿佳从不用烙烫方式来做麦秸画,而是利用麦秸的自然光泽和色彩,通过剪、削、剔、拼、贴等方法,组成不同画面、不同风格的作品。《双龙戏珠》《小猫戏蝶》《和合如意》《四季和平》……她的一件件作品,都让人爱不释手。
在姚懿佳看来,想赚钱很容易,但她更希望守住初心,专注创作。“我不想成为大师,自己开心就好。只要心灵纯净做出好作品,能有一批认可我的人,我就觉得很开心了。”
未来,姚懿佳希望找到一种传承、推广传统技艺的模式,建立一个大众认可的传播、研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创立一个文化艺术品牌。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