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需要坚持六个维度

2020-10-22 00:59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十四五要素规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应全面体现、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这是保证“十四五”规划质量的前提,更是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应有之义。具体而言,“十四五”规划应该坚持从六个维度来体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为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系统思维和长期思维,继续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乡村振兴、全面开放、数字经济、生态文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六大发展战略。

一个根本核心

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纲要,直接影响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人民立场不仅是保证规划质量的前提,也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开门见山明确了这一点。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针对“十四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因此,“十四五”规划既要在编制过程中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和基层经验吸收进来,也要在规划内容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需要在什么方面感觉幸福、快乐、满意,“十四五”规划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两个发展目标

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和阶段变化提出的重大判断和战略举措,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遵循。

经过十余年努力,我国对外依存度由2007年的61.8%下降至2019年的31.8%①,然而,相比于美国20%左右的对外依存度,我国对外依存度仍然需要进一步降低。强调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绝对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也不是回到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而是谋划更高质量、更加稳定、更为健康的发展模式,将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降至比较健康的水平。

作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起点规划,“十四五”规划应该坚持以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为根本方向,基于国际大循环的薄弱点、瞄准国内大循环的梗阻点、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联点,从收入分配、消费升级、产业结构、核心技术、对外开放、市场统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出台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不断增强经济体系循环的完整性、稳定性与健康性。

三大发展动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改革无疑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从不同尺度分析,“十四五”规划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别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为三大发展动力。

宏观层面,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及世界上其他主要大国的治理体系带来了大考,从各国面临和处理疫情的表现和情况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未来应该继续在坚持中国特色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提升我国发展制度、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中观层面,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十四五”时期继续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不仅在于尽快弥补我国生产体系短板,也必须全方位提升我国生产体系质量。

微观层面,要坚持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自主”是要素流动的前提。实现要素的自主流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又要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的权利和地位。前者主要体现为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等内容;后者则包含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和人事关系对劳动力评价的制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措施。只有在实践中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其他非市场因素对要素自主流动的干扰才会消失,要素自主流动才能实现。“有序”是要素自主流动的保障。市场经济规律是要素自主流动的基本遵循,但由于不同要素属性差异、市场化程度差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等原因,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结构要素的自主流动目标并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坚持分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改革思路,加快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交易规则和服务,提升要素交易监管水平,才能为推动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供制度保障,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四大发展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多项涉及不同领域的国家发展战略,统筹推进这些国家战略要求“十四五”规划必须重视发展思路的适宜性。总体来说,在规划的不同层次上,“十四五”规划应该坚持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系统思维和长期思维。

■ 风月窗间 彭颖/摄

用底线思维保证安全。“十四五”规划要充分考虑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并作出科学谋划,确保相关经济指标符合实际且具有弹性空间,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安全发展。从目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和阶段分析,如何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程度、不同来源的不确定性变化制定出合适的发展指标并作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将直接决定接下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稳定程度。

用精准思维追求效率。“十四五”规划要提高各种政策工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解决各种发展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发展效率。“十四五”规划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起点规划,相比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所涉及的领域更多、完成的难度更大、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能否在起步阶段就精准识别不同领域的问题、能否针对这些问题出台精准的政策体系将决定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难度。

用系统思维提高质量。“十四五”规划要增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工具、不同政策的协调性,消除经济系统内在的冗余和摩擦并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发展阶段的变化已经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的中心已经不再、也不可能是单一的经济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意味着未来发展需要系统性地解决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各种问题,对不同领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关联渠道进行分析并出台整体性的改革举措,这一要求将极大地考验“十四五”规划的系统性。

用长期思维实现升级。“十四五”规划应该坚持长期和动态思维,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升级。长期以来,宏观调控主要以季度或者年度为周期。然而,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发展目标的聚焦,宏观调控也应该转变为长期思路,这是因为我国目前遇到的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针对芯片和光刻机等技术难题,应该坚持长期思维,制定长期性的攻坚克难和产业升级计划,运用多个五年规划的协同力量来实现突破,“十四五”规划将在这方面为后续的五年规划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大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相比于第一个将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理念的“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应该继续将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将其打造成我国发展模式、发展制度、发展道路、发展理论的根本底色和重要特色。从决策层面分析,“十四五”规划应该树立更为清晰的导向,鼓励各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如可以运用新的包含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指标取代单一的GDP指标来考核地方政府。

保证政策更加精准。探索出足够多的成熟发展政策,用以解决如生态补偿、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协调、对外开放以及收入差距等不同领域的问题。

保证发展约束更加有效。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的发展自主性,为了保证这些地区能够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而非自身利益诉求选择发展模式,应该探索更具有约束力的发展制度,如针对区域协调问题,可以制定“区域规划法”和“区域关系法”来予以解决。

六大发展战略

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自身的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应努力在六大发展战略上取得重大进展。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以及成渝经济圈等先发地区的发展能级、发展水平和辐射能力,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从目前各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进程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之中。因此,“十四五”规划应该力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推动上取得根本性进展,在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实施推动上取得显著成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快速进入发展轨道。

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全面脱贫和小康社会成果,全面激发农村地区发展活力,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联动发展。今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后,仍然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稳固和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态势,这既是避免脱贫地区重新返贫的关键,也是在更大空间范围实现乡村地区经济体系兴盛的前提,而乡村经济体系的兴盛恰恰是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倡议、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试验区)为主要载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已经形成了由1个自由贸易港和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组成的复合型开放架构。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与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谈判也在快速推进过程中,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规模占我国进出口规模比重已接近30%,还与2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7个自贸协定。这一系列事实都证明,我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十四五”期间需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加速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和产业布局,以大数据战略和新基建战略为两翼,全方位提升数字经济的软硬件支撑能力,培育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竞争和先发优势。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个主要大国竞争的新领域,主要经济大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年和2020年,我国分别提出了大数据和新基建战略,这两项战略分别从软件和硬件层面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如何推动这两项战略高质量发展并最终在数字经济发展领域取得更大领先将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有所为是发展、有所不为也是发展的理念,探索更多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一点在“十四五”期间也会被继续遵循。“十四五”期间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探索出更多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的绿色发展路径,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内生化和具体化,为后发地区提供更多可以借鉴的发展经验。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不断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这将是“十四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是进出口贸易额与经济规模的比值。

猜你喜欢
十四五要素规划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