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

2020-10-22 10:24张一
大众摄影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展风景摄影

张一

晨光麦浪 王金宏 摄选自第三届中国好风光全国摄影大展祁连站

冰清玉洁 向金次 摄选自2017杨家界杯“生态武陵源”全国摄影大展

三峡晨韵 郑坤 摄选自2015第二届“中国园林”摄影大展

巍峨 赵安炉 摄选自2018“千灯杯”中国好风光全国摄影大展

黄金水道 章一明 摄选自2018“千灯杯”中国好风光全国摄影大展

雪域 蒋大春 摄选自2018长白山·鸭绿江上游山水画廊全国摄影大展

醉美霍童溪 俞明寿 摄选自2018“三都澳”杯魅力蕉城全国摄影大展

佛坪羚牛群 李仁义 摄选自2016“古道明珠 静美佛坪”全国摄影大展

仙女下凡 李云 摄选自2016“古道明珠 静美佛坪”全国摄影大展

欢跳的狍崽 张铁苟 摄选自2019“中国冷极·根河”全国摄影大展

野性本色 图登华旦 摄选自2017中国三门峡白天鹅·野生动物国际摄影大展

金色家園 陈永南 摄选自2019“朱子故里 五夫古镇”全国摄影大展

秀甲天下 宋振礼 摄选自2018第二届“摄影小镇——陵阳”全国摄影大展

绿色三河 吴前康 摄选自2018“摄影小镇—三河古镇”暨“探秘古镇 圆梦肥西”全国摄影大展

家中老妈妈 周划 摄选自2019“摄影小镇—禅韵宝峰”全国摄影大展

三峡橙香 郑坤 摄选自2017年中国首届扶贫公益摄影大展

秋收时节 胡晓平 摄选自2019高帆杯“行走中国”全国摄影大展

一马当先 郭高翔 摄选自2015首届美丽龙海全国摄影大展

古橋 高月敏 摄选自2015“辰星”杯徽风古韵·上庄全国摄影大展

碑坑廊桥 余新星 摄选自2018“难忘下党”第十届宁德好风光全国摄影大展

神龙之水天上来 黄薄双 摄选自2018第二届“摄影小镇——陵阳”全国摄影大展

大美长城 赵保健 摄选自2015第二届“中国园林”摄影大展

风车流云 陈萍 摄选自2015第二届“福能杯·能源与生活”全国摄影大展

茶路通途 王五一 摄选自2019“藏茶之路”全国摄影大展

果子沟新丝路 袁玉龙 摄选自2015“一带一路”国内地名文化摄影展

致富之路 李新平 摄选自2015“一带一路”国内地名文化摄影展

要下雨喽 汤武 摄选自2016“大好河山 美丽河北张家口”摄影大展

秋色 蓝艺 摄选自2019“生态增城 旅游圣地”全国摄影大展

足下生辉 陈浩 摄选自2019“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全国摄影大展

草原之光 孙军 摄选自2017首届“大美青海——天境祁连”全国摄影大展

穿梭在工地上的三轮运土车 茹遂初 摄

鹰厦铁路景色 相知 摄

丰收的田野 牛畏予 摄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两山”重要思想,系统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自从摄影术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拍摄者就将镜头对准了这广阔天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摄影成为普及的大众文化行为,“风光摄影”也成了人们最熟知的摄影类型。

《大众摄影》一直关注广大摄影人的“風光摄影”创作。党的十九大以来,杂志主办承办的各种摄影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本期专题呈现来自全国各地基层摄影人的数十幅佳作,选自2015年至今本刊主办的摄影活动获奖作品,不论宏伟自然还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场景,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新时代对摄影创作者提出新要求,新的景观正在形成,透过这些影像内外的信息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正在这些摄影人心中扎根。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包含的以人为本、自然可续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人对这片国土自然景观的要求,是自然观念的回归。摄影作品的风格流变,反映人们自然观念的变化,也会影响现实中的自然景观。伴随建国以来的工业化进程,自然风景、传统文人色彩的诗意风景变为人工风景,影像记录了这一变化的过程,也展现出变化的结果。

从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初期,工业化、集体主义的阶段,到改革开放之后,直到新时代,不同的时代精神注入,摄影作品的内容和拍摄者的表现手段,也经历了观念变迁带来的种种变化。

西藏 王文澜 摄

腾飞的深圳 郑丽萍 摄

大地 李伟 摄

山水诗行 叶文龙 摄

建国初期,随着与国家“五年计划”同步的工业化进程,人们喊出“人定胜天”这样的口号,一段时期内,战胜自然、改造自然,是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从城市到乡镇,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被大力改造,路桥搭建,水坝修筑,工厂落成,我们熟悉的典型人物、典型动作、典型角度,占据视觉中心,背景为田野或工地,随着其中人物数量的增加,更多集体劳作改天换地的场面层出不穷,在一些雄壮或秀美的风景中,人们已不再是仙人、高士、渔翁和牧童,而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集体,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

改革开放初期,风景具有朝气,中华民族的“四化”愿景激励着人们对自然风景的新一轮观看与拍摄。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想象,使城市成为新的浪漫化景观,一些现代主义时期的摄影手段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内容和语言都是在追求生产力,如同一种“补课”。90年代,对日常生活的观照多了起来,纪实摄影的潮流中,自然景观成为人们生活的背景,摄影拍摄对象也许是普通人,但“平民叙事”需要高超的能力,并仍然要通过视觉这一窄门进行传达。“风光摄影”在80年代技法实验的基础上逐步精致化,种种“流派”出现,对风景地的“发现”和景观化转换,成为“摄影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并一直影响着今天摄影组织活动的运作。

另一方面,80年代已露端倪,90年代逐渐具有影响的当代影像,受到观念艺术裹挟,其中的批判性和试验性,在风景这一主题中融合演变。随着当代艺术成为制造城市景观的一种“显学”,拍摄者们也在思考,如何让“风光摄影”重新成为大众的关注对象,这已不仅是这一类型所面对的问题了。拍摄对象的本地化,决定了作品必会经历融合的过程,同时,即使是最自信的制图者,也很难无视视觉艺术的这一潮流,唯有在创造过程中探索自己的融合方式。

作为一种制图术,中国人拍摄风景照片,在形式和功能上与我们自己视觉传统的承接几乎是天然的,“名家”、“素人”、以及更重要的观看者,一起完成了这些类型。现在可以想象,面前的一张风景照片,尺幅多大?距离远近?仰观或俯视?山水或原野?宏伟还是平凡?浓重或是清淡?清晰或是朦胧?原始的自然,还是有墙壁楼宇?人在哪里?浮出背景的正面形象,还是角落中骑驴行走的身影?那些连绵山峦,河流树木,笔墨堆叠,空旷境界……风景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作为直接的表现对象,将会与我们的视觉传统发生怎样的关系?摄影者仍在实践。

猜你喜欢
大展风景摄影
战“疫”白河畔 人大展担当
“首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 入会作品选登
第九届CIT大展已圆满落幕 热切期待明年第十届CIT大展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2017年值得期待的海外艺术大展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