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 刁海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关心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关注老年群体福祉改善,围绕群众热切关心、理论亟待回答、工作亟需破解的重大老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提供了根本指针、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入体会、全面贯彻,同时结合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的发展实际,深刻领悟精神实质,明确新时代老年大学的发展方向。
老年教育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同时对开创性、探索性要求很高,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老年教育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教学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工作创新,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政治素质。要注意开展定期培训,提升老年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确保老年教育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学习的重要场所,要以培育“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三有老人”为办学目标。
为此,老年大学要成为老年人发挥积极作用的主阵地,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要成为老年人增知益能、补充新的营养、体现人生价值的“加油站”,努力使老年人成为政治坚定、理想永存,思想常新、精神常青,境界升华、正气浩然的知识老人;要成为老年人调整心态、娱悦身心、追求快乐的精神家园,塑造老年人老当益壮、老骥伏枥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陶冶情操、活跃思想,拓宽视野、开阔心胸,以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生活,融入社会,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老龄工作向同时注重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变。我国老年群体基数大、增速快,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需全社会做出努力。在此方面,老年教育大有可为,应着力推进老年学校教育和老年社会教育融合发展,老年学校教育和老年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借势借力多渠道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比如,国家提出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内开辟适宜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增加适合老年人的特色文化服务项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为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鼓励各级各类博物馆、剧院、体育场、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以及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开放。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设施和服务,拓展老年大学的活动阵地,用更加多元、丰富的方式来对待并解决老年人精神生活诉求,有效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建设,不断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进行部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在学有所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重视老年教育。《“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设置专节对“发展老年教育”作出安排。《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要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其中对发展老年教育进行了专门部署。除了上述一系列综合性法律政策涉及老年教育外,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专项规划——《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我们一定要认真履行相关法律政策对于老年教育的安排、部署和要求,同时做好实施情况评估,聚焦短板,落实要求,做好新时代老年大学重点工作。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要求要开展老龄化国情教育。积极老龄观教育应该成为各级老年大学、老年学校课程的重要内容,成为老年学员的必修课。要按照人口老龄化教育活动的要求,做好积极老龄观教育课程落地;要紧扣重点活动,打造积极老龄观教育品牌;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做好积极老龄观教育与老年学员特点的结合,真正使老年学员主动学、乐于学、有成效;要加强对老有所为、老有所用典型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学习愿望和需求。
前面提到,今年是《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一个五年规划的完成之日,也就是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启动之时,借此机会,我们应对照规划做好自身评估。《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设定了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加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等发展老年教育的五项主要任务,并明确了“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50%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等发展目标,为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发展方向、要求和广阔空间。应注意学习借鉴十三五时期各地发展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的好做法好经验,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对照规划的要求查找自身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并在后续工作中着力予以解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
与会领导参观山城老年大学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这是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规划》设立了“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这一专节,是指导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一专节包括职业培训、终身教育、老有所学三项任务,以及一项计划——发展老年大学行动计划。其中,在部署老有所学任务时,《规划》要求创新发展老年教育。强调要积极发展老年大学,并从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促进老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完善老年教育统计制度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安排。在发展老年大学行动计划中,《规划》列出了老年大学实体建设、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比例等数量指标,并对丰富老年教育课程的内容、增加老年教育投入等内容作出了规定。可以看到,《规划》对发展老年教育的部署站位高、任务实,既以老年教育为重点进行专门谋划,又将老年教育置于终身学习体系中进行综合考量;既有定性要求,又有量化指标。对此,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落实好。
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和缓解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总量供给不足等矛盾已经被证实具有很好的成效,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信息技术在教学、办公、会议等领域的应用加速推进、日益普及。这无疑给提升老年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准备、更好的操作平台、更优的技术储备。因此,我们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融入老年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发适合老年人远程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老年远程教育发展,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云课堂等信息化渠道和手段,提升老年教育资源投送的效率和精准性,有效扩大老年教育供给,降低老年教育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更加复杂,中央对老龄工作的要求也更高。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作为老年教育领域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在新时代肩负着新使命,承担着新责任,需要有新作为。
当前,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已成为全球范围的潮流。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用终身教育理念安排和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也就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五大观念,这同样适用于老年教育。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有责任、有义务宣传、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并大力引导、推动全社会特别是老年群体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在这一理念引领下采取切实的行动。
一是积极支持为老年人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方便。鼓励继续教育机构为老年人参与继续教育提供更多机会。二是争取各方支持,进一步扩大老年大学办学规模,特别是要扩大服务对象,发挥老年大学在老年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三是推动社区教育机构特别是街道(乡镇)的市民学校和居委会(行政村)的社区教育学习点成为城乡老年人家门口的“学堂”,缓解老年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四是倡导并推进养教结合,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走进养老机构,把丰富的教育资源送到老年人身边,方便入住老人参与教育和学习活动。
科学健全的管理体制是老年教育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将推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牵头、社会运作、公益捐助、老人参与”的老年大学运行管理体制。结合自身实践和研究,依照老年教育发展规律,为统一协调老年教育各相关单位的任务,打造各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配合的良好机制建言献策。在内部管理上,将推动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规范对学员的档案管理、学业管理和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学员在学习中的困难与不满,帮助其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有效地提高老年学员的教育满意度
与会领导观看山城老年大学学员才艺表演
老年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应加强协调和倡导,进一步呼吁开放教育及其他社会学习资源,利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场地、师资、课程、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服务本区域老年群体。鼓励各类文化馆站、体育场馆、广场、绿地等社会资源用于支持老年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面向老年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为他们提供开放便利的学习机会与学习平台,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以服务各会员单位为己任,适应老年人渴望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苦练内功,做大做强自身,服务老有所教、老有所学。我们会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围绕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攻关,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各地老年大学提供更多教学公共产品。各地老年大学也要切实加强老年教育队伍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养;强化业务建设,持续提升队伍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廉洁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