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配合健康宣教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改善及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2020-10-23 01:09:40叶小青
吉林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产妇

叶小青

(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河源 517000)

女性妊娠期以及产后都会出现心理上的短暂性改变,容易诱发产后抑郁问题,分娩后5周内是产后抑郁发生率最高的阶段,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恐惧、易怒、焦虑和沮丧等,因而会对其产后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对于症状严重的产妇,其还会出现自杀倾向和幻觉等恶性后果,进而对母婴安全和健康不利,所以,加强女性产后抑郁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疏导配合健康宣教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改善及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3岁,平均(24.5±3.3)岁。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年龄20~32岁,平均(24.5±5.3)岁,孕周34~41周,平均(39±2)周;对照组年龄20~33岁,平均(25.1±3.5)岁,孕周35~41周,平均(39±2)周。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和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告知其各类治疗措施的方法、作用和风险,嘱患者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提高疾病的恢复速度,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患者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每天严格限制病房内人员的数量和流动量,控制探视次数和时间等,避免环境嘈杂影响患者休息。

试验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具体措施: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拉近彼此距离,从而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与支持,通过单独的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困难,对于担心新生儿无法健康、安全长大所导致的产妇抑郁情绪问题,以及初产妇角色转化困难患者,应对其表示理解,并提高其新生儿护理能力,增加母婴相处时间,进而促进角色的快速转变。分娩后出现会阴侧切疼痛感的患者,常常会对照顾新生儿或是其他事情失去耐心,这也会加重其应激反应,此时,护理人员应告知其会阴侧切缝合使用的可吸收线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身体健康和生理功能,且进行会阴收缩练习也会减轻漏尿和阴道松弛等症状的风险,但切口缝合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愈合,如果疼痛难忍可适当用药止痛。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程度,告知其产后抑郁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避免产妇过度担心,通过用音乐疗法、暗示疗法和认知疗法等治疗后,其不良情绪问题都能够得以改善,并嘱其积极配合治疗。调理产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更加充实的兴趣爱好,如果需要在家带孩子,也应鼓励其增加一些社交活动,包括“宝妈”经验交流和“溜娃团”等活动,对于无法短时间回到职场的产妇,可通过制作美食或是小手工等方式增强母子感情。告知产妇自主控尿、肛门收缩、乳房按摩、会阴按摩等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其关注会阴部的日常卫生管理,加强切口的感染预防措施,日常加强饮食调节,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和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心理状态的改善。

1.3观察指标:全部观察对象均于护理干预前后,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填写,进行焦虑自评评分(SAS)和抑郁自评评分(SDS)分析,当场打分并统计分析结果,焦虑临界值为50分,抑郁临界值为53分,患者评分越高,则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同时,结合SF-36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前后生活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分在0~100分之间,得分越高则生活功能改善质量越高。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产后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产妇非患者护理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数据结果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接受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结果均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产后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结果比较:两组观察对象护理干预前SF-36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接受护理干预后,SF-36评分结果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结果比较

3 讨论

女性妊娠阶段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出现明显的改变,这也是造成产妇分娩期风险和情绪明显波动的主要原因,随着女性产后社会角色的改变,加之其可能未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因此产后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尤其是产后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都会对产妇分娩后的心理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导致其心理负担的进一步加重,这也是产妇抑郁症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会对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1-3]。针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产妇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改善,保证其围产期身心健康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利用系统、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产妇缓解不良情绪,确定其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和负担,同时,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工作,深化其对于产后抑郁的相关认知,促进其实现角色的快速转变,掌握更多有效的新生儿喂养和护理知识,使其顺利度过产后角色转变的特殊阶段,进而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4-5]。

本次医学研究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疏导配合健康教育,结果证实,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产后抑郁患者接受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后,其心理状态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且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后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44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7:00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