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0-10-23 07:46曹智红南方医院太和分院儿科广州510540
北方药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佝偻病国药准字生化

曹智红(南方医院太和分院儿科 广州 510540)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此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1]。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能够导致发育较快部位的骨骼出现性状改变,并容易导致骨骼畸形,对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若病情较为严重,能够对智力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3]。当小儿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需要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以促进对钙的吸收,减少疾病损伤[4]。目前临床上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常见的药物有伊可新、鱼肝油、英康利、维生素D3等,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 A 组(n=17)、B 组(n=17)、C 组(n=17)、D 组(n=19)。A组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0~5岁,平均年龄(2.57±0.22)岁。B组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3.05±0.29)岁。C组男性 10例,女性 7例;年龄0~5.5岁,平均年龄(2.89±0.24)岁。D组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0~5.5岁,平均年龄(2.92±0.29)岁。纳入标准:均符合我国颁发的全国统一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标准;均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对本次治疗及研究知情,并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5]。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伴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对本次治疗药物过敏;无法配合本次治疗和研究[6]。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A组接受伊可新与鱼肝油胶丸治疗,治疗方法为:每天口服一粒维生素AD滴剂(商品名:伊可新,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973);同时每天口服半丸鱼肝油胶丸(江西天之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1224)。B组接受英康利治疗,治疗方法为:给予口服胆维丁乳(商品名:英康利,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70),5 mg/次,3 次/d。C 组接受口服维生素 D3治疗,治疗方法为:给予口服维生素D3滴剂(青岛双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33),剂量为300 mg/次,1次/d。D组接受肌内注射维生素D3治疗,治疗方法为: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B1021404),剂量为50 mg/次,隔3~5周再注射1次。四组均连续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观察四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清生化指标,并作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D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A组、B组和C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表1 四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四组血清生化指标对比:D组的DPD水平为(31.96±3.04) nmol/L、Ca+水平 为 (4.21±0.40)mmol/L、BALP 水平为(278.29±26.95)U/L,均高于 A 组、B 组和 C 组,差异显著,P<0.05;A组、B组和C组的DPD、Ca+、BALP等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四组血清生化指标对比(±s)

表2 四组血清生化指标对比(±s)

组别例数D P D(n m o l/L)C a+(m m o l/L)B A L P(U/L)A组B组C组D组1 7 1 7 1 7 1 9 2 2.7 4±2.0 8 2 3.0 8±2.1 1 2 2.3 6±2.0 4 3 1.9 6±3.0 4 3.0 1±0.2 7 2.9 8±0.2 7 3.0 3±0.2 8 4.2 1±0.4 0 1 5 2.9 1±1 4.7 7 1 5 3.4 2±1 4.9 8 1 5 1.6 8±1 4.6 2 2 7 8.2 9±2 6.9 5

3 讨论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在婴幼儿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发病缓慢,与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钙含量较低等因素有关[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能够导致出现睡眠不安、哭闹、易出汗、枕部秃发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会出现骨骼改变、运动机能发育迟缓等症状,对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9]。

临床上在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治疗时,多及时补充维生素D,以快速有效改善症状。在对患儿口服补充维生素D时,多会出现哭闹、不配合、呕吐等现象,导致药物不能全部进入体内,药物在经过胃部时,胃肠道会吸收一部分,导致药效有限,不能有效改善症状[10]。实施肌肉注射维生素D3,可以精准控制给药剂量,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一次性注射后与下次的治疗时间间隔较长,不容易引发维生素D中毒现象。

研究得出,D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DPD水平为(31.96±3.04)nmol/L、Ca+水平为(4.21±0.40)mmol/L、BALP水平为(278.29±26.95)U/L,高于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 组和 C 组的 DPD、Ca+、BALP等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接受肌肉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DPD、Ca+、BALP水平,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佝偻病国药准字生化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rhG-CSF 与rhGM-CSF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儿童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全血钙与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佝偻病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